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式家长会”是指针对教育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在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展开相互交流、探讨、对话的家长会形式。它与传统家长会的区别在于:1#传统家长会的内容由教师独自确定,内容单一“;讨论式家长会”的内容由教师和家长共同确定,内容丰富。2#传统家长会中教师当主角唱独角戏,家长当配角被动听“;讨论式家长会”中,家长与教师同为主角,都带着问题有备而来,有话要说。3#传统家长会中,教师台上讲,家长台下听“;讨论式家长会”上,教师与家长相邻而坐,平等对话。“讨论式家长会”的具体步骤是:1#会前,教师根据平日观察、与家长的交流,找…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组织一份材料,我以"如何召开家长会"为题进行了一次调研,很多创新的家长会模式引起了我的兴趣。比如,菜单式家长会,即学校对家校工作进行梳理,找出家长可能比较关注的问题,然后以明确的纸质形式告知家长,让家长确定家长会的主题;又如,订单式家长会,即学校开家长会前的功课做得很足,先是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长的关注点,然后由学校整理共性问题,确定家长会的主题;还有的学校,不断尝试家长会的"去会议化",以家长沙龙、家长论坛的形式开展,达到家校之间的真正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3.
韩香霞 《生活教育》2009,(11):35-35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开家长会,或是教师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或是家长述说孩子在家情况。一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在教室里开会,不少学生提心吊胆在教室外“站岗”。或是在家等待家长的“暴风骤雨”。这样的家长会以教师为主角、家长为配角,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入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从拓宽家长价值视野入手,变“被动接受”为“…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家长,许多时候都会谈"会"色变。究其原因,很多时候家长会都成了成绩分析会,学生批斗会,甚至是家长受训会。久而久之班主任疲于应付,家长们不愿参加。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弄清召开家长会的真正目的与意义。笔者认为可以将家长会依据不同的目的与意义分为学校或年级安排的家长会、以班级为主体的个性化家长会、部分学生的家长会以及个别学生的家长交流会。本文从前期准备、过程操作以及后期反馈三个方面来介绍本人在班级集体家长会、部分学生家长会以及个别家长交流会方面所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6.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及时沟通,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有效渠道.主要针对学生家长在孩子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微型家长会、分类家长会、分层家长会、全员导师制家长会、四方会谈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同时也要把学校及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介绍给家长和学生们.让他们对先进的教...  相似文献   

7.
学校家长会在展示学校教育、获取家长理解和支持、挖掘家长资源、吸纳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内容单一、参与主体错位、形式呆板、次数偏少、会后缺少总结和落实等问题的影响,在实践中家长会并未能发挥预期作用,甚至给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带来诸多不良后果。教师可从与家长建立平等关系、丰富家长会内容、创新家长会形式等方面作出改进,以使家长会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家长来说,开家长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家长们知道如何开好家长会吗?我们来看三个孩子在家长会后的反应,就知道开好家长会的学问有多大了。  相似文献   

9.
工作以来,大大小小的家长会开过无数次。常规性的家长会按惯例就是教师讲、家长听,教师与家长很少互动,致使家长会效果不佳。反思后,我大胆地对家长会进行了改革,实现了以下几个突破:1!时间安排的突破以往的家长会总是安排在晚上。而由于晚上孩子无人照看,许多家长便将孩子带来开会。现在,我们通常将家长会安排在夏秋季节(日长夜短)下午4∶30~6∶00(下班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可由老人照看,家长能安心开会,家长会效率明显提高了。2!组织形式的突破以往的家长会总是教师唱主角,教师与家长之间缺少互动与交流,气氛沉闷。现在,我们将家长分…  相似文献   

10.
吴灵燕 《班主任》2007,(10):16-17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上班主任和家长可以"亲密接触"。家长会是家长给老师各项能力直接打分的时候,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班主任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一次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许丽萍 《山东教育》2005,(23):80-80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人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家长会,应该是怎样的?教学工作汇报,学业成绩比拼,还是家长任务派送?谈家长会色变,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家长不愿意参加家长会,认为每期家长会如出一辙,缺乏实效,没有必要。更有甚者,认为家长会犹如批斗会,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相似文献   

13.
怎样开好家长会已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由于持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些学校和老师认为家长会的主要任务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通报家长,便于家长采取适当措施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的学校和老师认为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把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及时告知家长,以求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学校教学效果等等。因而,家长会往往是一言堂,校长的讲话可谓放之四海皆准,老师的介绍也是千人一面,家长们也认为家长会不过是例行的探亲会。笔者认为,要开好家长会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切实把学生摆在中心位置,让学生充当家长会的主角,将家长会打造成一个展示学校教育成果的平台。笔者谈谈这样做的几点认识和理由:  相似文献   

14.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家校齐抓共管,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家长与学生都谈"家长会色变"。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家校联谊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家长会能增进老师和家长的相互信任,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改进教育举措,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决不能把家长会简单地开成了"告状会""报分会"。多元化家长会让家长"闻会不色变"。  相似文献   

15.
这种家长会形式,借助了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讨模式,采用家长全员参与、共同研究的形式,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家长会组织形式。研讨式家长会在开始前先根据家长需要分组,  相似文献   

16.
李明远 《学子》2012,(12):93-94
每个学期班主任都要召开2~3次家长会,过程和程序简单而呆板,家长和学生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或躁动不安。而什么样的家长会才能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是什么能让家长会焕发活力呢?一、提升家长会的内涵很多家长会的目的并不是立足于以育人为本,而是把家长会局限于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班主任讲学生成绩多,给家长提要求多;而对学生鼓励...  相似文献   

17.
龚振 《师道》2003,(3):20-21
据调查,大部分家长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学生更是以“今夜有暴风雨”来形容开家长会时的感受。究其原因,传统家长会一成不变的形式、报忧不报喜的内容、不被尊重的感受,是造成家长会如此尴尬境地的主要因素。要想使家长会真正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我想,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形式,给家长会变变脸。一、变只有家长参加为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过去,我们的家长会往往只请家长参加,成为老师的告密会、家长的挨批会。家长来时心怀忐忑,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走时常常是满腔怒火,急于回家收拾孩子。学生在家更是不安…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拿什么样的“家长会”给家长、学生呢?笔者认为将家长会转化为家长、学生易于接受的沟通形式,才能达到开家长会的目的。因此,必须改变思想认识,改变操作方法,改变家长会感情基调,改变家长会模式,这是开好家长会的“四驾马车”。1思想认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本学期即将结束,一些学校正筹备开家长会。对家长会,老师头疼,不知道该怎样开;孩子头疼,怕家长回来骂自己;家长头疼,怕孩子成绩不好,在熟人面前丢面子; 也有一些家长无所谓。家长会到底  相似文献   

20.
凡学校每学期必开家长会,凡家长都很重视家长会。可是,每逢家长会.却总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家长会究竟应怎样开?我认为,要开好家长会,贵在弹好"心经",即学会一切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出发,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尊重、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放心,给家长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