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传统民族精神的积淀是其形成的思想基础,日本侵略所引发的民族危机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是其形成的主导力量,国民党当局对其形成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强思想基础,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亦称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达14年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它是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集中反映,并通过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等加以展现。以救亡图存为主导价值理念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在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它明确了现代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促成了全民族独立意识的形成,赋予了爱国主义以人民性的时代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伟大民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奠基时期。秦汉时期的文治武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其统治思想的演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初步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爱国历史学家,在民族存亡绝继的抗战时期,缪凤林潜心于日本史的研究,目的在于激励国人抗战,抵抗外来侵略。为此缪凤林的日本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判日本古代历史之虚伪,以打击敌人的民族自信;二是探索日本军国主义的渊源,揭露日本人的侵略本质,以警醒国人,并指出在侵略面前,中国人民只有抗战,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5.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我国进行疯狂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积淀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民族精神重新聚合,重新生成,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全面提升。今天,在全国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而努力之时,进一步弘扬抗日民族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为掩盖其侵略中国的本质,在文化上炮制了中国社会“停滞”论、中国文化“外铄”论等侵略理论。对此,以尹达、吕振羽和许立群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对日本的文化侵略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种批判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民众无不激愤,纷纷要求政府抵抗日本的侵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抗战主张,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胡适也不例外,他时刻思虑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提出了“苦撑待变”的抗日主张。这一主张虽然是在他后来出使美国时才明确提出的,但早在抗战开始以前,针对日本的侵略,胡适在公开讨论和给政府当局提议中国的对日对策时,已充分体现了其“苦撑待变”的思想。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其思想内涵也随之逐步丰富和深化。一、外交交涉,等待日本“醒悟”“九一八”事变后,胡适极力主张同日本进行…  相似文献   

8.
林家有 《历史教学》2005,1(8):15-19
中华民族到了19世纪中叶,遇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造成中国社会和民族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在1840年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振兴中华、复兴中国的办法,产生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潮流.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主义思想勃然大兴,爱国主义思潮形成,"救亡图存"成为振荡全中国的话语.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的复兴努力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标志中国的民族觉醒和复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他遗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民族深化身份认同、维系情感纽带、强化利益关系的坚实思想基础,更是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非无根无蒂,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其提供了深层次内涵滋养与精神激励,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以及根植于中国实践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向指引。唯有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理论基础以及置于中华民族“自在”“自觉”“自为”发展阶段中探讨其历史逻辑,才能对其有根源性认识和深层次认同,为新征程中更好地推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夯实基础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民族力量。  相似文献   

10.
“和”的精神是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其形成源于飞鸟时代的十七条宪法,是在吸收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的独特的思想与文化。体现了日本文化开放性与主导性的特点。本文从“和”的精神出发,对开放性和主导性这两点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试图探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志刚 《学语文》2008,(6):22-22
阅读教学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奠定阅读教学的民族基础 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为世人所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培育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些文化是中国人民生生不息、奋进崛起的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薪火相传的思想源泉。可以说,我国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2.
打开中华民族灿烂夺目的思想宝库,延安精神就像一股沁人心脾的轻风扑面而来。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是培育和陶冶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价值取向的巨大精神力量。它所包涵和孕育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境界,是跨世纪青年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一、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共产主义信念是跨世纪青年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延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基础,是一个人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在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13.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力、精神力、软实力,它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华民族凝聚力源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良的民族精神。而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哲学思维是从最深层次、最高层次指导支配看文化的发展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它的作用与功能不断的发挥,我国传统哲学是其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4.
西北联大在抗战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学术与教育成就,而且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民主观念。联大学人彰显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民族精神;号召广大国人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主张建立广泛而全面的国内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北联大的民主观念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中,而且联大学人自觉秉承与坚守"五四"以来的学术民主与自由传统,同时主张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与结合。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 ,使中华民族面临一次次民族危机 ,遭受着巨大的民族灾难。然而 ,中华民族历尽战乱而未分裂 ,屡遭侵略而终未亡国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近代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促进改革开放 ,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被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所系.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是保持党和国家生命力长久旺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抵抗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抗战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值得整个中华民族不断汲取力量的精神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弘扬“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国反抗日本文化侵略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在肯定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同时,对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反文化侵略中所起的作用也应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反抗日本文化侵略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在肯定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同时,对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反文化侵略中所起的作用也应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的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是中国西南抗战生命线上的战略枢纽和重要节点,既有滇缅公路"民族之魂"与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之称,又有"抗战文化化石"与"亚洲战争图腾"之说,蕴藏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质.它既是中华民族抗日御侮史上的一座丰碑,又是战时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凝聚、在艰辛中取胜"自强不息抗战精神的体现.战火中淬炼的抗战精神,既是中华民族能在抗战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激励华夏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