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快乐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及实践进行理论解读,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普通高校公体课程"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命名为"苦乐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体育运动的特征、体育课程的特征、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贯彻"快乐体育"思想和"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强调有针对性地传授体育知识、观念、技能,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经教学实践检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运用生态学原理反思高校体育问题,从师生的生态体育意识、政府行为、社会体育环境、体育教育资源四个层面剖析高校体育面临的生态危机。根据体育的特点和生态学的观点,提出促进高校体育生态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对学校体育教学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化体育教学环境由物理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三大要素构成,用生态的眼光来审视体育教学环境,有助于树立一种和谐理念,使体育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下大学体育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荣 《山西体育科技》2007,27(1):40-41,57
目前我国正围绕着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刻认识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是当前体育教育的根本要求。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主张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人本主义教学的本质要求。本文从体育教育观念、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以及建立体育学习中新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对素质教育中高校体育教学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为了能够改善体质健康,预防社会文明病,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兴概念,生态体育便是其中之一。生态体育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人、体育、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基本关系。将生态体育的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生态化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更新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同时也可以促进当代青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甚至使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多措并举,逐渐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态系统,建设高校体育生态化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使当代青年学生一边接受良好的体育教学,一边实现生态化的锻炼目标,从而全面提高生态化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效率。该文主要基于休闲视域,探讨生态化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教学实验、问卷调查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基本出发点,从体育教学俱乐部、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竞赛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认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适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普通高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进一步促进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为切实实现体育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作用,提供有益借鉴。建议: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8.
课程意识包含着教师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反映,支配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方式。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要求作为具体操作者的一线体育教师,要用对体育课程的全新认识,将体育课程的全新理念,去指导教学行为,达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应有的价值。一、什么是体育课程意识体育课程意识是体育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反映。它包括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本质、体育课程结构与功能、体育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  相似文献   

9.
彭嘉琦 《体育博览》2011,(7X):131-131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对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做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了许多突出问题,如决策层缺乏改革创新意识,新课程教学理念缺乏现实性,"终身体育"理念并未实质性地落实到高校体育课程中等。  相似文献   

10.
社区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及其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区体育生态化包括物质层面、体育行为方式及组织制度、社区人的体育价值观等三个层面。社区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普及生态意识,建设适应不同人群、具有社区特色的体育设施网络系统,加强社区生态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探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认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根本目标;明确学校体育各学段的体育目标和内容,强调其连续性和衔接性,形成一体化体系;重构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改中创新教育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新教育”是一项教育政策,更是教育实践的要求。体育教改中,我们把创新视为抽象的“创新精神”,“创新政策”,却没有能从体育教学环境的营造、体育教师的在职提高和适应新的教改的业务培养、体育教材的改革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加以有效落实。为此,作者从3个方面分析了体育教改中的创新教育问题,即:“创新教育的实践性;体育创新教育的早期化;体育与人的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科研论文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周红萍 《体育学刊》2005,12(2):140-14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CNKI)为工具,对1994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主要研究领域的体育教学、体育课、体育师资、体育教材、体育评价、学校课外体育和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等7个方面进行检索,对典型资料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学论文数量最多,涉及面广,观点百花齐放;体育课研究的类型、结构、组织、评价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论文向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要求发展;体育评价论文向人性化、综合化转变;体育教材研究呈滞后状态;课外体育研究与社会体育接轨不够;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显得薄弱。  相似文献   

14.
李淑红 《体育学刊》2004,11(3):142-144
通过对匈牙利高等教育中体育教育的经费来源,体育教育的任务、要求、教学实施,体育俱乐部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明确体育教育目标和宗旨;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多渠道筹集体育教育经费,多方式实施体育教育,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体育落实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是教育的门类,体育落实素质教育首先应对教育的定位应有正确认识.从教育的宏观意义上来讲,具体到任何一门教育的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从人类文化财富中选择、整理、调整和重新组建而成的,竞技运动作为人类运动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和传递作用,符合教学论的基本要求,从教育理念出发,体育贯彻素质教育可以从身体性认识的学习方式着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及整合的理念与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结论:“制度课程”与“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根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和体育课程的创生;“体育课程教学”,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教学事件,是促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理念;理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促进体育课程论专家与体育教学论专家的平等对话、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是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问题与体育教师的生存状态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而体育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分析体育教师生存状态与学校体育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体育教师发展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万海英 《体育学刊》2003,10(4):87-89
论述了体育教学与运动教练的区别,体育教学的基本点,完善人体的手段、方法,终身体育的含义,终身体育与身体教育的关系,终身体育与身体娱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我国20年基础教育体育新课改中的若干认识问题,包括体育新课改是健康与技术之争、是唯兴趣论、对现实问题的把握和分析存在认识偏差、缺乏理论和实践基础、模糊了课程目标、缺乏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否定教师评价和结果评价、否定教师教育的主导地位、出现1条错误的问题认识和解决链条等10个方面,对其进行回应,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庆平  李华  陈华东 《体育科技》2012,33(1):146-148
通过调查研究、实验、分析总结,从增加开设新型运动项目、整合重组综合性体育课程、创新体育特色课程与精品课程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大学体育课程,并探索与实践体育课程"1平台+2模式"的教学模式。该建设模式能适应招生规模扩大的学校"由规模转内涵发展"的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效果得到较好的改善和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