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春末夏初,万物复苏。鲫鱼、鲤鱼临近产卵,纷纷洄游到岸边的水草、芦苇、水花生草丛中觅食和寻找产床。此时正是水生植物开始生长,小昆虫繁殖,浮游生物极其丰富之时;同时,水生植物覆盖着近水表面,鱼儿有了隐蔽场所,此时正是钓浅滩的最佳时机。由于此时鱼的特点是靠近岸边水生植物丛中觅食,所以必须使用短竿(3.6~4.5米最合适)。渔线选  相似文献   

2.
冰钓三要     
鲁祥 《中国钓鱼》2006,(2):29-29
一要敲冰震鱼 进入冬季,鱼儿们开始冬眠,此时它们早已集聚了足够的能量,群居水的深处相互依偎保持体温。冰钓者往往采取撒“窝子食”的方法引诱鱼儿光顾。由于水温低、透气差,食饵的香味扩散缓慢。尽管鱼儿的嗅觉比较敏感,但由于处于冬眠状态,而难以摄食,这时,采取“敲冰震鱼”的方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择。其做法是:对怀疑某处冰层下面可能藏有鱼的地方进行不规则的敲击,将鱼儿从“栖息处”赶出来。鱼儿不仅嗅觉灵敏,其听觉也十分敏感,它们生性胆小,警惕性很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惊慌失措,四处逃生,从而为垂钓者创造了机会。在垂钓期间此法可反复使用直到有鱼光顾(一般15~20分钟敲打一次冰面为好)。但应提醒钓友们,使用此种方法以不影响其他钓友垂钓为好。  相似文献   

3.
张忠江 《钓鱼》2009,(17):28-29
“夏天到。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普遍共识。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但由于气温和水温太高,水中氧气缺乏,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浅水区超过了鱼儿生活的适宜水温,鱼儿都游到深水区“避暑”去了,岸边无鱼,岂能钓到鱼?这给钓鱼人垂钓增加了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高温季节鱼的活动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出钓时经常会碰到风浪较大而将鱼护推到岸边,鱼护因水越来越浅变得扁平,造成鱼护中的鱼儿不能自由游动而掉鳞或死亡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钓友们常将一块石头放进鱼护甩入水中,但这样做很容易磨损鱼护,且  相似文献   

5.
去年11月中旬,我到黄河岸边一鱼塘垂钓。将炸弹钩甩至塘中央,插好竿,便静等铃响。至下午1时半,3个小时过去,未闻铃声。邻近一位钓友过来指点说:“你可能上鱼了。”我赶快起竿,果然有鱼。上  相似文献   

6.
张世才 《垂钓》2002,2(7):66-67
“夏钓秋钓,半夜最好。”为什么此时夜间比白天好钓呢?一是因为夜间比白天安静,干扰不大,加之光线昏暗,鱼儿自身安全感增强,便放心大胆到岸边觅食:二是因为夜间比白天的温度低,岸边溶氧较多,散热较快,饵料丰富,鱼儿纷纷从深水区游向浅水区:三是因为夜间能避开钩、线、坠对鱼儿的视觉影响,鱼儿易上钩:四是因为有些鱼类如鲇鱼、甲鱼和一些警觉性高的大鱼,  相似文献   

7.
一、初秋施钓应突出个“近”字 初秋为什么要钓近呢?这是因为初秋天是生活在水库边缘的蚱蜢、蟋蟀、蚊虫最为活跃的时候,这些给鱼儿提供了可口的饵料。其二,此时节,水库中生长的小虾、水中微生动物也为了觅食聚集到岸边,这些是鱼儿最钟爱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野钓上水鱼     
鱼儿大都有逆水而上争游觅食的习性。特别是在雷雨季节里,因为涨了水,鱼儿更加活跃,钓“上水鱼”就是指选择在有流速较缓的岸边、江河溪库的上游、水域的进水口处下钩垂钓逆水争食鱼儿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两个看似弱智的家伙的问答成了中国哲学史上流传千古的经典话题。 水中的鱼快乐吗?岸上观鱼的人快乐吗? 鱼困于水中,人不也囿于身外这个世界吗?没有谁能真正遗世独立,也就没有人能真正超脱“快乐还是不 快乐”的无聊问题。 还是鱼儿幸福,它们没有岸边人那些复杂的思想,不管水是冷是暖,只是不知疲倦地游呀游,游 到最后就真的游出了快乐。 像鱼一样一天到晚游泳的人呢?他快不快乐?  相似文献   

10.
金文  听东图 《垂钓》2010,(10):28-29
秋天,到了鱼儿们积累脂肪过冬的季节。虽然此季节鱼类对食物的需求量很大,但在不能充分保障安全的明水区,它们是不会轻易停留觅食的。而此时将解说钓点设在岸边有水草的区域,则往往大获丰收……  相似文献   

11.
一到秋天,鱼儿都游向深水,若想钓到它们就必须把钩甩到远处的深水区。“飞毛腿”式爆炸钩是各种组钩中甩得最远的,故我们这里秋天钓鱼时,都用“飞毛腿”式爆炸钩,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垂钓者心境     
近年来,垂钓者越来越多,从江河湖海到水塘溪流,几千万垂钓大军甩竿抛线,一年四季,乐此不疲,蔚为壮观。这是城乡一道永不凋谢的风景线。 眼下,娱乐场所多如牛毛,花样翻新,一派歌舞升平:人们为何还要远离尘嚣寻一泓碧水,于烈日下、风雨中专心致志唱一支渔光曲? 这就要从源远流长的华夏“鱼文化”中求得答案了,“鱼儿鱼儿快上钩”,古老的祈求还在延续着。古往今来,无论达官显贵、骚  相似文献   

13.
一、阳春三月要钓浮。虽然此时库水还是比较凉,但初春鲫鱼饥饿,只要是有太阳的好晴天,鱼儿就会从过冬深水向浅滩运动。钓者出门不要过早,在上午10时到达水边为最佳时间。在长有水草的野坑、塘、朝阳的岸边5-6米之内,往往聚有很多鲫鱼,它们或飘在水面晒太阳,或在水中找食。此时,不必打窝,只要把饵钩轻轻放在它们的身边或浮放在草窝里,就会有收获。只要浮子一动,马上起竿,一次性起鱼,不要遛。  相似文献   

14.
一、钓早晚不钓中午夏季的早晨气温一般在20~26℃。水温在22~30℃,这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容易上钩。下午4时之后,太阳已西斜,气温降低,水温也随着下降,鱼儿在深水区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表水已开始凉爽,纷纷从深水区逐步游向浅水区或岸边觅食,也容易钓到鱼。  相似文献   

15.
姚军 《钓鱼》2012,(7):28-29
又到清明时节了,在我们这里,清明前后是钓第一拨鱼的好时候。鱼儿顺着老河道往入水口游,水口岸边,由于涨水,很多低湿地和水田被淹。那里是鱼儿觅食产卵的地方,即便四月前后,水位未涨太高,鱼儿也已经在入水口的老河道内跃跃欲试。如果在下了大雨后出钓,鱼儿咬钩更是疯狂。因此,一定要注意提前准备好。下面我就说说钓清明鱼的一些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16.
贺军 《垂钓》2002,2(9):68-69
入夏后雨水不断,湖泊水位普遍上涨。雨水将大量的食物带入湖中,致使鱼儿摄食活跃。尤其是湖泊中生长的大鲫鱼,平时远离岸边,此时却大量洄游到湖边浅水处觅食。雨后湖水上涨,使它们兴奋异常,吃钩十分大胆,完全不像平时的小心谨慎。可以说,梅雨时节正是钓湖鲫的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17.
现象钓,在不某少一钓水手域都选遇定到钓这位种,情底况钓鲫:外、鲤出垂等底层鱼,打窝一段时间后,窝内鱼星翻涌,但守候多时浮标纹丝不动,不见鱼儿咬钩。原因爱”,①不饵同料鱼不儿对喜路好。不“萝同卜的白食物菜,。如各果有所饵料选择不能迎合鱼儿的口味,即便是把最鲜美的钓饵放在鱼儿的嘴边,它们也是不屑一顾,懒于开口的。②水底淤泥深,钓饵难以被发现。多年未清的池塘、河汊、沟渠、水底淤泥较深,加上底层鱼的搅动,使水域底层水质变得更加浑浊,钓饵特别是蚯蚓等颜色较深的钓饵难以被底层鱼儿发现。③鱼儿浮于水中。在沉闷、湿热、气压低的…  相似文献   

18.
有句渔谚叫“神仙难钓午时鱼”,它和“钓早钓晚,不 钓午间”等渔谚其实是一个意思,是说夏季垂钓的最佳时间是早晚。中午很难钓上鱼来。这话说得有道理,也是经验之谈,但也有它的局限性。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渐掌握了一些夏季中午垂钓中鱼的方法,抛砖引玉,求教于诸多钓友。 中午垂钓影响中鱼的因素主要是气温、水温的增高造成的。当温度升高时,水中就会出现缺氧现象,使鱼儿厌食拒食。再加上中午阳光强烈,鱼儿又多喜弱光,大都到深水中或树荫下躲藏,此时垂钓,找准钓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1.钓树荫。找大树的树荫,河边倒伏…  相似文献   

19.
寻脏钓“脏”这是指个水下有乱石草叶等物。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能繁衍和聚集虫虾,能招来各种鱼。根据鱼的觅食规律,哪里有食物它就会往哪里聚集。水下的腐烂植物、小虾小虫、水面的浮游生物、柳絮杨花、草叶、昆虫等,都是鱼儿经常追逐的对象,特别是水下草墩苇根处,是鱼儿较常觅食的地方。俗话说的“钓脏不钓光”,就是指在草墩苇丛处钓鱼。要把鱼钩下到它们的缝隙中或边缘,不要下到光亮的水面。这样下钩虽有可能挂底,但却有鱼可钓。鱼池经常投料的地方,也是鱼儿聚集的场所。还有海边的礁石、山湾回流、人工鱼礁、桥墩等处,都是鱼儿爱聚集的地…  相似文献   

20.
上周日,钓友小伟一早就电话告之:水上公园鱼情诱人,约在“老地方”见面,相伴而行。待我俩到了岸边,已有一二十位钓鱼人捷足先登,插缝得钓位,挂饵抛竿下水了。岸边的钓者个个认真得象打比赛一样,专注观标,适时提竿。9点50分,身旁一位“老板”模样的钓者悠闲地将竿放到竿架上,守窝待鱼。就在他同身旁观钓者闲谈,精力分散的一瞬间,水中之鱼竟猛地将竿拖入水中。这可急坏了这“老板”。他嘴上唠叨着:“那套线不值个钱,竿才100多元,关键是那‘达摩’标啊……”此时那鱼已拖着竿、带着时隐时现的浮标逐渐远离喧嚣的岸边“驶向”湖心。有热心肠的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