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周恩来同志这一精辟论断,应该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一条不真实的新闻,无论一时能引起多大轰动,无论多么引人入胜,终究是要出丑的。一条新闻部分失实,不但会抵消这条新闻本来的价值,还会带来一连串不良后果。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即使在某些细节上失实,其结果往往不是“白壁微瑕”,而是使作者和有关的人象吞了一只苍蝇那样难受。真正有生命力的新闻,是经得住实践和时间考验的真实新闻。报道失实,会伤害被报道的单位和人,更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时期,报纸上失实的报道时有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报纸的威信,也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不久前,由新华社播发,全国多家大小报纸、电台,包括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峨眉山摄身崖五彩蛇群遍山梁,特大蚯蚓长似蛇,林海漫漫如迷宫”的“奇闻”,是这些失实报道中最为突出的一例。现已证实,这完全是一条胡编乱抄的“奇景新闻”,虽经更正,但它的恶劣影响已经造成。不少读者来信,严肃地批评通讯社为什么播发、报纸为什么刊登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新闻失实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甚至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时期,报纸上失实的报道时有出现,严重地影响了报纸的威信,也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不久前,由新华社播发,全国多家大小报纸、电台,包括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峨眉山摄身崖五彩蛇群遍山梁,特大蚯蚓长似蛇,林海漫漫如迷宫”的“奇闻”,是这些失实报道中最为突出的一例。现已证实,这完全是一条胡编乱抄的“奇景新闻”,虽经更正,但它的恶劣影响已经造成。不少读者来信,严肃地批评通讯社为什么播发、报纸为什么刊登这类假报道,指责记者的欺骗行为。读者的批评是尖锐而又十分正确的,它又一次向新闻界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应该引起严重注意。  相似文献   

6.
“史上最毒后妈”、“纸馅包子”、“中国将抛售美元”……最近一段时间,一条条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向新闻真实性和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制止和防范新闻失实,成为摆在新闻界一项刻不容缓的严肃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求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业内人士皆知的道理。但在实际上,由于采编环节不认真而使报道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一类失实,仅仅是因为使用数字不慎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新闻失实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甚至以讹传讹,损害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且可能引发新闻官司,并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有资料表明,在近10年我国发生的近干起新闻官司中,因新闻事实失实引起的占80%,且大多以败诉告终。可见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新闻失实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不仅会误导受众,混淆视听,甚至以讹传讹,损害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且可能引发新闻官司,并可能承担败诉的后果。有资料表明,在近10年我国发生的近千起新闻官司中,因新闻事实失实引起的占80%,且大多数以新闻单位败诉告终,可见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尽管新闻失实的始发原因,多数在外部、在通讯员,但关键是在编辑部本身。这是因为,编辑部掌握着来稿的“生杀大权”。来稿经过编、审这两关,作者的东西就成为读者的东西,社会的劳动就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现场新闻以其真实可信的现场感而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它要求作者一定要深入新闻现场,把所见所闻真实生动地记录下来并再现给受众。但是,在实践中,现场新闻失实的情况还时有发生。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间接现场不能替代直接现场大部分新闻事件发生突然,而且持续时间短暂,作者不可能事事都能及时赶到现场,往往是作者赶到现场时,事情已经结束,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了解事情的经  相似文献   

12.
仔细阅读《新闻记者》评选出的"2012年度十大假新闻"就会发现,这些假新闻的出笼,大都是因为记者在采访时没有认真核对事实造成的。如位列第二条的假新闻《广电总局解释〈泰坦尼克号〉裸戏被删》一文声称:《泰坦尼克号》3D版将上映,其中露丝全裸露点的镜头已被删掉。甚至,《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信以为真,真是把玩笑开大了。认真分析这条假新闻的传播过程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媒体在发布这条"新闻"时,都没有承担起核对证实的责  相似文献   

13.
2003:打造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三贴近”诠释了“媒体公信力”全新内涵,首先就在于它强调了媒体公信力要始终建筑在群众利益之上,建筑在媒体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上媒体公信力时刻经受着现实的考验,媒体一旦背离了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其公信力必然受到伤害媒体打造公信力的手段很多,其基本原则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基本目标是增强媒体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媒体的报道权本来是作为公众权利的一种体现,媒体一旦拿这种公众权利与金钱交换,事实上就是一种“权钱交易”。“有偿新闻”只要存在,媒体就不可能有公信力可言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一年,对广播媒体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电子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广播媒体不仅要面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竞争,还要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挑战。广播媒体如何树立权威、可信的媒体形象,提高舆论导向力,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建设和谐社会风尚的重要推动力量。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进取、创新,不断地增强广播媒体的吸引力、感染力,树立媒体品牌,才能提高广播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张葵阳 《新闻窗》2007,(2):72-73
财经媒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兴媒体。数十年间,财经媒体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纵览财经媒体的风云变幻,我们会发现,少数财经媒体之所以长盛木衰,除了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公信力的影响,而部分媒体不温不火,甚至昙花一现,也恰恰是因为缺乏强大的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真实性与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万胜 《青年记者》2002,(12):20-21
“真实性,是报刊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的报刊要得以生存,就必须着力夯实“真实性”之基。但是,当我们审视新闻媒体自身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如何时,不得不承认有一些令人尴尬而又无法回避的诘问。(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使得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7.
牛妍 《声屏世界》2021,(12):41-42
新闻是记录社会现象,反映人民诉求的一种文体.新闻需要根据事实进行写作,而绝不是根据某些人的期望.新闻工作者应该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维护人民的利益.然而,当今社会却存在着新闻寻租现象.该现象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及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常河 《新闻世界》2008,(9):27-28
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同职业生命。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真实性越来越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使得媒体应有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9.
焦雅奇 《新闻窗》2012,(3):93-93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闻记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媒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而屡禁不绝的假新闻不仅违背了基本的新闻道德,也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假新闻所表现出媒体公信力与新闻职业道德与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从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新闻道德的不良现状,其具体特点表现为:报道跟风,群体造假;新闻寻租,追求不正当利益;“把关人”作用降低,影响事件进程;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更正、道歉不及时;新技术造假严重。  相似文献   

20.
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闻单位之间、个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无疑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与新闻人才的迅速成长是大有好处的。但由于有少数单位和个人不能正确对待这种竞争,采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致使失实报道近几年来在新闻传媒上不断出现,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为总结经验教训,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发挥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现根据《新闻记者》、《中国报刊月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和《新闻与写作》等报刊上所披露的在我国新闻传媒上出现过的一些大的、有代表性的失实报道,究其失实的原因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