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审美的自然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审美的最高境界.由于生命境界与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认识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表现为亲和之美、并育之美与无言之美三个审美认识层次,但是这并不代表自然境界本身的特征.审美认识的自然境界由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日益沉沦的趋势.这是值得反思的.  相似文献   

2.
伍建平 《成才之路》2012,(10):35-35
正诗歌是文学的骄子,是文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文学形态和强烈的美学魅力——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引导着人类走向崇高的精神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亦如此。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光影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而白墙落影是其独特的表现之一,它是大自然以墙为"纸"、以光为"笔"创造出的一幅水墨画。如今光影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建筑等艺术设计领域,但为何光影能够给人们以审美的视觉享受?其美学内涵到底为何?本文试图从光与影的释义、光影的功能性及艺术表现出发,以"白墙落影"这种具体的光影现象为例,分析其对立统一之美、虚实境界之美、空灵之美、写意传神之美等几方面的审美内涵,以此指出光影并非只是一种光学现象,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的视觉欣赏而形成一个虚实相生、富有生命律动感的、形而上的诗性空间。人类自身正是通过这种理性的观察和感性的想象的相互交织,而与外在世界相互交融和谐,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大美审美是中国自然审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大美研究离不开大美审美主体的研究,大美审美主体意识的研究是大美审美研究的基础。在具体的大美审美活动中,其主体意识主要包括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价值观念。审美主体的时间意识是大美审美主体赋予审美对象的一个新的维度,它使得大美成为时间维度上的存在物并在时间维度上获得了意义;审美主体的生命意识是时间意识在审美主体个体方面的特殊表现,是人生短暂与时间无穷之间不可缓和的矛盾在主体方面的反映,在情感特征上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因自身无法与大美相较的生命短促感而来的审美悲情;审美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了审美主体意欲克服时间无穷与生命有限的矛盾、把外在于人的无限时空与人的存在一体化的主观追求,在人生存在的虚空中注入与具有绝对价值和意义真实的大美相对应的个体价值,作为个体生命对抗生存空虚的保证。审美主体的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中国大美审美的重要因素,在对大美的审美观照中,这些主体意识最终表现为审美主体效法自然、追随自然的渴求和达致与天地合一、与日月同辉的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以德代美""以艺代美"现象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致使审美教育不能有效实施,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对审美教育内涵的误解.厘清审美教育的内涵,牢牢地把握现代社会所赋予审美教育提升人性和人生境界的历史使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童话意境是童话作家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的一种境界.童话的意境美是一种动态美、空间美、也是一种含蓄美,之所以产生如此美妙的童话意境是因为审美经验中的"移情"现象.而童话创作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开掘和创造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理念的存在论美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念与美的关系问题是存在论美学的重要论题。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理念与美有本然的关联。超越了主客二分的理念表征了一种审美境界,要理解理念就必须沉浸在审美境界中。也正因此,宏观上,理念所表达的价值如真、善、圣、说,都是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浸润,并都与美有关,都与美和而不同的并存着。美与理念的微观的关联是,美就是理念所表征的一种自由显现的境界,换言之,美在理念的自身显现。  相似文献   

8.
从美的规律的角度看,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美的境界,而美的境界就是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审美教育就是运用美的载体进行教育,所以教育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解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文学艺术的基本知识。审美教育必须选择美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教育引领。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是能够用潜移默化的方法,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其三是能够因势利导,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在审美观照中实现"异质同构",实现现在与过去、未来的连接,让受教育者立足现实,以与时俱进的态度面向改革、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是丰富丰盈的,它的"身体"里有许多宝藏:形象美、神韵美、空灵美、朴拙美、理趣美……它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激发我们的兴趣,提升我们做人的品位和境界,使我们产生情感共鸣,在审美愉悦中主动变得美丽。可现在有的课堂,文本被老师分析得支离破碎,没有美感可言。名师的课堂值得我们借鉴,如窦桂梅老师的没有"围场"的课堂,和孩子们围坐一圈,柏拉图式的谈话,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朗读、解句、拓展——于恬淡从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下半期,苏联优秀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均表现出追求一个共同的审美境界:和谐之美。即追求个体与群体、民族国家与人类世界的共生美;人与人的亲和美;人与自然的“谐振”美;自我心灵的崇高美。当代苏联文学的和谐美,具有全球性与未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提高中职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实施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成为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但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我个人认为,审美教育不应仅是教学手段的艺术化或者把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同于审美教育。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悟作品的意蕴美,体验作者美的情怀,让学生与作品、作者三者之间交流沟通,反观自我,检查自我,从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逐步使自己进入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庄子之"道"是对老子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将老子之"道"人情化、审美化,侧重于探讨人如何超脱现实与物的束缚,遨游于天地万物之中,追求精神解脱和自由的人生境界及其途径和方法。庄子主张"大美","大美"就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真美,是一种不着人为因素的原初之美,无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都处于顺应自然的自由状态,超越于世俗的美丑观念,是"道"的境界的形象化体现。  相似文献   

13.
运动休闲作为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它的审美本质就是主体在审美志趣引导下,发现意境.运动休闲的意境指在运动休闲中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运动休闲的意境美指休闲者成为审美者后进行自观,或整个运动休闲成为审美对象被他观,以运动形式中蕴含的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形",以康德美学范畴的审美愉悦为"导向",领悟意境,实现运动休闲向美学的语境转化,审美主体对意境进行观照后,体验或领会到的借助于运动休闲的意蕴和情调隐喻的美.运动休闲者把握契机成为审美者,发现美的意境,领会和感悟优雅的情调与情调.实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4.
“美是和谐”,“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化”,按照这些美学观点来审视教育管理。可发现教育管理也具有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在教育管理的产生上表现为发生美;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表现为过程美,又可分为运行美和对象化美;在教育管理的目的上表现为目的美,又可分为效率美和人性美,其中人性美又为表层美(教育)和深层美(受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运动休闲作为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对象化活动,它的审美本质就是主体在审美志趣引导下,发现意境.运动休闲的意境指在运动休闲中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运动休闲的意境美指休闲者成为审美者后进行自观,或整个运动休闲成为审美对象被他观,以运动形式中蕴含的身体美和运动美为"形",以康德美学范畴的审美愉悦为"导向",领悟意境,实现运动休闲向美学的语境转化,审美主体对意境进行观照后,体验或领会到的借助于运动休闲的意蕴和情调隐喻的美.运动休闲者把握契机成为审美者,发现美的意境,领会和感悟优雅的情调与情调.实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6.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既符合客观规律,又体现了人的意志,是真和美的统一。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的美感。数学教学就应该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作为审美对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体验  相似文献   

18.
简论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9.
"美"自古以来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更成为情境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不止一次的提出:"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数学的美是深邃奇艺的,数学的美是灵动突变的,数学的美是简洁和谐的,数学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把数学的美带进课堂,充分地展示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美,欣赏数学的美,进而从心底里喜欢数学,亲近数学,研究数学。在此,将情境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道两家都追求乐的心灵体验和人生境界,至宋明,人们对乐的把握已明显见出儒、道合流趋势,乐是一种恬静的的中和性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超越性的生存体验,深沉的本体性的生命体验,乐与美的关联是全方位的,它对美的形象的形成发挥基础作用,并且对应于美的形象的构成,还规定着美的特定形态,是严格意义的审美(优美)感。审美活动指向生存的自由和生命的圆满,即是指向理想、指向乐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