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别了,武器》是战争文学的经典之作,该小说表现了作者海明威对战争的幻灭与批判。但是,这种情感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蕴含在主人公亨利"硬汉"外表之下的,是海明威对理想自由世界的向往,这一点往往被诸多评论者所忽略。本文试图将《武器》与"单独媾和"、"准则英雄"的概念相结合,一方面论证战争的残酷性,另一方面探索海明威试图超越战争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备的编年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叙事详明,生动传神,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叙事方法。其中,大量运用的细节描写在对战争的铺展,人物的刻画和叙事的趣味性方面都极具文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细节也隐藏着作者的感情倾向。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中。通过《左传》中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可以更加快速地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对文中几个典型细节描写的解读可以使细节描写的文学作用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3.
明清神魔与历史演义小说中,神仙传授法宝、兵器,是神仙介入凡俗世事的具体体现。“神授宝物”有三种方式;师徒关系多呈现“性别同性对应”;“箭垛人物”王禅老祖的异名、居所变化,是故事口头广泛流传痕迹。宝物功能限度、宝物互制互克和使用禁忌,也被广泛关注。“神授宝物”母题,来自印度古代史诗的母题,经由佛经文学传译进入中土。其偏重在神奇兵器的神仙授予,与道教影响的“天书神授”有关。在明清小说中呈现互动互补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4.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西奥多·德莱塞在他的处女作《嘉莉妹妹》里非常注重细节描写。对城市的细节描写是德莱塞对书中主人公的生存境遇所作的社会学隐喻。城市意象的使用为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了一个社会学的大背景,构成了小说中的"现实"。场景的设置和大量的细节描写创造了一个生活的隐喻,使外部世界成了刻画人物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古代相人术对明清小说中人物形貌描写曾产生过深刻影响。明清小说中人物形貌描绘的用语、方式及人物形貌类型化的形式,无不与相人术有关。  相似文献   

6.
明代拟话本"三言"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作者突破了宋元话本以故事取胜的构思模式,把描写重心放在了人物形象塑造上,并采用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情节设置等艺术手段,使人物塑造生动丰满,实现了描写重心从故事到人物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明代涉及倭寇描写的小说、戏曲作品约16部,大多产生于晚明时期。在传统叙事视角下,倭寇形象有的是作为过场式的"异族侵略者"而被轻易击败,显得简单而粗糙;有的则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并考虑到当时倭寇成分的复杂性,对其中的中国人首领予以了相对客观的塑造与评述,甚至不乏同情的笔调。倭寇中的日本人形象缺乏足够生动的细节展示则是这些作品共同的缺陷。明代小说、戏曲里的倭寇描写不仅为明清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一组新的人物类型,而且以通俗文学的样式忠实记录了倭寇肆虐的情形,反映出晚明以后中国人对日本整体认知的恶化。  相似文献   

8.
明代名臣谭纶与杰出戏剧家汤显祖同为江西临川名人,虽然年龄差辈,未曾谋面,然而两人却书信往来.青年汤显祖十分仰慕家乡名将谭纶的英雄气概和兵备武功,谭纶的英雄业绩和爱国精神对汤显祖"临川四梦"战争描写产生积极影响,谭纶引进海盐腔、繁荣家乡戏曲艺术的功绩为汤显祖晚年戏曲创作与演出活动提供十分有益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描写了一个试图摆脱悲剧命运却惨遭失败的悲剧人物。作品以其浓重的迷惘和悲剧色彩而成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0.
作家海明威曾亲历两次世界大战,他创作的关于战争主题的作品表明了他对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其早期的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就是战争主题作品中的突出代表。《永别了,武器》是对战争罪恶的控诉,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深切的渴望与热切的呼唤。环境描写在作品中很好地"映衬"了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11.
自文学产生以来,梦便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远古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到《诗经》、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从汉赋、唐传奇、唐宋诗词,到杂剧、明传奇、明清小说,“梦”弥漫了中国古代文坛的一切领域.作为反映明代社会生活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也有着大量蕴含丰富文学价值的梦境描写.这些梦境描写叙述的真切自然,是梦者性情的真诚流露,梦的效果真实可信,具有真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的小说《大淖记事》,在人物塑造、风俗描写、文学观念上无不体现出作家"以民为精粹"的"民粹"倾向。这种倾向也成了汪曾祺创作的一大特色,表现出他发自内心地对平凡民众的敬仰和崇尚。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长篇小说的创作深受"史诗"品格的影响,其创新和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而且"史诗"的评价标准,也影响到茅盾文学奖的评定标准.莫言的<檀香刑>以"戏说体"的构成方式,对历史叙事长篇进行了戏剧化演绎,突破了史诗的宏大叙事;对历史人物以戏说的描写笔触,关注历史人物的审丑评价,打破了史诗人物的英雄品格;在细节和语言方面,结合猫腔的唱腔和对细节的重彩浓墨的渲染,增加了舞台的气氛,使长篇小说的创作跨越戏剧和小说,构成了跨体写作的文学典范.  相似文献   

14.
关于金枝芒在华文文学史上的定位:首先,他是马华文坛从"侨民文艺"转型为"马华文艺"的标杆性人物。其次,他的代表作《饥饿》是马华文学战争叙事的经典,同时是世界华文文学描写饥饿的经典。这部纪念碑式的作品,把汉语文学饥饿描写推向了新的高峰,并足以和许多知名小说相媲美。金枝芒之所以会在中国出版的华文文学史及词典、教材、作品选中失踪,除资料的缺失外,还与"重写文学史"的口号提出后对左翼作家的评价普遍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亮剑》已然掀起了新一轮的军旅文学的热湖。对该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可见其较建国以后的战争小说在审美模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其新质主要体现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文章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音 《考试周刊》2010,(47):27-28
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下简称《军规》)中描写了一场虚构的美德战争,但作者真正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机构中的个人关系”,而不是战争。为此,海勒从人物角度人手,对小说的结构作了巧妙安排。全书四十二章中有三十七章以人物命题,每一章重点描写一个人物,每一个人物又都有相对独立的故事,使整部作品构成一个密集庞大、有纲有目的人物关系网。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明清小说在中国古文学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明清小说理论对艺术的真实性进过了以下三个阶段:实录的基本观念使准确的记录视为真实;"贵幻"的说法对试论观念作出了否定,更深一步的加深了对小说文学性的相对理解。之后具有写实思想的写作观念呈偏"实录"式,其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重复的否定之中完善了艺术的真实性。明清小说的这种探索历程与当代小说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截取《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战争片断,探讨作品对战争的描写艺术:采取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既为作品争得了更大的容量,也在战斗环境的描写中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9.
<亮剑>已然掀起了新一轮的军旅文学的热潮.对该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可见其较建国以后的战争小说在审美模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其新质主要体现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文章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明代国人对先进兵器的需求,有了事关国运家运的迫切性。外来火器,在明末辽沈战场上发挥了举国震惊的威力,也受到具体操作者素质、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清代通俗小说的描写却依旧承袭道教和民间秘密宗教中的法术,叙事偏重在以辉煌的结局强调宝物的威力,缺少一种战争工具本身的技术性展示。小农经济下的平民心理,考虑的依旧是眼前易于操作,并不真正关注具体操作过程和操作者素质,把事情简单化和理想化了。同时,将宝贝兵器视为百试不爽的万能法宝,也极为形象地状写出人们受到时代、观念积习的限制,在先进兵器期盼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