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晏殊作为北宋初期著名文人,显赫文坛,虽然他的诗作较词作稍逊一筹.但在“后西昆体”这一概念提出后,晏殊便被作为这一苑囿中的一朵奇葩,其诗作更是备受关注。本文试图合理阐释“后西昆体”这一概念,并将晏殊作为“后西昆体”代表作家,分析其诗歌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西昆诗人中,虽然有关于杨亿不喜杜甫诗歌的记载,但实际上他们也在学习杜诗。他们的诗歌不仅在内容题材上受到杜诗的影响,更发展了杜诗的艺术特点。他们大力创作五排和七排,在用典上求深求怪,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咏物诗的写作方法实现了从"体物"到"禁体物"的过渡,对"宋诗"特点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昆体后期领袖晏殊因为不满于前期西昆体诗人的过于雕琢堆砌、浓艳脂腻,所以通过努力追求清境,推崇气象,导致自己的诗歌取得了清新雅丽的不俗成就,受到后人称赞.  相似文献   

4.
5.
李商隐的七言律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商隐的七律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关注国运、感伤时事的传统,创造了以咏史方式反映时事的新手段,显著提高了七律的讽刺艺术;创造了七律无题这种特殊的抒情诗,极大地提高了七律抒写心灵的艺术,从而在内容和艺术上对七律作了重大的拓新.他的七律既有典丽精工型的,又有清空流美型的,二者在深情绵邈这一点上又有其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咏史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他们均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其表现手法有同有异,对咏史诗的贡献在不同方面各有所得。杜牧和李商隐以自觉的创作意识与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及表现手法,成为晚唐咏史诗的集大成者。他们的创作承前启后,在咏史诗的发展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一生多难,遭遇不幸使其表达思想时采用隐晦的手法,艺术方式也趋于深微化,诗歌题材与所用手法丰富多彩且比较难懂,他最重要的诗歌题材是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爱情诗和感怀诗。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是世界上公认的历史化名人,修复李商隐墓园、迁建李商隐纪念馆是构筑焦作用至河南地区博物馆(纪念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规划,收集藏品、搞好陈列展览及科研;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形成关于这个问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计划部门立项,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建设步伐;还要在保证物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利用步伐,以增强以园养园、以馆养馆的能力,使李商隐纪念馆早日成为一个巨大的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相似文献   

9.
采用诗、史、文互参论证的方法,从诗人主观意识、客观行事两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李商隐出身于牛党,就婚王氏为他招来误解,但仍属牛党,在依附郑亚后成为李党。李商隐依附郑亚的动机除政治倾向相同、为贫而仕外,还有希望李党东山再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潘柳君 《文教资料》2012,(33):12-14
李商隐与叶千华他们一个是古代无题诗的代表人物,一个是现代无题诗的代表人物,他们碰出感情的火花,一个是朦胧美的代言者,一个是真性情的流露者。但是他们在个人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李商隐在身世、遭际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同与似,在旧体诗的创作尤其诗歌意象的营构与组接方式以及绮丽储蓄、寄托遥深的风格特征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同与通。这表明鲁迅对李商隐深刻的认同。他对李商隐的评价和论述,反映了他于民族优秀化遗产大胆汲取、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但这些却长期被忽视和误读了。阐明这种认同和继承关系,可加深对鲁迅的认识和研究,并经由李商隐等人溯至庄、屈这一脉相续的楚骚传统,重建鲁迅旧体诗诠释的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初四日《总管内务府为曹顺等人捐纳监生事咨户部》所记内容真实可信,是一件珍贵的红学史料。曹颜、曹颙均系曹寅之子,曹颙生于康熙二十八年,卒于五十三年冬。五十四夏,遗腹子曹天佑出生。曹俯约生于康熙四十年,康熙五十四年时约十五岁,结合曹家当时情景来看,曹俯不具备结婚生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方面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离不开他对庾信诗赋的颇多接受,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1.李商隐承传了庾信自慨身世、伤春悲秋、忧国伤时等"以悲为美"的审美经验和书写精神,奠定了其诗歌"感伤化"写作的基调。2.李商隐主要接受了庾信"使事用典"、"意象开掘"、"骈赋化"写作等技法,诗歌显得"俪偶"、"丽密"、"绮丽风华"、"绵邈精工"。  相似文献   

14.
董乃斌 《天中学刊》2002,17(1):32-35
从意象遴选和意境缔构来看,李商隐与现代诗人戴望舒在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颇有相通之处。戴望舒之感伤凄清、朦胧婉曲的爱情诗,与李商隐开创的玉溪诗风,特别是他的爱情诗风格非常接近,十分类似,除了戴之本人的特殊条件外,李商隐的影响应该是造成其独特风格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锦瑟>的写作时代背景入手,逐句详细分析诗的内涵,用复义、比喻、象征、张力、意象、反讽,综感论、应和论、空白、艰涩化、陌生化等西方文论的观点来诠释全诗,使读者更多地了解中西文论的相通之处,更深层次地理解诗中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无题诗向为论者所重,过去研究者多从追索诗的本事出发,过多比附与猜测。本文试图从诗的本体入手,运用新的研究视角,认为无题诗并非一时一事之实,而是心灵状态之真,是诗人抒发人生遭遇的不平心绪,是诗人整个悲剧人生的心灵体验。  相似文献   

17.
黄任是清代康乾之际的重要闽派诗人。他诗学晚唐,专在语言上下功夫,刻意讲究词采,宗尚李商隐艳体诗风,其诗以七绝最优,其作《无题》和《悼亡》类尤凄切感人。多情而又情真是黄任诗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第一 ,李商隐和济慈在诗中都多用“清词丽句” ,其诗歌所传达之意境悠远清扬 ;第二 ,两人都在诗中采用赋、比、兴手法 ,托物言志 ,借诗抒情 ;第三 ,两位诗人在其诗歌中多用典故 ,且用得贴切精妙 ,不仅生动地传达出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 ,还能给读者留下一种无尽的回味。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诗国的旧有格局。他一方面严谨地继承和发展了诗歌的各种形式体裁,尤其以七律的精工蕴藉为人称叹;另一方面却又在内在的主题、情感蕴含上渗入了很多新的因素,并进而把诗歌导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使诗到晚唐,而余味无穷。他把自我融入了诗歌,也在诗歌中发现了自我,从而形成新的规范。文章主要通过与杜牧诗的比较来分析李商隐诗作的这些特点。从而得出李商隐诗能自成宗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