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辛亥革命在新疆的胜利和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了辛亥革命在新疆的胜利和失败。文章认为,20世纪是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走向富裕、民主、文明的世纪。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位伟大人物。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巨大风暴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掀起了汹涌波涛,先后爆发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迪化起义和伊犁起义,在20世纪新疆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妥协性,不愿意依靠和发动广大工农群众,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而辛亥革命后的新疆,在杨增新的高压统治下,并未能随着历史潮流前进。终杨增新统治之世,中国革命运动对新疆没有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新疆历史的悲哀。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不仅为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奔走呼号,而且对占人口半数的中国妇女也极为关注,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妇女解放运动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在政治、经济、思想、国际意义等方面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这四个方面谈及辛亥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长期曲折的革命斗争,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怎样?人们对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少。建国以来,一部分史学工作者曾进行过探讨,认为马克思主义早在辛亥革命以前就在革命党人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间开始介绍、研究和讨论。但是,当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很肤浅,甚至附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中国的实际传播以及运用的过程中逐渐与中国的社会国情相结合,继而实现了改造,使其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在建设以及革命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解决。相关史实现实,在我国的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辛亥革命在爆发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一、辛亥革命位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周川 《大学教育科学》2011,(6):66-69,104
中国近代兴起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与辛亥革命具有思想上的相通之处,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的阵地,并且为辛亥起义做出了直接的贡献。辛亥革命的胜利,以一系列高等教育法规的颁布以及北京大学的改革为标志确立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雏形,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欧风美雨中兴起。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几经挫折,资产阶级的强国富民之梦破灭。学习中要注意在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眼于影响因素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由此把握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期间,中国近代海军在多种内外原因作用下,举义易帜,不仅从大清海军转变为民国海军,而且对辛亥革命的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运动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政治和社会改造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社会出现了民主共和的新局面.本文从辛亥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变化的角度来阐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在南洋的革命活动包括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募捐革命经费、策划指挥国内革命运动、组织华侨参加国内武装起义等。由于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使南洋曾一度成为辛亥革命的指挥中心和补给基地;在财力和人力方面南洋华侨给辛亥革命以巨大的支持;辛亥革命对南洋华社在思想、文化和政治上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变形的花轿与走样的棺木——二十年代中国现代乡土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民风民俗表现着民族精神.民俗中的婚娶、丧葬习俗更是民族文化精神蕴含深刻的载体之一.民俗产生于土地,又反映着母体的发展变化.本文欲就二十年代中国乡土文学中的民俗现象尤其是婚丧民俗从其作用和美学价值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引起人们对于民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辛亥革命运动中,中国妇女积极投身革命,屡建功绩,并开展了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争取妇女各种社会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辛亥妇女运动随着民主革命的形势大起大落,显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都将经历一个复杂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家,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辛亥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家,孙中山虽创造了一套社会革命理论,并以之指导革命,但他在革命对象、领导力量和革命动力以及其革命程序论都存在着局限性,对辛亥革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革命程度及革命影响大打折扣,并论述了其社会革命理论的局限性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给当代中国社会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不能孤立地看待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它作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完整过程。应以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作为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1913年"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作为结束的标志。辛亥革命前后坚持斗争20年。  相似文献   

15.
以"表现革命来龙去脉"为主题的《三家巷》在"十七年文学"及其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一席,但从作品中的民俗描写这一视角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三家巷》中大量、丰富的风俗描写一方面成为我们领略岭南民风民俗、物候性情和文化意蕴的一把钥匙,另一方面又在建构文本的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拟从四个层次,由浅入深地探讨《三家巷》中风俗描写的作用及其留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治特点和文化特色。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中的主要领导者,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的观点,首次界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这些结论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不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是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主主义革命和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称谓变化。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将自己所从事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也一直根据国共关系的变化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不断更新对辛亥革命现实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民俗是民众日常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各地区的百姓生活习惯、道德取向,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有一些传统节日正逐渐消失,也出现了一些伪民俗、新民俗。传承中有变化可能正是民俗的生命力所在。透过江南名城常州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的行为层面,可以追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心理渊源,挖掘节日习俗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列宁、斯大林有关十月革命和民族与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两点深刻的影响:第一,为把中国民主革命划分为新旧两种类型的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为判断辛亥革命是软弱的资产阶级领导的失败的革命提供了理论前提。在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间,在革命意识的支配下,共产党人大多对辛亥革命抱持批评态度。他们的批评意见,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价值标准。这些看法,有合乎历史实际的性质,又带有根据革命形势需要,提出新的任务,指示新的方向的性质,从而与史学研究中的学术评价标准有相当差异。必须注意提高理论修养,科学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看法,而不能照搬。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般认定辛亥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它有成功之处,又是一场失败的革命,这样的总体评价基本没有改变。笔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转折的关键,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独立、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开端,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标志,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辛亥革命失败论,应该进行必要的甄别和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