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注重教育过程.我们在对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对该价值取向下的课程目标的存在价值产生了疑问,更多教师对过程取向课程目标的表述产生了困惑.注重教育过程不是不要课程目标,过程取向课程目标应注重行为目标,不过分追求幼儿外显的知识、技能、行为的变化,给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留出空间,并将这三种目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以对话的方式探讨“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模式”与“传统模式”中的不同意义 ,“课程目标”分解及“课程目标”行为化表述的利弊 ,课程“过程模式”的倡导者对“目标模式”的反思 ,以及中国“课程目标”问题 ,从中大致揭示了 2 0世纪课程模式演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对高职学校来说,课程开发需要科学的课程理论作指导,更需要可操作性、可行性强的最佳实践模式。高职课程的开发应遵循目标分解、逐步精细原则,能力分层、递进培养原则,迭代循环、持续更新原则,以及课程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原则。借助泰勒目标模式带来的技术理性和操作简易性,在经典的泰勒直线式目标模式基础上,增加"回顾一致性"工作环节,形成"迭代—螺旋"课程开发程序模型。在课程目标陈述方面,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成果,建立课程目标的"内容—行为—目标"二维表格表示法。在学习体验的选择、组织及教学策略设计方面,可根据课程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重探讨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两种取向在课程目标设立中的运用。行为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的选择事实上就是对于问题取向的一个选择,行为目标侧重技术性问题,表现性目标侧重于价值性问题。艺术形体的创造并非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表现性目标的产生是旨在完善行为目标,弥补行为目标的局限性,而行为目标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相似文献   

5.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对三种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的本质特征进行阐述,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应然取向:“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6.
近来出现的“非指示性”教学,是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以往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对它的目标问题争议颇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模式的变化,体现了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发展——从“行为目标”向“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转换的趋势,这也正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职业能力的内涵经历了从“CBE”模式下强调专项技能,到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着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的发展过程。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应反映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发高职课程目标:以表现性目标方式规范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以行为目标方式明确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要求,以生成性目标方式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生成性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体育课程模式。其目标的选择必须符合生成性体育课程的要求,它的来源和筛选通过对学习者及校内外体育活动、专家的建议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到。在设计生成性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要遵循其基本要求和步骤,以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它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因此任何课程目标总有一定的取向。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课程目标的取向必然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只有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够增强反省意识,提高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自觉性与自主性。纵观种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取向,大致可分为“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以及“表现性目标”取向三种形式。“行为目标”取向“行为目标”(behavioralobje…  相似文献   

10.
王世光  周耀文 《学科教育》2011,(2):40-47,54
现行课程标准对行为动词"探究"的界定并不统一,在不同目标分类系统下,行为动词"探究"可以指向不同的目标领域和学习水平。在不同的目标陈述方式下,行为动词"探究"的用法不同,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直接影响到探究教学策略的选择。为了有效把握行为动词"探究"的用法,教师应该注意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探究"的同义词,注意行为动词"探究"的学科特色、不同旨趣以及政治意蕴。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有三种: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是预设的,用表示学生发展变化的行为加以表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导向、调控等作用.生成性目标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机提出的,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表现性目标关注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的首创性表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中要实现这三类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目标的生成意识和关联意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力求三类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课时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材单元目标的具体化,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张祥凤 《考试周刊》2010,(39):188-189
一、主题与背景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期的今天,课堂教学从"预设形态"到"生成形态"的研讨和实践正在深化。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可能引发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目标的形成,而这些生成性目标的形成又会影响预设性目标的教学。此时,教师往往出现"两极化",要么根据自己已备好的教案,过于追求预设的结果和课堂的完整性,而忽视生成性目标的形成;要么过于追求生成性目标的开发而使课堂凌乱无章,  相似文献   

14.
吸取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合理因素.转变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理念,探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新思路是一种有益的尝试。(1)课程目标取向的“多元化”转变.由“普遍性目标”取向发展到“行为目标”取向.再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领域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也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课程的科学目标取向和实践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设计中有三种不同的目标取向,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课程观:行为目标和结构主义的课程观、生成性目标和建构主义课程观以及表现性目标和人本主义课程观,科学的目标取向是网络课程设计的前提。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是科学目标取向下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该模式的主要设计环节包括:内容—媒体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支持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有教学目标却没有自己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这些目标成为一种"附带"的目标.而各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似乎都具有相同的功能,能够完成所有的目标.每一种模式大致都遵循着同样的教学过程:准备活动--主教材的教学和练习--放松整理活动.模式结构如此单一而功能却非常全面,既要完成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又要完成情感、个性和行为方面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生成性目标导向下以问题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课程中的生成性目标是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课程目标,强调学习者与问题情境的交互作用.生成性目标导向下的网络课程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设计的,在问题情境的内容设计和呈现方式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系统、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等五个要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张志安 《宁夏教育》2006,(7):83-83,85
当下,学界将教学目标分为四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的共同特点是预设性,即教师在备课时就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在此,我们将它们统称为预设性目标。  相似文献   

19.
袁江涛 《文教资料》2010,(22):150-152
"三维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关怀。因此,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着重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三个核心问题,正确把握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中努力整合"三维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职外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将"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三者的整合作为课程目标的主要价值取向,以学生求学目的和现实情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元化的专家意见等三个方面作为课程目标来源,并遵照课程目标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五项基本原则,构建"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