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美的客观性问题,我国美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 “所谓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美是认识的某种客观内容。这种认识的客观内容之所以是客观的,也即它不是依赖于主体的,或者是不赖依于个人的,乃至是不依赖于人类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我们说美是客观的,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的,即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是人们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是意识创造出来的,也非存在于意识中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我国美学界对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一直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两个“尺度”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本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应该把美的规律解释为生命自由性与形式表现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仁学思想的影响,强调仁爱、崇高的人格理想,追求中和精神等等,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基础,并对礼的内涵影响深远。礼的承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出发点,探讨礼仪美的文化意蕴,从美学视野来看待礼仪文化,对当代美育和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美的规律问题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这部著名的手稿中,马克思用比较的方法考察和分析了人类与动物的生产的不同性质,指出:“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无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有自意识的物种存在,也就是说,人是把物种存在当作自己的存在来对待,或是把自己  相似文献   

5.
情趣是一个洋溢着诗意的美学语汇。人类生活的许多活动,由于情的注入,情的浸透,遂生出深浓的趣味。  相似文献   

6.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把客观的自然存在物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马克思新反映论把客观的实践活动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二者在坚持客观性原则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新反映论的特性在于认识的主体性,坚持承认主体性的客观性原则。马克思的新反映论能够解决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思想的挖掘和阐发,是我国美学界在20世纪后期努力的方向之一,但对结合《手稿》发表时即欧洲19世纪前期的社会思潮来分析马克思提出“美的规律”的动机和目的,界定它在当代美学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却一直为美学界所忽略。因此,我们重提“美的规律”,其要旨在根据《手稿》,阐明它的实际内容并应用于当今美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的客观性问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等对象性研究上,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美的客观性问题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客观性原则”的指导下;在诸如“老庄哲学”、“佛掸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各流派所隐含的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追问方式的辅助下,方能得到逐步“澄明”。所谓“美的规律”或者美的客观性,若从对象客体方面来讲,那就是指对象客体所“固有”的审美属性在恰当的审美关系、审美实践中“呈现”出来。若从主体方面来看,那就是指主体所“固有”的审美的“本质力量”在恰当的审美关系、审美实践中被“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欲望具有能动和受动的二重性,二者对立统一于生产实践中的人.在社会生产发展的视野下,审美活动同样受生产实践的建构作用.马克思美学的审美维度就此分为两层:理想审美层面和异化审美层面.生产视点也使得马克思美学中的审美主体带有了实践主体的特点,异化的实践主体通过货币中介使异化的欲望和异化的审美直接联系起来,这种状况与"美的规律"的相互作用使现实审美活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习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不仅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基本观点,还要掌握马克思观察问题的方法。当前,在美学研究中,掌握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固然重要,但掌握马克思观察问题的方法更为迫切,更有助于美学研究的进展。本文就马克思关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劳动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两段著名文字,我们对艺术的本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愿意提出来向同志们请教。 这两则文字是: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美是什么?美是一种存在,还是一种意念?多少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有人着眼于“情人眼里出西施”;“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是深秋枫叶、在驾车出游的杜牧太守眼里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因之“停在坐爱枫林晚”;在送别张生的崔莺莺眼里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因之无限伤感.于是说,美产生于人的心灵中,因此是主观的.有人则着眼于“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桂林山水甲天下”;无可置疑.苏  相似文献   

13.
14.
人本主义不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核心,<手稿>应看作马克思思想的过渡期著作.马克思世界观和美学观成熟期的拐点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将<手稿>视作马克思哲学和美学"诞生地"、"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开端",是不妥当的.模糊马克思"早期"和"成熟期"的思想界限,容易将其美学观变成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实践论、自然人化论、人的全面发展论三个不同的层面,是由低到高的时空复合结构,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美学体系。实践观的引入,使马克思美学与以往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美学区分开来;自然人化观具有现代生态学的意义;全面发展的人更体现了当代美学的人文关注和人学走向。  相似文献   

16.
弗雷格提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包含着一个思想。这里的"思想"不是指思维的主观活动,而是指思维的客观内容,可以成为许多人共有的东西。并且他主张思想是句子的涵义,真值是句子的意谓。"真值"是指句子是真或句子是假的情况。判断就是从思想层次到意谓层次的推进,即从句子思想到真值的推进。弗雷格认为"思想"是客观非实在的,不属于外部世界,也不属于内心世界。弗雷格对"思想"的论述体现了他的反心理主义思想,对后来的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未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我国美学界有过种种观点。它们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美的奥秘。然而,由于对主体(人类和个体)的结构,及其在美的创造中的功能,我们还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就直接影响了对美的本质的准确把握。李泽厚同志认为:“美  相似文献   

18.
我们学习马克思的德育思想,要同学习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他毕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整个人类创造了一份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为在全世界彻底埋葬剥削制度,建立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而战斗不息。从这种伟大而深远的意义上说,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和他毕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实践,是我们社会主义学校向年轻一代进行德育的最好教材和根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中提出了“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著名论断,他指出: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一书,选辑了毛主席自1927年至1958年9月所发表的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言论,也搜集了少数有关的新闻报导,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论述教育的方针政策,发展教育事业的方法和党的领导为主,下篇以论述学习,学习方法及知识分子问题为主。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理论和中国革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总结和发展,是中国教育理论与实际的指南针。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象一根红线一样绩串在他每一个时期有关教育的著作里面,规定在每一个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里面。认真学习这一本书,并通过它找出进一步研究毛主席教育思想的线索,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体会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在将个人初步学习的一点心得,写出来,请大家指正。第一、毛主席教导我们认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