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这是距今31年前的事,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采访。1980年5月15日《河南日报》一版通栏发表了一篇本报消息,肩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主题是:刘少奇同志骨灰迎送仪式在郑州举行副题是:王首道、刘澜涛、王光美等同志乘专机前来迎接,刘杰、赵文甫同志随机前往护送。我和刘志章同志参加了这次全程采访。周淑丽同志拍摄了照片。  相似文献   

2.
《出版经济》2006,(2):63
对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刘少奇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派王光美到河北农村蹲点,直接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  相似文献   

3.
陈淀国 《档案时空》2007,(11):16-17
在天灾人祸造成的极端困难时期,刘少奇和王光美,于1961年5月3日,来到了湖南宁乡,回到了阔别近40年的家乡花明楼.就在炭子冲简陋旧居的泥屋里,度过了七个不寻常的昼夜.在这短短的七大里,少奇同志天天都是在群众当中聊天、座谈.5月8日这天,一大早,刘少奇和王光美,就从旧居农合走出,迎风踏露,沿着婉蜒曲折的山间小路,这家出,那家进,探望乡亲,访贫问苦,慰问浮肿病人……最后,来到赵家冲姐姐家里.  相似文献   

4.
刘源,1951年出生,刘少奇与王光美的小儿子.1966年刘少奇被打成中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在部队当兵的刘源被退回北京四中接受批判.1968年被拘押,后发配山西省山阴县插队.1969年"九大"后改为劳改.1970年两次入狱,同年押解回山西继续劳改.1975年病退回京,在北京起重机厂当工人.  相似文献   

5.
马明 《新闻世界》2008,(2):48-48
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的百余件国礼精品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在展览中,有一件国礼格外引人注目,它的背后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这就是1963年4月,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吴奈温赠送给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金镶红宝石首饰”。  相似文献   

6.
四女儿刘涛刘涛是刘少奇同王前所生的女儿,小名涛涛。在所有兄弟姐 妹中排行老四,但由于广面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去了苏联,所以在 家里是实际上的老大。 王光美曾对人讲,刘涛从小的时候就一直被当作最好的孩  相似文献   

7.
汤雄 《出版参考》2009,(11):25-26
用英语为路易·艾黎写了一分“保证书” 1967年,刘少奇、王光美夫妇被监禁后,他们的孩子千方百计地打听其父母的下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得写信给宋庆龄,求助于“宋妈妈”。信中说,他们现在被迫搬家,天各一方,一点也不知道父母的情况,希望“宋妈妈”能帮助他们找到父母,并能让他们看一眼。  相似文献   

8.
住进天华 1961年4月12日,正值“倒春寒”,春雨淅淅沥沥,刘少奇带上中央新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农业六十条)》与夫人王光美一道,没有乘坐湖南省委原已安排的高级轿车,而是向省委要了一辆苏式嘎斯69吉普车和一名工作助手,以工作队副队长(队长是湖南省委书记李瑞山)的身份径直来到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  相似文献   

9.
1953年,毛泽东主席批评中央有人"擅自发出文件".在1976年、1977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收入了这个经过删节的批示,编书的人还给此文加上了一个服务于当时政治需要的标题:<对刘少奇、杨尚昆破坏纪律擅自以中央名义发出文件的批评>,这是完全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此事究竟原委如何,王光美讲述了她所知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张家胜  王磊 《湖北档案》2007,(10):44-46
在“文革”期间,发生一桩诡谲怪诞的所谓“梅花党”案件。传言“梅花党”为美国中央情报局下属的一个秘密组织,而刘少奇夫人王光美与李宗仁夫人郭德洁等人都是它的重要成员。当年,有关“梅花党”的故事曾经广为流传.一些子虚乌有的“情节”还被写进手抄本小说《一双绣花鞋》中。江青等人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肆追查“梅花党”制造了大量骇人听闻的冤案。  相似文献   

11.
武科 《档案天地》2015,(4):21-24
从相识、相知、相爱到共同走过令人憧憬和希冀的"红地毯",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别开生面的婚礼更是在人们心中珍存。西柏坡——太行山区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解放战争时期,因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的先后到来,使这个原本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战斗和生活在这里的工作人员,也把感情硕果收获在弯弯的滹沱河畔。滹沱作证,许多新人在西柏坡喜结良缘,刘少奇、王光美夫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深秋,王光美因病在北京去世,走完了浸润着美丽与艰辛、掺杂着传奇与悲壮的85年人生之路。 这一天,到北京八宝山公墓送别的队伍中,有80多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每个人手持一支白色菊花为王光美送行。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的剩鸡块刚进北京那几年,中南海有好几家自己不开伙,都吃食堂。比如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陆定一等家庭。这个食堂就设在西楼大厅里,叫特灶。当时,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子恢、饶漱石等各大区  相似文献   

14.
同志,你问我是怎样和刘少奇通起信来,又怎样成为刘少奇同志的“农民通信员”的?听说还要登报,好吧,那就让我把锁在喉咙眼整整十几年的心里话,原原本本地倒出来,让远近乡亲们都看看,刘主席和咱泥巴腿到底是啥感情!  相似文献   

15.
论刘少奇新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新闻思想特色鲜明,富有创见,自成体系,务实开放,乃国之瑰宝。我试将刘少奇新闻思想的特色概括为“四性”:(1)独创性──独家见解,不人云亦云;(2)系统性──自成体系,不零零碎碎;(3)务实性──讲求实际,不尚空谈;(4)开放性──面向世界,不故步自封。刘少奇新闻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新闻的基本理论方面,刘少奇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挥、补充。同时,刘少奇又有独家见解。他的新闻思想自成体系,论及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主要方面,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刘少奇新闻思想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的理论家,也是宣传家、鼓动家。他的一生,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读者,善于从报刊中了解社会动向,汲取知识;他又是作者,善于通过报刊抨击反动腐朽势力,批评不良倾向,指导革命斗争;他更是报刊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体察报刊工作人员的辛劳,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写作,支持和关心过许多报刊的创办和发展。刘少奇同志对我们党的报刊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同志生前非常关心党的新闻事业,有过多次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他的关于新闻工作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把它当做一份宝贵财富继承下来,并且把它发扬光大。在学习和研究刘少奇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思想的时候,我想向大家介绍刘少奇同志关于在报纸上有领导地开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次讲话。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说:中央调我回延安。我走了没有问题。在饶漱石同志、陈军长领导下。许多同志一定能团结一致。努力工作。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刘少奇为政委,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由于邓子恢长期在安徽工作.饶漱石代理政治部主任。5月20曰.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中央东南局与中共中央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时成立华中军分会.刘少奇今后任华中局副书记兼华中军分会书记.饶漱石担任华中局副书记兼华中军分会常委。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不仅在农业上而且也想在工商业上探索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子。1956年的一个晚上,他会见了80位上海工商界的头目——民族资本家。会见后,毛泽东改造私营工商业的策略形成了。他问刘少奇和周恩来:“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三十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接触了不少党、政、军要人和社会名流,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同原国务委员、现中顾委常委张劲夫同志在稻香楼的一席谈。“四人帮”垮台后,刘少奇同志获得了平反昭雪。这期间,我是《安徽日报》政治组负责人,平反“冤、错、假”案的宣传报道,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们的组,而又叫我牵头。当时,报社抽调几位同志组成一个小班子,负责搞好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的报道。刘少奇同志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后,曾在安徽指挥过革命和亲临视察。我们的报道指导思想,是要把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