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纷纷传说小说《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灵》的作者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妻子诺拉是爱尔兰一个无知的酒吧女招待,她从来不读乔伊斯的作品,她说:“我不知道我丈夫是否是个天才,但他肯定心术不正。”乔伊斯蜚声文坛后,她对朋友们说,乔伊斯用他那妙笔而没有用他那优美的男高音歌喉去建功立业,实属遗憾之事。研究乔伊斯的学者们,甚至理查德·埃尔曼在1959年出版的著名传记《詹姆斯·乔伊斯》中也认为诺拉·巴纳克尔是这位伟大作家的伤脑筋的伴侣。当英国女作家、女权运动的记者布伦南·马多克斯第一次就撰写诺拉的传记征求埃尔曼的意见时,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13,(1):88-89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巅峰巨作、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天书”《芬尼根的守灵夜》,沉寂73年后终于来到中国读者身边。上海人民出版社日前宣布,由译者戴从容历时8年完成的该书全球唯一中文注译本正式面世。《芬尼根的守灵夜》一书由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乔伊斯耗费17年著成。  相似文献   

3.
五年前,伊恩·汉密尔顿着手为《麦田中的守望者》一书的作者 J·D·塞林格作传。《麦田中的守望者》出版于1951年。大约十年后这部小说才风靡一时,现在每年仍能在世界范围内售出25万册。50年代,汉密尔顿是个十几岁的孩子。那时,他同千百万同龄人一样,感到小说中叙述故事的那个少年霍尔顿·考菲尔德,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他被这部小说迷住了。正是这种着迷的劲头使他开始探究该小说作者的身世。人们还真应该感谢他的着迷精神呢。然而,如今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5.
《尤利西斯》中莫莉·布卢姆的原型佴心编译诺拉①是莫莉·布卢姆吗?乔伊斯从来没这样说过。《尤利西斯》出版后,乔伊斯暗示有另外的模特儿。他经常请在餐馆就餐的朋友们猜房间里哪个女人是莫莉。人们也经常问诺拉是否是莫莉。“不”,她总是回答道,“她比我胖多了。”...  相似文献   

6.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是一个啤酒之乡,它不仅盛产享誉世界的吉尼斯黑啤酒,而且酒馆林立,星罗棋布,65万人口的一个城市竟有一千多家酒馆。世界名著《尤利西斯》的作者、“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乔伊斯,曾在20世纪初,向都柏林市民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怎样穿过都柏林而不路经任何一家酒馆?这个问题还真难倒了所有的都柏林人,而且至今未能找到答案。虽然“通幽的曲径”难找,但提问本身却透露出了大作家乔伊斯对都柏林酒馆情有独钟,且洋溢着强烈的自豪感:世界上何处还能找到如此众多且令人陶醉的酒馆呢?典型的都柏林酒馆,一般…  相似文献   

7.
普希金是天才诗人,又是伟大小说家。作为小说家,普希金创作了《上尉的女儿》《驿站长》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自20世纪初以来,他的小说备受中国译界的青睐。据戴天恩先生考证,20世纪普希金《上尉的女儿》有21个汉译本。那么,普希金的小说早期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呢?在此,本文将1903年至1924年汉译的普希金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穷源溯流,从中体悟其历史特点,展示中国早期翻译普希金小说之轨迹。  相似文献   

8.
1922年,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发行,几乎在一夜之间,它就成为一部经典之作。这部情节蔓延、结构繁复的小说能够得以出版,费尽周折。曾有人认为它是淫秽的。它最后在巴黎的一家小书店里问世,“权威的评论家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事件之一”。《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  相似文献   

9.
正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司法题材小说作家约翰·格里森姆只是一个小镇上的律师,也是密西西比州立法机构的一名成员。当时他有一个想法,就是写一部小说,内容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律师卷入一场生死攸关的斗争,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故事。格里森姆说:"我花了三年时间写这部名为《杀戮时刻》的小说,大多数时候我都以为我永远不会完成它。最终小说完成并且出版了,以精装版的形式印刷了5000本,这使我非常兴  相似文献   

10.
苏联一家文学刊物从1988年7月29日一期开始连载奥尔图尔·凯斯特勒反斯大林的著名小说《中午的黑暗》,这部作品50年来在莫斯科一直被视为列共产主义的恶毒攻击。以1936—1938年在布尔什维克上层进行的清洗审判为主题的该小说前半部,已在列宁格勒文学月刊《涅瓦河》上刊出。历史学教授丘宾斯基在序言中把这部作品说成是对独裁者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一种有力的、富有艺术性的描绘”。丘宾斯基说,这位匈牙利出生的凯斯特勒揭露了“斯大林恐怖时期对人类精神上和  相似文献   

11.
正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其创作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两部小说可谓是20世纪最有名的政治寓言小说。正是凭着这两部作品,奥威尔的名字享誉世界。但从纯粹的文学意义上来评论,奥威尔还是无法与同时期的乔伊斯、劳伦斯、伍尔芙、毛姆等人相提并论。他的影响力更偏向于社会性和政治性。奥威尔以其作品的独特专长跻身于一流作家的行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传世之作,对这部民族瑰宝的版本的研究和整理,在当代我国学术界取得重大成果并引人瞩目的,首推全国著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伯俊先生。他从八十年代初就独撑大旗,大声疾呼:重新校理《三国演义》。并为之焚膏...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J.D.塞林格53岁时与18岁少女乔伊斯·梅纳德的风流韵事已不是新闻。他对身为处女的梅纳德性反应的无动于衷,对她出人意料的抛弃以及后来对她的仇视和置之不理,早已为人津津乐道。也风闻他在1972年完成的两部小说未能付梓,原因是他将其锁在了大保险柜中。但传媒更多的还是对他的情人梅纳德的批评和指责。塞林格的拥戴者也议论纷纷,认为没必要再去用这些蜚短流长折磨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文坛隐士。搬出曼哈顿隐居乡间后,塞林格始终保持缄默,几乎与世隔绝。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逃避现实的隐者?禅宗圣徒…  相似文献   

14.
1926年夏季,劳伦斯偕妻子弗莉达从意大利最后一次回到英国。在英国的所见所闻使他相信,他的祖国正处在一场世界大战的危机之中。到了10月中旬。他就着手写一部小说,借以揭露工业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小说描写的是男女主人公出于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命的尊重,建造起自己的“挪亚方舟”,以躲避那汹涌而来的漫天洪水。这部小说就是后来著名的《恰特里夫人的情人》(以下简称《情人》)。小说最初的构思源于劳伦斯夫妇回英国前的一次访问。那年的6月间,劳伦斯曾去靠近佛罗伦萨的蒙特格菲内的一座中世纪古堡拜访古堡主人乔治爵士。乔  相似文献   

15.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为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坚持以生动有力的笔触描绘美国的残酷现实,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尖锐的社会矛盾。《珍妮姑娘》是他继《嘉莉妹妹》之后的第二部小说,书中以贫苦女子珍妮为主线,描写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这部作品的出版使德莱塞在文学界赢得了很大声誉。另一方面,由于他藐视当时的道德传统,无情地揭露资产阶级的伪善面目,因而多年来也一直受到谴责和攻击。他的作品还有:《金融家》,《巨人》,《天才》,《堡垒》,《斯多噶》等,颇受我国读者喜爱。这籍书评,对德莱塞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并援引了美国名作家门肯致德莱塞的信,极有参考价值,特予以介绍,以飨读者。——译者  相似文献   

16.
威廉·格扬(William Goyen)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散文家。他一生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短篇小说集,他的敬文抒情,奔放,富于想象力,博得了公众的承认和欢迎。格扬虽不象他的同代人杜鲁门。卡波特、戈尔·维达尔、诺曼·梅勒等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和重视,但对于他的作品,同辈作家和文艺批评家都给予高度的赞扬。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阿卡狄欧》由克朗出版社在去年十月份出版,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墨西哥美国混血的两性人,他出现在得克萨斯州东部,一个男孩子曾恍惚看到了他。《出版者周刊》评论这部小说是“美的描写,寓于其中的是生活神奇般的力量。”1950年格扬曾以长篇小说《散发着芳香的房屋》蜚声文坛。七年后,他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芭蕾舞剧本,并得到公演。《散发着芳香的房屋》也是一部以得克萨斯州东部生活为背景的家庭题材小说,小说的作者就出生在那里一个叫特里纳特的小镇上。由于在小说和  相似文献   

17.
查尔斯·狄更斯于1870年逝世时,最后一部书《艾德温·德鲁德之谜》是不全的。许多热心的模仿者都企图完成这部书稿,有几个狗尾续貂的结尾获得发表。在这些尝试中,生活在佛蒙特的年轻技工和巫师 T·P·詹姆斯完成得最出色。他声言自己几乎不熟悉狄更斯或是他的文学作品,宣称只有在狄更斯的继续生存的灵魂出现,并告诉他怎样写时,他才得以于1873年完成了这部小说。詹姆斯的声言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加利福尼亚  相似文献   

18.
冈特·格拉斯在他的小说《铁鼓皮》初版时年仅30岁,这部关于小人物奥斯卡·马策拉特的小说取得巨大成功,20年后被福尔克尔·施勒恩多夫改编为电影,使引起争议的奥斯卡更加驰名。然而,尽管格拉斯一直在努力拼博,却再也没有创作出象《铁皮鼓》那样成功的作品。尽管他的其它作品如《非人的岁月》和《比目鱼》等都受到广泛的关注,但远非《铁皮鼓》那么为人们所喜爱。有时他  相似文献   

19.
1831年,斯丹达尔重返意大利。1834年他开始创作《吕西安·娄凡》(直至1890年始出版),这是一本攻击七月王朝的小说。1839年,他出版了第二部巨著《巴马修道院》。这部极为复杂的小说以意大利为背景,它对爱情的千变万化及细致差别作了比《红与黑》更为精密的分析。监狱再次用作矛盾发展的场所。该书对于滑铁卢战役的讽刺性的描述也极为重要。书中的主人公法  相似文献   

20.
薛岩 《世界文化》2009,(11):48-49
2009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由唐嘉慧翻译的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作品《弗勒希——一条狗的传记》,本书是建国以后,国内首次对伍尔夫的这部作品进行独立出版的译本。1935年,石璞曾翻译出版了此书,在译者序中,石璞给予了这本小说以极高的评价:“愈出愈奇,从描写人底心理更推广到揣度狗底心理……文学作品写到此境则它底职责已尽了;何况更有清楚的条理,幽默的笔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