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毛泽东著作中",舆论"的概念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舆论是一种很复杂的信息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毛泽东没有对舆论本身下过定义,但从他运用这个概念看,舆论是分散的、自然状态的意见。因而他在谈到"舆论不一律"时这样写道":我们在人民内部,是允许舆论不一律的,这就是批评的自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自由,宣传有神论和宣传无神论(即唯物论)的自由。……要想使‘舆论一律’是不可能的,也  相似文献   

2.
舆论一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盛行以来,曾经导致全社会的言论禁锢。直到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关于舆论一律与不一律的注解仍然时常激起纷争。理解毛泽东提出的舆论一律与不一律必须从其起源、转变入手,理清其历史脉络,在当时的语境中分析、把握舆论一律的可行性以及不一律最终走向。并为今天多元化的社会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3.
霍仟  王亦高 《新闻界》2013,(9):79-80
<正>"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是毛泽东在1955年提出的一对概念,在我国新闻界流行多年。毛泽东认为,在人民内部,允许舆论不一律;而对反革命分子,则要实行舆论一律,不许反革命分子发表反革命意见。  相似文献   

4.
舆论冲突是舆论存在的一种常见状态,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舆论冲突中,双方利用合理化、辩解、自我概念建构和范畴化等策略展开辩论,而网络舆论的戏谑性、情绪化和攻击性的话语表达,使得公共讨论流于简单肤浅,使网络舆论与理性探讨、形成共识之间相去甚远。同时,当前网络舆论中的"民粹主义"也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5.
陈力丹 《东南传播》2014,(10):46-47
在毛泽东著作中,"舆论"的概念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他作为政治家,重视的是通过做工作,使舆论在某个问题上一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毛泽东说,"要想使‘舆论一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允许先进的人们和落后的人们自由利用我们的报纸、刊物、讲坛等等去竞赛"。但是,这些正确的观点没有得到实现。即使为了教育落后的人们,传媒上也没有出现过先进的人们同落后的人们在观念方面的自由竞赛,人们只能从批判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被妖魔化的另一种意见。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环境和思维。  相似文献   

6.
吴柳林 《今传媒》2011,19(1):143-144
大跃进时期,新闻媒介并没有通过构建"主流舆论场"来发挥自身在舆论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当时在"舆论一律"观念的影响下,新闻媒体大量刊登高指标、放卫星,批评不相信高指标的人是"右倾保守",在媒体的报道氛围中,所构建的舆论场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7.
网络评论是舆论不一律的典型反映,通过舆论一律与舆论不一律的反复交替,实现社会观念的进步;网络评论具有最强的互动性,为畅所欲言、自由讨论提供了平台;网络论坛具有最强的草根性,其中的意见领袖对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表现了热情的关注。在公共危机的应对过程中,网络评论发挥安定人心、激励斗志的社会平衡功能,利于政府实施减灾防灾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彪 《青年记者》2022,(18):9-11
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作为传统舆论研究中的两个主要关键话语,在新时代出现了一定的指导局限性。本文认为舆论生态与舆论治理是有效解决当下舆论现象复杂多元的有力视角,并在对传统舆论观只关注单向度的信息维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从信息、情绪、关系、行为四个层次构建大舆论观。大舆论观的提出对舆论治理具有重要的范式转向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治理中舆论治理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对于美国思想库舆论传播渠道和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明确美国思想库的舆论影响力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对中国思想库舆论影响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没有了舆论传播,美国思想库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产生影响力。美国思想库采取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在大多数情况下,三种传播方式都是同时采用,互为补充和促进。  相似文献   

10.
叶林峰 《新闻传播》2023,(18):17-19
舆论作为一个重要社会构成被纳入众多学科领域,在这些学科中的表述都体现出“舆论”的一般性,即一种群体性的意见或言论。由于“舆论”本身涵盖广泛而又复杂多变,在新闻传播学中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根据舆论作为一种人类意识,是群体性产物,具有特定对象和指向性等特点,我们将“舆论”定义为:舆论是人群对于某一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形成的整体倾向性言论。参考国外心理学和社会学关于“场域理论”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提出了“舆论场”的概念,即人群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并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在多元媒体时代,新闻事件一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媒体报道的热点,也就随之进入公众话题讨论的漩涡中心。各方通过不同渠道高调发声、各成阵营,激烈辩论和碰撞,甚至影响事件走向,最后,回归理性,引发深思,形成"舆论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舆论"正能量"。在这一过程中,媒体报道把握时机、角度和程度,及时跟进,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主动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闻传播的舆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没有特定的反映对象,但各种社会意识,都会不同程度地渗透到舆论中来,并且在舆论中得到充分表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空前增强,社会信息的交流空前广泛,因而,社会舆论也就呈现出空前的活跃。这一现象与过去那种“舆论一律”的局面相比,应该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人们在舆论的海洋里生活,或按舆论引导的方向进行思考、判断和行动;或者接受舆论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对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然需要新闻媒介的帮助,使自己适应和驾驭社会舆论。新闻媒介是社会舆论的母体。它不仅可以用源源不断的…  相似文献   

13.
王亦高 《青年记者》2022,(18):24-27
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提出的“舆论一律又不一律”观点,是对舆论问题的较为睿智、清晰、正确的回答。在高级互联网时代,这个观点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与时俱进的分析与理解:游移身份、多元形态、趋同效应、时间维度。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舆论以及相关问题尤其值得深入的思考与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高海波 《当代传播》2001,1(6):64-6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权力开始转型,公、私两大要素发生分离,公共领域这一崭新的舆论空间带来了新的舆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舆论提出了公共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表达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大众传媒成为主要的舆论手段,基于上述变化,本认为,我国当代社会舆论已具备公共舆论特征,并将导致舆论学研究的转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局级干部班上演讲大纲的部分内容,主要谈及舆论的基本理念:衡量舆论是否存在的要素、辨明什么不是舆论,以及关于舆论形成的几种情形.作者认为,如果持某种观点的人在一定范围内接近三分之二,这已经是可以控制全局的量了,当权者不要追求九成以上的人都说相同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即使出现也是自我欺骗.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某种不喜欢的观点在一定范围内只达到三分之一,这种意见的存在对于当权者来说是安全的,没有必要非得剿灭它.作者还认为,现在一些舆情报告所说的“舆论”无法被证明是舆论,所说的“情”可能仅是少数几个人的言论.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不能轻易把网上的意见视为舆论.  相似文献   

16.
网络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媒介形式,其舆论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近年来一些热点舆论事件就是从网络发端进而引起公众关注的。高校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更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现今高校都开通了学校门户网站和二级网,校园网络在提高  相似文献   

17.
"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作为新闻事业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舆论引导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新闻宣传的效果与人心向背,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新时期、新形势下,舆论引导更要讲求新方式、新办法。本文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从比较引导、疏散引导与舆论领袖引导等方面探讨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我们的新闻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讲求舆论引导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反映舆论:传媒有效引导舆论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一直以来重视舆论引导作用。但如何才能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呢?在当前轻“反映”重“引导”的媒介舆论氛围中。本文从分析媒介社会属性、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探讨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的关系,指出应该强调媒介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将反映舆论作为舆论引导的前提.使媒介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才能使舆论引导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作为最新网络传播工具的微博已然成为中国逐渐增强的网络舆论的另一推手,在网上和网下都显示出了其巨大的舆论威力。尽管我们都观察并切实感受到了这一力量,但对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却鲜有分析,本文从从微博的功能和传播特点入手,力图对这一问题给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齐曼丹 《今传媒》2016,(7):15-17
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媒体舆论的研究局限在狭义上的网络舆论方面,但移动端的快速发展使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舆论的传播特点,得出新媒体舆论波的三种运动规律:一是在议题自然消解后舆论波止;二是新的刺激因子出现,舆论再现新波峰;三是相关议题的出现,舆论波呈发散式运动.掌握新媒体舆论波的运动规律,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和发展时才能正确地引导和控制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