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人们积极地接触、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预先注意和积极、肯定的态度,以及力求去认识、研究和探索的情感.它是"鼓励人去做的原动力",是能量的调节者,起着发动、储存内心力量的作用.体育教学是学生体育兴趣及早萌发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培养他们体育情感因素(兴趣、自信心等)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金星 《考试周刊》2014,(40):113-113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体育学习兴趣是中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对于中学生来说,激发培养他的体育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所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品质的制约,为此,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其教学方法是致关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事物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某种事物上.同时也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在如今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绝大部分的学生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但是他们不喜欢体育课。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事物的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某种事物上.同时也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在如今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绝大部分的学生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但是他们不喜欢体育课。  相似文献   

6.
卢鹰 《成才之路》2010,(13):I0019-I0020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知识并走向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性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学生是否对体育感兴趣,必定会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对体育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希望掌握较多的体育知识、技能、技术,而且很乐意在运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运动能力。反之,对体育毫无兴趣的人。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作为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整个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兴趣的制约。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运动实践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一个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的重要动机。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锻炼健康体魄的重要前提,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紧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从语言、示范和游戏、音乐协助和创新模式四个方面探讨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个人积极性的源泉,是一个人追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犹如一种"诱发剂",吸引着人,推动人们全身心地投入某一活动或对某事物的追求.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良奎 《天中学刊》1999,14(2):70-71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们有充沛的体力、精力来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及以后所担负的工作.因此,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现实工作中,体育常常得不到足够重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浓,使得体育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并趋向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它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项活动的积极性,是体育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现代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控制论、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认为,兴趣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人们行为动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它直接影响并调节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因此,建议从多方面入手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具有兴趣时,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趋向于该事物上,同时对该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主动了解这方面的动向,并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努力主动探索其奥秘,从而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有无兴趣,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薛松 《成才之路》2013,(19):58-58
兴趣是指一个人追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种活动,并且包括积极情绪在内的心理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学上看,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有力图认识、掌握它的迫切愿望和强烈的要求。现代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控制论、行为科学等一致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激素”,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重大推动力。古今中外许多卓越的思想家、科学家在事业的起点上,作为动力的往往始于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一、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1.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王艳春 《成才之路》2009,(29):I0017-I0017
兴趣是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点。教育家尤克马班斯基则指出,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本身的积极性,教师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可以看出,兴趣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肯定情绪态度,体育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心理动力,是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培养良好品质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日常体育课中更应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昵?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师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对师生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是全面的、潜移默化的,由此提出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可行性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军 《考试周刊》2013,(99):107-108
兴趣是人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的优劣。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课的乐趣.是促使学生终身体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必要性1.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体育的重要条件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例如,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就把注意力倾向体育中涉及的内容,甚至在言谈话语中乃至平常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