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天子传>重见天日的轰动效应及其神话化,反衬出西王母、东王公神话相对衰落.随后道教将西王母、东王公纳入其创世神话之中,遂使西王母、东王公逐步复兴.五代隋唐以来道教南北支的融合最终使西王母、东王公的神格、神通实现了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汉画像石的西王母与东王公图像在结构上呈对偶造型,西王母图像多数位于墓葬或祠堂的右方,而东王公图像则处于东方。该布局的方位模式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现代科学绘图学表述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位图示迥然有别。以西王母图像为代表的方位模式为神话宇宙模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神话及图像中,其生成时间可上溯至史前时期。催生此种神话宇宙论的主导性因素为神话思维,它是史前时代普遍存在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3.
郭璞阐释《山海经》把伦理道德、政治历史等内容注入进去,将神人中的高级者演绎成圣人式的远古帝王,实现"神话历史化"的解读;还将道教"长生不死"思想嫁接过来,使具有自由变化能力的神人演化为自由飞升、长生不死的仙人,以此实现"神话仙话化"。  相似文献   

4.
道教器物属于中国传统器物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它们的创制经历了对前道教时期世俗性器物的继承与改造,并融注道教神学思想的过程。虽然道教器物渊源有自,但是道门喜好神化道教器物的来源,常常称它们源自于天地之初,宇宙未开之时。我们看到,道教器物中凝结着传奇性事迹与史迹,收纳有丰富的道教神话内容。同时,它们熔铸有厚重深沉的道教哲学理念,因此,道教器物又是道教思想理念的物化书写。其次,道教器物也是高道之崇高神权的象征,它标识出道门人士在天地人神之间的独特地位。道教器物含摄着道门人士虔诚的信仰精神和艰辛的修道历程,向整个社会传递出道人修道生活的丰富讯息。最后需要提及的是,道教器物一直以鲜明感性的形象引导着广大民众走近道教、亲近道教,因而道教器物是最直观通俗的道教宣传文本,其中蕴涵的宗教文化精神丰富而繁复。  相似文献   

5.
程群 《文化遗产》2014,(1):119-128
道教器物属于中国传统器物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它们的创制经历了对前道教时期世俗性器物的继承与改造,并融注道教神学思想的过程.虽然道教器物渊源有自,但是道门喜好神化道教器物的来源,常常称它们源自于天地之初,宇宙未开之时.我们看到,道教器物中凝结着传奇性事迹与史迹,收纳有丰富的道教神话内容.同时,它们熔铸有厚重深沉的道教哲学理念,因此,道教器物又是道教思想理念的物化书写.其次,道教器物也是高道之崇高神权的象征,它标识出道门人士在天地人神之间的独特地位.道教器物含摄着道门人士虔诚的信仰精神和艰辛的修道历程,向整个社会传递出道人修道生活的丰富讯息.最后需要提及的是,道教器物一直以鲜明感性的形象引导着广大民众走近道教、亲近道教,因而道教器物是最直观通俗的道教宣传文本,其中蕴涵的宗教文化精神丰富而繁复.  相似文献   

6.
满族神话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与其自身的多元宗教特征不无关联。它不仅与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笃信的萨满教存在密切关系,而且还吸收了佛教、道教等宗教的文化元素与思想,形成了多元宗教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内传》很明显是在《博物志》与《汉武故事》等记载的汉武会西王母故事的框架上加工完成的,但比较前两书中的西王母传说,它有如下几点变化: 1.西王母的形象开始具体化。从《博物志》与《汉武故事》中我们均看不出西王母的具体形象,但在《汉武帝内传》中,王母乃是一个"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美丽少妇。 2.王母侍女的名称也具体化了,而且出场人物也更加丰富。在以前的传说中只是提到王母有玉女夹驭,王母使者也未知其名,但在《内传》中,我们知道,西王母的侍女有王子登、董双成、石  相似文献   

8.
家族影响、近侍蛊惑、追求长生等因素,使明世宗(年号嘉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崇奉道教的封建皇帝。他重用道士,身体力行道教方术,使佞道之人平步青云,这对个人、朝廷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家族影响、近侍蛊惑、追求长生等因素,使明世宗(年号嘉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崇奉道教的封建皇帝。他重用道士,身体力行道教方术,使佞道之人平步青云,这对个人、朝廷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牛僧孺《玄怪录》的定数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怪录》不仅是一部带着浓厚道教色彩的幻想小说,而且是一部浪漫的唐代神怪类小说。虽 然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作为政治理念,但唐代初期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崇尚道教,开始树立、推崇 与皇帝有相同李氏姓氏的老子。这样自然使道教在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得到发扬光大。所以,出现了反映这 种社会倾向的《玄怪录》一书。 尽管牛僧孺升到了宰相的官职,但是《玄怪录》中还是强烈宣扬阴司主宰人世间的一切事物的定数论, 并且把道教作为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来推崇。其理由是汉末以后道教吸收儒家、道家、阴阳家、佛家等思想并 将其相融合的缘故,从而使它具有了更广泛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北京白云观坐落于北京市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道第一丛林。在这座道观的文昌殿内,笔者总共见到了11尊铜像。这批铜像制作精良、体量高大,弄清它们出于什么原因而制作,直至发掘神像背后所反映的时代信仰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覃岚 《当代传播》2012,(4):20-22
新闻的"习惯"似乎使之失去了意义,只有打破新闻给人们造成的"过度自动化"印象,才能寻找新闻与现代神话之间的"隐性"意义:新闻建构现代神话,是现代神话思维影响下的真实事实的认知与呈现;新闻论证现代神话,再现与隐喻的事实,遵循人人平等的规则;新闻扩大现代神话,融合一种集体的神话意识,使群体意识影响下的受众,表现可能夸张。  相似文献   

13.
张静 《文化遗产》2014,(5):104-110
木兰传说在古典文学、近现代影视、艺术等领域内的发展极为繁荣,形成三次创作的高峰,此外,木兰传说在湖北黄陂、河南虞城、安徽亳州、河北完县等地实现了地方化。其中黄陂的木兰传说自成体系,并与道教有着紧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道教典籍、口头传统三个方面。木兰及其信仰成为木兰山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经书保存了较为古老的木兰传说,并成为其流传和演变的重要媒介,同时道教深刻影响了木兰传说,使其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并演绎出独具特色的文本,而道教徒也成为保存和传播木兰传说的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14.
罗兰.巴特界定神话:"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措辞、言语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广告是一种神话——消费社会的言说方式。广告神话是一个指向外在美好世界的意义系统。它需要信仰而非理性,需要人们为之付出"牺牲"。它既是神话又是一个使人变成消费者的方法。广告是反主体的言说方式,它不要人们向内检视自身;只要人们笃信它,通过消费获得来自外部的安慰和幸福感。广告神话因此永远是一个没有主体的消费神话。  相似文献   

15.
唐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追认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为祖,从而使道教与李唐皇室结成了特殊的紧密关系,道教在唐代受到统治者的极大尊崇。许多道徒得以供奉庭掖,随侍帝后,他们在从事经、教活动的同时,还出入宫禁,积极参预政务乃至政争,为帝后戚属所欣赏或倚重。他们中的头面人物和主要成员,多获赐紫衣师号,甚至出任各种俗职,受封官爵,在政治、经济上都受到帝室的优遇,荣宠无比,成为道教中的贵势阶层。这种制度成为唐代道教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神话学意义上的新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芳 《新闻知识》2006,(10):53-54
新闻就是神话的建构者(Newsisamyth-maker)①。新闻与神话从符号学的意义上看,一个为体一个为用,不可分割。神话是一种使现实自然化的方式。此神话非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神话传说,荒诞无稽之谈,而是经过罗兰·巴特定义过并详细解释的一种符号学体系,一种意指作用的方式,一种文本解读的方式,一种使现实自然化的方式。现代神话的作用方式神话既然是一种方式,那它究竟怎么运作呢?神话既然是一种符号学体系,那我们就从符号学的方式解释它。任何符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而神话就是建立在第一个符号学链上的第二个符号学系统。也即,能指和所指构成…  相似文献   

17.
道教方志最早出现于唐代,经过宋元的发展与完善,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地方志,道教方志是关于道教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宫观祠庙、道教人物、神异故事等方面的文献记载,体现了道教与方志学的共同成就。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所说的以上各种神话,组成了操纵系统的内容。现在让我们简略地看一看该系统的形式。使意识定型的两种手法 1、作为新闻报道形式的分割法用各种神话来控制人民。文化新闻报导机构悄悄地把各种神话塞进人民大众的意识之中,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操纵,这些神话的作用是很大的。由于传播神话的形式特  相似文献   

19.
靳瑜辰 《东南传播》2016,(12):72-74
由于罗兰·巴特的经历,其作品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神话学》的诞生使巴特名声大噪,他对大量的事物进行了分析并写成文章,将神话视为是一种言说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展开阐述。罗兰·巴特创造性的将索绪尔的符号系统二度适用,呈现出一个结构化的神话体系。在《神话学》的写作过程中,巴特在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保驾护航下,逐渐找寻出语言学、符号学的解释方法,并最终以语言学的方式呈现出总结性的文章《今日神话》。虽然,巴特的神话方法论还存在部分局限,但他却拉开了解神秘化的序幕。"今日神话"在现实生活中仍大行其道,但又是难以避免的,人们应学习巴特的视角,解救自身于"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西方人文运动怀腹中诞生的神话学,于十九世纪末在中国与西方文明的碰撞(即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中外文明大交汇)中传入中国。二十世纪初,在西方人类学、神话学的激活与启示下,中国的神话意识开始苏醒,先驱们在本土进行了神话初探并建立了中国神话学。中国神话学的诞生历程,是近代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碰撞中曲折走向新生的一个缩影。一个多世纪以来,神话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二十世纪20年代初,茅盾为该主题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文化格局发生了新变,"中西"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文化/文明关系。随着这一世界文化格局的新变,"中希神话比较研究"随之成为中国神话学的"显学",从而使该主题的研究走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