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时期官场小说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王跃文,其官场小说作品以其曾经熟悉的环境——官场生活为素材,注重对办公室、会议室和酒席、家庭等特定场景进行描绘,突显了官场世界权、圈、钱等潜规则;关注官场中各色官员灰色生活的表演,艺术地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王跃文以一个作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来审视和剖析他所熟知的生活,展示了中国在行政转型时期一副多侧面、日常化与世俗化的官场图景,使读者得以走入官场,审视官场,品味官场。  相似文献   

2.
《醒世姻缘传》虽以描写两世姻缘为主,但却在"士风"与"官风"的描写上倾注了大量笔墨。这在以往的通俗小说创作中是不多见的。两世姻缘对"官场"的描写,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重在揭示官场升迁的规则,以及自上而下的官场贪酷;后者重在批评"纳监入官"的社会弊端,以及官场秩序的混乱和官场成员的腐朽无能。官场描写提升了《醒世姻缘传》的思想认识价值,并给后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清末南亭亭长的《官场现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当之无愧的。其取材是清末官场的庸俗、丑恶;其写法夸张讽刺、滑稽有趣;其人物多是可憎、可笑、可恶之辈。三荷包、总督等纷纷于官场中钻营现形,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4.
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出现了全面危机。以欺蒙、庇护、拖沓、推诿和旷职为主要内容的官场病态,形成对皇权的消极对抗;官场唯利是图,道德衰微;司法腐败;官场人才衰落,奴才庸才当道。清政府失去了对国家的有效控制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为其服务的封建道德礼教共同结下的恶果。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可以坚定中国必须走理性的民主法治之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5.
反腐小说与官场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人们往往把题材涉及到官场腐败的小说通称为“反腐小说” ,这是一个模糊而过于泛化的概念。本文以近几年几部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小说为例 ,对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进行了区分和定位并指出 :反腐小说的侧重点 ,是其主题的尖锐性 ;而侧重人性刻画的 ,属于官场小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作者作品的解读,作者看到他们相似的经历不一样的情怀。《与朱元思书》吴均放下官场,融进自然;《小石潭记》见到这样的柳宗元:牵挂着官场,融不进自然;《记承天寺夜游》呈现这样苏轼:放不下官场,走不进自然。  相似文献   

7.
官场小说是以官场生活为表现内容或题材的小说。这类小说自古就有,现当代更是层出不穷。官场小说长盛不衰与中国社会官本位体制的影响有关。人们通过阅读官场小说来了解政治社会。此外,情节的丰富多彩也是官场小说吸引人的因素之一。官场小说可从三方面解读,一是权术,二是官场“游戏”规则,三是政治大智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社会,仕宦官员“丁忧”不仅事关其孝道操守的官场道德评判,而且与其仕途任职乃至官场政治风云变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仕宦官员“丁忧”对古代官场社会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丁忧”普遍与官场仕职变动相联系,直接引起丁忧官员黜陟迁转的仕宦命运变化;其二,围绕丁忧过程中的“夺情”起复,官场权力倾轧与派系政争波澜迭起,往往导致高层权力纷争势力的此消彼长及人事变迁;其三,仕宦官员面对“丁忧”与“夺情”的两难取舍,屡屡引发古代官场“忠孝不两立”的尖锐矛盾冲突。由于仕宦官员“丁忧”始终与其仕宦命运相联系,因此,原本“丁忧”尽孝的人伦道德行为,一旦付诸官场人事实践,必然被打上浓厚的官场政治印记。  相似文献   

9.
《奈何天》是李春平的一部反映官场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矛盾混合型,这类女性形象是作为男性主人公的对照而存在的;第二类是“贤”妻良母型,这类女性形象是隐蔽在男性主人公背后的;第三类是单纯无知型,这类女性形象具有悲剧性成分。通过对这三类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李春平的官场小说在展示男性主人公官场沉浮的同时,也试图揭示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命运变迁。  相似文献   

10.
“官场小说”大热。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官场小说品种达到123种,远超2008年的118种。对此现象,近日《大公报》(香港)刊文指出,官场小说之热,很大程度上热的不是文学,其文化意义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文学意义。热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相对满足了人们窥探的欲望。不透明的官场,给了作家们尽情发挥想象的空间。而这种不透明对官员实为双刃剑:增加了官员身上的神秘感——传统政治文化认为,官员只有具备神秘感,才可能产生威严;其次,它也对官员无形中造成了损害。某些官场小说的人物、情节已和现实严重脱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叙写官场人事、描绘官员日常生活、揭露批判官场不良风气的官场小说大量涌现,这一现象显示出人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改革问题的严肃思考和深切关注。但新时期官场小说在张扬正义和民主、鞭挞官场丑恶的同时,也对男权中心意识表现出或隐或显的迎合倾向。这主要迹见于小说文本中对女性形象"妖魔化"的塑造方面。官场小说中的女性抑或是男性魅力的反衬,抑或是更高权力的象征,抑或是丧失女性特征的"异类",乃至是男性堕落的主因。这种对女性形象的否定性描写,可谓是残留着或抱有男权中心封建观念的曲折写照,理应引起警觉及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官场历来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存在。新时期官场小说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它真实地反映了官场百态,对官场的腐败现象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对腐败官员的思想和人性进行了细微的描写,尤其是对官本位思想作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南京成为陪都以后,明代官员通过多种方式塑造南京官场重要性。南京故都与陪都的双重属性奠定了南京官场重要性的基础。在现实方面,通过南京中央机构职能体现南京官场维护明王朝统治的重要作用,通过南京官员高素质体现南京官场的高门槛与良性运行。在历史方面,通过明太祖、明成祖、明初历史及本朝名臣与南京官场的关系,挖掘塑造重要性的本朝历史资源;通过前朝陪都、前朝中央机构及前朝名臣,挖掘塑造重要性的前朝历史资源。明代官员塑造出的南京官场重要性不仅是明代两京制度延续的重要文化原因,也是士大夫群体独立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政治文化角度论述当代官场小说,探讨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的影响,对清末官场小说和当代官场小说进行对比,认为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官场小说创作影响较大,许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演绎和诠释,然后对当代官场小说从官本位、官员道德自律与民众清官期盼、权术文化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政治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认为,秘书的知识面要宽,为人处世的经验要丰富;秘书最好熟悉官场,能处理大世面,因为秘书是为上司服务的,而上司,不管是官场上司或是商界大亨,都是要经历大场面的,都得熟悉官场应酬。所以他们对秘书的要求是知识面广,技能实务熟练,处理问题的经验丰富。只有这样才能说得上是高级秘书。本文根据日本著名秘书教授菊地史子给笔者的资料和  相似文献   

16.
各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是很不相同的:状元宰相比例最高的是宋,最低的是唐;状元高官比例最高的是宋,最低的是五代;状元被淹没比例最高的是五代,最低的是清。综之,宋代状元在官场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中篇小说<一路飙升>是李春平新近发表的又一部以官场为题材的佳作.作者将官场中的人作为社会的人,从人性的角度及人的生存的层面去思考其人性内涵,这是对官场文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官场叙事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女性权力者形象,可视为此类叙事中女性形象的主体。在男性权力者主导的官场语境中,置身其中的女性权力者必须对传统角色和社会实际角色要求之间实施不间断的调适,消弭二者的差异。这是官场女性权力者在职业和家庭之间建构性别身份时所面临的复杂而矛盾的境遇。2、官场女情人形象。为了强调官场对于男性权力者的异化,官场叙事有意将此类角色作为欲望符号,承载男性对于权力的诉求与期待,展现男性在权力世界的迷失和焦虑。3、贤良女性形象。此等形象在官场小说中虽非描述重点,但呈示了官场中另一类真实。  相似文献   

19.
杨登科是肖仁福官场小说《心腹》中塑造的一个经典的官场底层者形象。通过其形象分析,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贴近官场现实,窥探出官场底层者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探寻他们的灵魂载体,构建丰富且多元的官场世界。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朱墨的官场小说,对文人型官员在知识分子传统“士”之精神与官场权力地位的角逐中,如何建构身份问题进行探讨。这些人物形象各异,却有着相似的官场人生际遇。从身份上来看,他们都完成了从知识分子到官场人物的转变,嵌入了权力机构;从精神特质上来看,在官场“场域”中,他们仍葆有知识分子的种种特质。在二者的胶着紧张状态中,知识分子以“智”为依托的人格理想已訇然失性。然而,从知识分子身份到官员身份的蝶变之后,却又伴随着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