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最核心内容是社会阶层分化。清醒认识转型时期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认真分析转型时期我国阶层分化对执政党社会整合的挑战,积极重构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已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新中间阶层的兴起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国营企业职工为主体的传统中间阶层开始衰落,新中间阶层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在任何社会中,中间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新中间阶层的出现并不断壮大无疑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确保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期以后 ,法国出现了一个新阶层——中间阶层。它主要由中小业主、职员、低级官员和自由职业者组成 ,他们是随着法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于第二帝国末兴起 ,第三共和国时进入政权 ;他们的经济地位与工人相近 ,但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则大不相同 ,其政治倾向由激进逐渐转向保守。新阶层的出现对法国 1 9世纪后期政治民主化、共和国的稳定和进步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分配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的转变,社会利益阶层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发展,社会团体在当今政治生活中的地住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团和探索一条社团党建的新路子,是执政党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迅速成长出了一批社会新阶层人士。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具有较高程度的文化专业知识,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做好社会新阶层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社会新阶层知识分子的突出特点,是做好党的统战工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新社会阶层:社会中间阶层的主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大的中间阶层是社会和谐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壮大,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确认新社会阶层为社会中间阶层的主体.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推动社会阶层关系的整合,推动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伴生,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一大结果就是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快速成长.把新社会阶层纳入中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总范畴,并予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党执政重要群众基础的定位,是中国共产党阶级阶层理论的重大发展,是近年来党最富有创见的理论观点之一.让包括新社会阶层在内的各个社会阶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执政党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8.
加强阶层利益关系的整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阶层利益关系还存在很多问题,执政党发挥阶层利益整合功能还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不够规范;利益化解机制相对滞后和补偿机制不完善等。解决阶层利益整合,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党的领导下探索新路径和完善新机制,把发展作为前提和根本途径;把构建阶层利益整合的长效机制作为关键点,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条件、背景、内涵、方式、机制都出现调整和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着大量的新矛盾、新问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从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着手,研究和探讨执政党与国家政权、执政党与法、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这三方面基本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些基本问题探讨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十九、二十世纪交替之际,随着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澳门的社会结构出现变动。现代社会主体阶层的雇主与雇工,以及知识阶层的不断成长,共同推动了澳门结社形式的变化,由商人主导的世俗性慈善社团与保护其利益的商会组织,由雇工阶层主导成立或经行会改组成的工会组织,以及由新兴知识群体创办的知识性社团组织,共同构建成了此一时期的结社新图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他们都是高风险,高收入。拥有的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分配正逐渐趋于一致。这一阶层具有开放性,这一性质对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提供了相等的机会。其成员的自主自立、风险意识、流动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给社会成员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为了避免由于利益失衡而导致阶层矛盾的激化,党和政府应协调阶层利益关系,通过创新阶级阶层思想理论、增强文化凝聚力促进阶层合作,引导非政府组织在化解阶层矛盾、促进阶层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促成更广泛的阶层合作,社会才能逐步实现公平正义、团结稳定,国家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追求和谐,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13.
城市贫富分区与社区的阶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区内社会成员共同的阶层意识不强、社区文化未定型、阶层文化与社区文化还未重叠的情况下,当前城市出现的贫富分区现象还不能界定为社区的阶层化,贫富分区只是为社区阶层化提供了可能,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阶层化,必须在社区文化、阶层文化的作用下,通过社会上层成员的主动排斥与社会下层成员的被动排斥机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阶层化社区。阶层化社区是社会阶层间封闭的极端形式和体现,当前中国城市贫富分区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城市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性已大大增强,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城市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性还远没有达到极端的情况,政策调整阶层间的封闭性还有较大的空间,应及时进行政策调控。而通过加强基于新地域的社区文化建设和加强下层社区公共物品的投入与建设,防止上层因亚文化排斥的外流和下层社区生活条件的恶化,能比较有效地阻止和延缓贫富分区迈向社区阶层化的进程与速度。  相似文献   

14.
1.利益表达组织发展不平衡 当前中国利益表达组织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弱势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组织发展滞后,强势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组织发展迅速,呈现出弱者组织化程度低、自主性越弱而强者组织化程度高、自主性越强的状况。这种现实,既不利于弱势阶层和利益群体进行顺畅的利益表达,从而有效提升自己在整个利益格局中的地位,也对各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沟通从而实现良性的利益互动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具有和谐相处、各得其所、共生共赢的社会阶层关系的社会,其阶层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既有合理的阶层构成关系,也有协调的阶层利益关系。在我国的社会结构分化中,阶层结构尚不合理,存在结构性风险,阶层利益关系出现相对激烈的摩擦和冲突,这些不和谐因素必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加以调节,以建立起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阶层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从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和统一战线政策入手,论述了新阶层对我党统一战线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提出了新的阶层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苏联新阶层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其中的部分人是由原来的体制边缘阶层演化而来,部分是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而产生的.由于在苏联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以及财富获得的独特性质,导致其政治认同上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制度变革的愿望和动力,因此,苏联新社会阶层中的许多成员认同市场经济体制和资...  相似文献   

18.
从市民社会发展与国家社会建设的角度考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或许能给我们提供理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新思路。清末至近代以来,市民社会出现并成为一种独立于国家权力以外的强大力量。在当代中国,这种力量在蛰伏之后,再次出现并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其实,市民社会与政党有着天然的联系且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加强执政党整合功能建设,可以在合法性再造、意识形态认同、执政党组织资源及制度保障方面着力加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我国新中间阶层的一般功能入手,分析了新中间阶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新中间阶层壮大的制度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20.
董轩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22-30
教师职业选择的动机与所处阶层的感知对新教师的职业期待、职业适应、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12名新教师的访谈研究发现,年轻一代在选择教师职业时仍受到家庭、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但对经济收入、生活方式、社会声望的理解呈现出受到个人经历、社会舆论的双重影响,从而构建和实践着一种作为叙事框架的阶层意识.在这个意义上,阶层意识不再是个体对社会结构的静态认知,而是个体将职业选择、职业价值、未来生活的想象合法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