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人学技     
庖丁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霍霍地响,合于《桑林》的节拍;甘蝇射箭,箭过风心而是风之牛毛不断;梓庆作成木架,见者惊是鬼斧神工……古人做工出神入化,往往被疑为自然天成,而他们每每言做独不言技,是因为他们把全部生命融入了“做”。...  相似文献   

2.
古人学技     
任何技能的学习都不可能仅仅是理性的拿来、纯粹的模仿,而无感情的参与和精神的融合。当我们把某种技能从鲜活灵动的生命中硬生生地抽出来作为模本来学习时,往往它已变得抽象与模糊了。所以,我们要寻找技能学习的本源———古人学技□陕西吴周健偻承蜩仲尼适楚,出于...  相似文献   

3.
古人论治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刘安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王安石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相似文献   

4.
古人论治学     
学者须是立志“今人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凭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读而精思的。  相似文献   

5.
古人论治学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绛辞。——刘勰△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艰难以得之者,斯能竞业以守之。——魏源△方其治之也,成见必不可居,饰词必不可用,不敢丝毫主张,不得稍行武断,必勤必耐,必公必虚,而后有以造其至精之域,践其至实之途。  相似文献   

6.
古人论治学     
△学者须是立志。今人所以悠悠者,只 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 且胡乱您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 —朱熹△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 —颜元△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欧阳修△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边{ 习过,皆无用也。—颜元古人论治学@榛 ~~  相似文献   

7.
古人论治学     
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 —宋·张载(《张子全书》 《语录抄》)业精于勒,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 卷十二《进学解》)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 —米·朱熹《朱子语类辑 略》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Jt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明·王阳明(《全书》卷 一《传习录》上)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曰能者,是今日之不能而能之. —宋·张救(《理窟,《义 理篇》)古人论治学@桓…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龙吟:大家看到这期的“赛场风云”的时候,我们的第二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已于11月30日结束。这些天,参赛的同学已在焦灼地等待结果了吧?稍安勿躁,先看一篇复赛命题老师之一——诸灵康老师的文章。比赛已经是过去时,而学习永远是“现在进行时”,不是吗?  相似文献   

9.
袁岳 《高中生》2009,(23):48-4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我们害怕写记叙文(更不用提小说)?因为我们不擅长讲故事。要说讲故事,不得不提《世说新语》。它是记叙逸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世说新语》中的许多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或成为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小时候就听过这样的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的风、雅、颂,大多是文人深入民间探究所采得的民风民情.正是这细致不倦的探究,才有那“思无邪”.而这不屈不挠的探究精神,本身也是一份难得的精神财富.曾无意间翻到《尔雅》第一篇——“初”,其同义词列举了“哉”“首”“基”“元”“胎”等10多个,不禁感叹古人探究之用心细致.又见其“释”——“释诂”“释言”“释训”……古人之“释”真可谓蔚为大观.于是不胜惭愧——吾辈之探究,往往只及皮毛,浅尝辄止,或粗粗涉猎即弃之,诚不若先人须臾之所至.  相似文献   

12.
一、巧设比喻,在启发引导中让人轻松接受道理学生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谈话的话题是梁惠王‘于国尽心’,但本国之民不加多的困惑;下文孟子谈到‘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形,是否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相似文献   

13.
古典文论(诗论)、画论及作品中把意象概括为作者审美意象、读者审美意象、作品艺术意象。中国古诗审美意象,它的特点可以简概为四个字:写意之象。意象是作者根据主观意匠契合主客观材料加工而成的,体现我国艺术重主观、重意兴、重情志、重表现、重象征、重含蓄、重精约、重虚活的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了,社会变化了,许多人有钱了.有些很具特色的现象以各种吸引眼球的方式林林总总地出现了. 比如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富有的中国游客在英国2012年打折促销季中消费的奢侈品预计会达10亿英磅.Burberry、LV、Gucci等大牌奢侈品预计将会占英国整个奢侈品行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为表达自己的敬意,英国媒体基于"英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北京镑",即为中国人所花的英镑.为迎接像抢购大白菜一样抢购奢侈品的中国顾客,伦敦的不少商店已经雇佣了会说普通话的店员,帮助顾客挑选商品、付款.更多的人为了就业,正在苦练"你好"、"谢谢"、"有发票"等中文常用语.这样的现象引发了媒体、大众的关注和热议,其中有褒有贬,有鄙夷,也有力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近几年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试题在中考试卷中屡见不鲜,所占比例逐年增大。为了使学生能更加关注和会,增强用教学的意识,这类试题大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并赋予鲜活的背景材料,透着浓浓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6.
一、把握关键字词,彰显求异思维之妙无论古代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特别讲究练字,古人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人们常提及的宋代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好就好在形象生动:不仅把春风吹拂、草绿花开,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描绘了出来,而且含蓄的表达出诗人对春意盎然的喜爱之情,达到了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的艺术效果,也勾起了人们的想像与联想.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写出了富有可爱、热闹情趣的初春,又含蓄而不动声色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特别喜爱之情.再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大字,足以体现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一望无垠.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只有那黄河横贯其间,唯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所以在赏析时把握这些富有代表性的文字,会感受到诗词中作者富有创造性的思维魅力.  相似文献   

17.
技职教育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其产学合作有独特之处。文章分析了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为促进产学合作所采取的措施,在产学合作上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台湾地区在从“台湾制造”向“台湾创造”转型的背景下,产学合作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加强产学合作提升技职教育品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台湾的技职教育已由高中职阶段的中等技职教育上移至技专校院、科技大学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与中等技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定位不同,上移后的高等技职教育的角色、空位模糊不清。本文以技职教育特色之一的产学合作为论述主轴,探讨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的教育理念、发展历程、内涵与作为,以此为提升高等技职教育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古人改性     
俗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国人非常重视姓氏,一般是不会改姓的。但事情总有例外,历史上真的就有一些人改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古人聪明     
《初中生必读》2008,(4):25-25
甲:还是古人聪明。乙:为什么?甲:古人写文章都是从上到下,要是你读得快些,就像在连连点头;现在的人写文章是从左到右,一读快,就像连连摇头,好像通篇都在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