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近代民族复兴思想,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振兴中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宪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内涵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的内涵日趋丰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与路线图逐渐清晰,实现路径和方式日益明确,逐步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从概念史视角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内涵的历史演进,对于分析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脉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康的历史渊源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上个世纪末,各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相似文献   

3.
总体上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较高水平的、全面的、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从“总体上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前提下,解决好制约小康社会建设的三个“瓶颈”。  相似文献   

4.
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几代领导人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从毛泽东提出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目标,到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并制定百年图强发展战略,再到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使民族复兴的目标一天天地清晰起来,并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纠正错误的基础上,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将这个目标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小康”,那么何为“全面小康”?它和我们八十年代末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本从“小康”入题,简单阐述了“小康”的来源及历史意义,以及我们国家现阶段提出的“小康”的特殊含义,然后重点论述了“全面小康”,它是惠及全民,更高水平的小康,有着它实现的现实基础,以及在现代条件下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多年的奋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合作为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清晰规划了未来发展的蓝图。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比较,水平更高、内容更广、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7.
课业负担是减负系统工程中的核心概念,然而长期以来对课业负担概念界定的模糊及失衡,也是造成减负运动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本文旨在考察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概念的演进,并从政策、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三个维度剖析其中所关涉的课业负担内涵,以期对课业负担概念的规范及使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成人教育概念是成人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和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成人教育概念呈现不同特点。通过归纳和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成人教育概念,分析其内涵演进,从而有效地把握成人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进入网络时代,独家新闻理论与实践有了新的内涵。历史地看,独家新闻先有其“史前时代”,而后进入它的“纪元时代”。“纪元时代”的独家新闻,一是“争时”,二是“找料”,三是“挖室”。 网络时代的独家新闻继续其历史演进之势,主要成于多点位地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独家新闻进入网络时代,弱化其当初的原始性与纯粹性,强化了特色性与智识性。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和支柱。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当成人教育面对外部环境改变时,自身积极主动地在整合与创新中探寻发展之路。六十余年来,成人教育适应我国教育外部环境的改变,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职能,推动自身的变革和创新。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演进表明其明显的价值取向是从坚持成人教育的工具价值到强调成人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作出的新的定位,它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我国现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论小康社会的国民素质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民主政治、国民素质、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在这四大奋斗目标中,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现代化水平。为此,必须树立“以国民素质为本”的小康社会新理念,建立适应小康社会发展的国民素质结构,建构国民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科技素质、民族精神素质、民主法制素质、生态环境保护素质、诚信素质和学习素质八大国民素质教育新体系,制定国民素质发展指标体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习可以改造未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我们要缩小差距,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点选择是增大有效供给。本文就增大有效供给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的基础地位的理论依据、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增大有效供给的途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得以逐步实现,同时,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全面的小康社会得以更快实现。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摆脱自然和社会的种种束缚或压迫、不断增强命运支配能力的过程 ,它主要表现为人的自主性、独立性的不断增强和个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 ,使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本深刻地阐述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内涵,明确指出总体小康是一种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两的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立足全局、锁定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必须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经济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基本的目标,而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并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世界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当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时期 ,在这一重大的历史紧要关头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 ,准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内涵、本质及发展趋势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国内经济成分、阶级阶层的新变化,对世界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