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当代学史的叙述中,“十七年学”的命运可谓几经沉浮。在政治激进化的时代,它连同“革学”一起几乎成为了学史叙述的唯一聚光点和兴奋之所在。可是随着1980年代对当代学与政治关系的反思,在回到“学自身”口号的询唤下,企图摆脱当年政治运动强加给学的种种清规戒律之后的学叙述,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越来越不屑一顾。这种建基于西方启蒙话语的学史叙述以服膺政治、否定个性为由,认定这一时期作品是政治的附庸,没有什么学价值。于是,“十七年学”一度被逐出了学史的讲堂,它似乎已湮没而衰蜕成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漂浮的诡异的盲点。但盲点并不等于空白和虚无,它如同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总是缠绕着曾经受其激荡、为之亢奋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次日《人民日报》转载,此后在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那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矛头直指“两个凡是”以及它所维护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真理标准讨论的最大意义,就是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大的意义,就是开辟了党的历史的新时期,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真理标准公开的大讨论虽然起端于“革”结束后的1978年5月,  相似文献   

3.
本对中国阳明学在日本的传人——中江藤树儒佛融合的思想作了系统论述。通过考释中江藤树的“明德”观、“意念”观来探讨藤树本人的思想及与中国阳明学的异同。指出中江藤树的儒佛融合思想是形成日本民族“共生意识”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共生意识”具有化解人类冲突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中华化对日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状态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或理念,最初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到90年代中期,已开始渗透并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者的频繁话题。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词汇意义的绝妙解释。2001年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社会环境给我们的启迪以及中国经历13年“入世”谈判最终进入WTO的事实表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它无情地、直接地、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经济以及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代西方学者认为全球资本主义理论观点的基本思想是: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6-77
2011年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呈现出更为分化也更为扩展的格局。其中的主要动力,来自对日益复杂的当代生活的回应。在文艺学领域,无论是向“文化研究”视野的开放,还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讨论,以至同绕朱立元等学者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研究展开的论争,都可谓新世纪以来学科自身调整的重要努力。  相似文献   

6.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看来,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注重“德行”,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此处把“文”排在了“行”的前面.与《学而》篇顺序显然矛盾。  相似文献   

7.
于光远 《寻根》2003,(4):88-91
我注意到“姓氏学”这门学问,倒是有许多年了。但从自己不注意到注意“姓氏学”还是有一个过程。我想不妨把这个过程讲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8.
梁涛 《华夏文化》2003,(3):23-26
一《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是孔子陈述自己心路历程的重要言论 ,而其中“知天命”、“耳顺”等向来是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对于“知天命” ,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宗教的 ,认为天命即天之意志和命令 ,如有学者说 :“我们可以说‘知天命’也就是知天的意志与定则而尊行之 ,这自然是主观与客观相互融合的知识 ,亦为行为的起点。故‘知天命’即应‘畏天命’ ,‘畏天命’就是随时谨慎小心 ,在行为上多作检讨。”①但如果这里的天是指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天 ,那么 ,它显然不符合孔子的原义 ,因为此一内容的天命是《诗》、…  相似文献   

9.
在东江上游粤东北客家山区,“东坡腿”这道名菜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东坡腿”的得名相传与北宋时期大学家苏东坡有关。苏东坡不但是个学泰斗,据说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对饮食化很有研究,善于用普通的食物创成鲜美可口的菜肴。这些菜肴随着他的名气逐渐广为流传,人们便以“东坡”为之命名,如“东坡肉”、“东坡鸡”、  相似文献   

10.
郭艺 《滇中文化》2005,(2):15-18
一位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化是灵魂。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化在三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其“灵魂”作用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与发展。有的学认为:经济运行产生的成果形成“硬实力”.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化就是“软实力”.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阎合作 《寻根》2003,(6):25-28
谈孔子的义利观,得先说说孔子的行学。行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学说。荀子说:“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行学,就是礼仪学。先说什么是礼。千百年来,人们对礼的认识,只是很浅层次的。因而,中国虽号称礼仪之邦,道德水准却不敢使人恭维。很大原因是人们对礼认识有误。礼的出现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逐渐规范形成的。礼不是能随意制定出的,而是在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文明的传统里面。不管是朝代的更替,还是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转变,都不可能异想天开地另创一套礼。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换时如此,封建制向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体制转换时…  相似文献   

12.
古远清 《东方文化》2000,(3):108-113
“梁效”一类的写作组在“革”中呼风唤雨,推涛作浪,成了舆论界的太上皇,所谓“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这无疑是“革”中最引人注目的理论批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基本宗旨、历史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在新时期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指导各级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县文化部门应从学习“三个代表”,强化“四种意识”入手,认真抓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当好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中国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化热”。本通过对这两次“化热”的历史考察,认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连续和渐进的,同时说明化的发展是多元的和相对稳定的,并不存在单一的化形态和一成不变的化模式。指出只有在开放的化环境和竞争型的化机制中,各种化因素才能充分地交融、优化,新的化因素才会不断产生,化肌体才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究竟是匈牙利孕育了李斯特、裴多菲和茜茜公主。还是茜茜公主、李斯特、裴多菲造就了匈牙利?在这块令人神往的土地上,“匈牙利”更直接的象征是李斯特指尖下跃动旋律的灵魂依附,是裴多菲热烈吟诵并为之献身的“祖国”,也是茜茜公主婀娜多姿的身影和浪漫不羁性格的写照。踏着多瑙河之波,伴随李斯特的狂想曲,“匈牙利化周”来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6.
近来,“教育产业化”不光是一种时髦说法,还是一种正在雷厉风行地实施着的方略,虽说我们这个社会绝对说不上有雷厉风行的美德,虽说没见哪位“教育产业化”鼓吹解释清楚了什么叫做教育产业化。不过,从这两个月正迅速实施的高中、大学学  相似文献   

17.
公元2004年的1月,恰值中国农历甲申猴年的春节期间;而于2003年10月在巴黎开幕的“中国文化年”,此时运行也已3个多月了。在其开幕时段内,“中国文化年”各类项目,可谓精彩纷呈,好戏连台,致使“中国热”在法国境内不断升温,同时刺激着法国公众更加强烈的期盼——“中国文化年”继此之后,将有怎样的惊喜与震撼?伴随中国传统春节的到来,“中国文化年”的第二个高潮时段与中法建交40周年纪念日相约而至,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法国的国事访问,更将这节日的气氛和“中国文化年”的精彩,推向一轮新的高潮。巴黎市长德拉诺埃邀请北京市王岐山代市长…  相似文献   

18.
萧放 《寻根》2002,(4):18-22
“向王天子吹牛角,吹出一条清江河。”清江人历代传唱着这样一首创世古歌。清江位于长江南岸,地处鄂西山地,古称夷水。在中国上古历史上,清江是出川入楚的重要交通线,同时也是西北羌戎化向南流布的化中介带。  相似文献   

19.
“西道孔子”扬雄的大一统观与儒风在巴蜀的流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的化认同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本通过对扬雄的大一统观及其哲学基础以及儒风在巴蜀的流布的研究,阐述巴蜀化在秦汉时期融入中华大一统化的同一性进程和差异性进程,说明不同地域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在统一体中的交流融汇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共同体的主要特征。作认为扬雄是孔子思想在汉代传承的集大成。扬雄以中和精神为内核的关于“三”的创见,是大一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汉化统一进程在思维方式变革上的集中反映。它对巴蜀儒风的流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巴蜀成为“其学比于齐鲁”的一个全国性化重心。  相似文献   

20.
田探 《华夏文化》2013,(1):8-10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广义的“信”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古文献中出现“信”的频率非常高。它不仅是“四德”(孝悌忠信)之一,还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社会领域中对于“信”的贯彻,如君臣之间的信、官与民之间的信,如“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朋友之间的信,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夫妻之间的信、人与神之间的信,如“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等。“信”在这里表达出的是信任、相信、守信、信仰等多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