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良建 《中国广播》2011,(11):36-3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原则。对台闽南话广播应结合自身特点,从新闻选择、新闻编排、新闻编辑和新闻播报四个方面将该原则具体化,使之成为“贴近两岸实际、贴近台湾社会、贴近岛内受众”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2.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一脉相承,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纽带。本文以东南广播公司闽南话节目《阮厝在泉州》为例,阐述闽南文化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对台宣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范翠萍 《今传媒》2011,(5):123-125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对台广播也进入到这股洪流当中,面临着全新的传播与生态环境。面对岛内受众这个特殊的群体,未来对台广播该如何适应新媒体的"井喷",最终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在追求祖国统一的终极目标下,对台广播应进一步细分岛内目标受众,创新传播策略,建立数字新平台,从而有效提升媒体"软实力",以期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苏闽 《中国广播》2014,(10):84-87
对台广播已走过60个春秋。从空中越过海峡,连接两岸,在实现信息的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两岸情感和文化的交流。有效运用闽南文化要素,唤醒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在实现对台有效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新时期如何创新运用闽南元素,增强有效传播,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的要素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海峡之声电台闽南话广播入手,分析其独特的语言亲和力优势,并结合闽南话播音主持实践重点探讨正音、音变两大问题,指出夯实闽南方言根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7.
作为闽南方言表达的精髓形式,闽南话讲古特有的艺术性及感染力深受台湾受众喜爱。在对台广播节目求新求变的大背景下,运用闽南话讲古类节目的语言艺术,更易让台湾受众获取讯息,获得愉悦,进而达到传播中华文化、增强台湾受众的文化认同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诞生和普及给传统的传播理念造成了极大的颠覆。新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途径,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在全新的媒体传播趋势下,必须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和应用,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对台广播效果。文章就新媒体在对台广播中的应用及实践展开了分析和探讨,提出新媒体发展形势下对台广播的策略,并就新媒体与对台广播的协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增强对台广播的实际效果,并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闽南语节目在两岸合作交流中的传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南语是联系海峡两岸人民感情的天然纽带,更是彰显两岸同根同祖闽南文化的载体.本文从闽南语的渊源切入,论证了挖掘、保护闽南语的宝贵财富及传承、传播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营造大环境,办好广播电视闽南语节目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在节目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两岸交流沟通成为业界关注的主要话题。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就传统文化在对台湾广播中的重要性、对台湾广播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涵盖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在节目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玥 《今传媒》2010,18(10):134-135
论文主要集中讨论闽南话播音与普通话播音的异同点,全文以讨论祖国大陆第一个方言广播频道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节目为引子,引出对闽南话节目的研究和讨论,从闽南话的由来和传播、与普通话相比闽南话自身的特点所在、从普通话播音看闽南话播音的特殊之处及方言节目的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闽南话节目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文章以大量的实例作为印证观点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刘涛 《东南传播》2013,(4):27-30
几十年来,广播媒体在对台宣传及对台经贸文化交流中一直都在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和中共中央的对台政策息息相关,用现实的眼光回头凝眸,分析、评价对台广播的发展之路,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对台广播的价值。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海峡两岸的同胞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交流、互动。我们要利用广播媒体的平台,拓展对台交流的空间,为两岸同胞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尽广播媒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给以中短波信号发射为主的对台广播信息传播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广播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应用技术的变革,对台广播在技术更新、内容采集、新闻观念等方面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对台广播应坚持并发展自身优势,依靠娱乐、新闻、渠道三大核心竞争力,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对台广播要积极采纳新媒体技术,依靠网络,拥抱数字化广播系统,打破"硬件"技术的限制,为台湾民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内容和广播收听方式。  相似文献   

14.
林菲 《东南传播》2012,(1):162-163
闽南话电视传播的迅速发展,在推动闽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关注。笔者结合在福建省首届闽南话节目评奖活动的观评及其自身工作经验,提出闽南话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表达技巧方面存在的缺陷,是否可以借用普通话的一些播音主持技巧,将闽南话节目播得更加有声有色;借助普通话节目的形式,是否可以把闽南话节目做得更加生动活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王宗磊 《东南传播》2010,(9):158-159
新媒体给以中短波发射为主的对台广播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广播网络化数字化技术革命的趋势,对台广播也不能置身事外。一方面,对台广播应坚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依靠新闻和娱乐两大核心竞争力,以内容取胜。更重要的是,对台广播要积极与新媒体融合,用好网络,拥抱数字化广播系统,突破"硬件"技术的限制,为台湾听众提供更多的收听方式选择和更优质的听觉享受。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文化台独"势力从中作梗,在台湾坊间,"台语"的说法大有取代"闽南话"、"闽南语"的趋势。闽南话进入台湾四百年,由于历史的原因,融入了荷兰语、日语及台湾原住民语元素,使得如今台湾的闽南话跟大陆祖地的闽南话有了些微差别。然而,用"台语"这个名称来指称此地的主流方言是不妥当的,说"数典忘祖"也不为过。本文梳理了当下闽南话与"台语"播音主持的几点异同,释答了对台方言广播在声音表现与归属感营造方面的几点困惑。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等因素导致两岸文化产生差异性,但中华文化仍是台湾文化的主体。对此,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针对台湾民众的特殊心理,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上寻找共同点,以中华文化维系民族情感,努力增强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意识。  相似文献   

18.
闽南文化一直以其独特的地域风俗与深刻的精神内涵深植于闽南人心中,并使闽南文化不论在民族融合、海外迁徙的过程中不曾消失并代代传承.但在今天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闽南文化却在传播上遭遇了年轻受众与传统文化隔阂愈深的困境.年轻人群成为了新媒体的主要追随者和使用者,闽南文化要走出传播困境,必将借力新媒体,融合传统媒体,用创新的思路开启闽南文化传播的新路程.  相似文献   

19.
廖一杰 《东南传播》2010,(8):199-200
和普通话播音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不一样,闽南方言广播一直没有自己的标准,没有所谓的"三级六等"分类。面对不断发展的闽南话方言广播,如何做到播音语言的"字正腔圆"是其面临的一个尴尬又不得不严肃对待的问题。因为闽南方言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字正腔圆"有不同于普通话播音的更多内容,也只能通过不同于普通话播音的方式做到"字正腔圆",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吴跃进 《新闻传播》2010,(3):115-115
本文主要就闽南话这种地方特色的语言在广播播音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二部分简单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