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粉丝"现象可以说成为了一幅值得人们观看的文化风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唾骂和追捧都是不正确的;审视它,观察它,掌握它的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引导它成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力量.本文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提出了"粉丝"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特有现象,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理念里,当人们赞誉一个企业时,往往首先会谈到它的规模,它的业绩,它的财富.虽然近些年来,"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形象"之类的词汇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还是一直在把"强"与"大"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这从"500强"、"100大"等社会对企业的评判标准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周洁  李叶硕 《今传媒》2007,(2):61-61
"财富故事会"是央视二套倾力打造的一档财富类栏目.它以讲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向人们讲述了由"财富"而引发的各类传奇故事,为我们道出了一个个财富背后的传奇人生,道出了一个个主人公健康的财富观.在我看来,正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才使得它在众多喧嚣热闹、时尚华丽的栏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主流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主流媒体"的初期讨论,存在官方和民间、计划和市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较大分歧.本文指出,"主流媒体"是一个包含着不同层面内涵的复杂概念,它具有多重功能:首先,"主流媒体"是一个框架性概念;其次,它是一个理想性概念;最后,它还是一个有特定具体内涵的概念.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现在形成了"传统主流媒体"和"新主流媒体"两种"主流媒体"并存的张力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5.
高教资料的共性与特性注定了它是图书情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种种缘故,它一直被弃忘冷落而遭遇种种"非礼",致使大好资源生生闲置与白白浪费.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切实更新观念,确定"回归"方略,以消除人为的"弃忘"阴影,实现高教资料的资源共享.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6.
舆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报纸上"呼吁"一下,就叫"舆论"吗?未必.那只是个人或者报社的声音,未必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意. 毫无疑问,民意调查就是舆论的一种,而且是一种"精确的舆论",可以量化到小数点的舆论.它很清晰:赞威或者反对,一目了然.从这个角度来讲,民意调查这种"精确的舆论",似乎更具权威性,更具说服力.不管怎样,它是在用数字说话.  相似文献   

7.
寻图记     
说起底图,可谓鲜为人知.因为,上百度也没能搜到它的多少资料.这么说吧,一般工地上的施工图叫"蓝图",底图就好比是蓝图的底片,是用晒制蓝图的.可别小看它,大小工程施工可都离不开它!去年,仅利用底图就达8万多张. 在中原油田档案管理处设计院的档案室里,就保存着近50万张这样的底图.保管它们的是3个年龄相仿的女同志.平日里,她们互称为"老大"、"老二"和"老三".  相似文献   

8.
新出版在民族危亡中诞生 "新出版"诞生于晚清,它与"晚清出版"是两个概念.后者是时间概念,前者是性质的指示."新出版"是晚清读书人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用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它的出现比鸦片战争要晚.进入晚清最早涉及时事的出版物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它有两个内容:以"筹海篇"为中心的抵御外侮和以介绍英国为中心的外国知识.  相似文献   

9.
吴海民 《传媒》2004,(5):20-21
2003年,北京报业市场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有两件事尤其值得关注.一件是昔日独揽早报风光的北京晨报迅速衰落,据说已经出现亏损.它标志着一场报纸的"淘汰赛"正在加剧.另一件是新京报在几经周折后终于登场,扬言几年内拿到30亿元的广告份额,欲在北京报业市场称霸.它标志着一场报业的"争霸战"也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0.
高羔 《档案》2012,(4):37-39
坐落于青峰之上、俯临大河之畔的皋兰县文庙现已变身为兰州国学馆.也许我们知道它的"今生",可是它的"前世"就鲜为人知了. 皋兰县文庙的旧址位于今兰州市张掖路中段南侧的新世界百货附近.在清康熙年间,这里曾是"靖逆侯"张勇的府邸.后来,到了乾隆五年(1740年),甘肃巡抚元展成将其改建为皋兰县文庙.  相似文献   

11.
徐园媛 《东南传播》2021,(11):130-132
纪录片作为反观时代的一种个体表达方式,随新时代个体自我表达和实现需求的日益突显,呈现出更多与他人、它物、它地、它时"对话"和"探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作文本与受众文本互相观照和映射下,创作图景呈现出更多与社会记忆和人类心灵相通的人本主义表达倾向.本文试从创作理念、叙事视角和方式以及表现风格等方面探讨新时代国产纪录片的变化与常态.  相似文献   

12.
一家京城报纸在几年前创刊时,喊出了"负责报道一切"的口号.如今它已经不再这样宣称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再倒推数年,京城另一家报纸说:"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同样,它也成为不可能实现的诺言.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青年"与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是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杂志之一.它由1915年开始出版.中间几经变动,直到1926年最后停刊,前后共存在了十年以上.它跨过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末尾,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准备期.它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反封建的文化思想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及其变为思想运动的主流的过程.对于研究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准备时期的中国报刊史,"新青年"是一个最重要的刊物.  相似文献   

14.
在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兵团日报2008年11月3日上的<"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一文,荣获通讯一等奖.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新闻通讯精品.说它是精品,是因为它具备了新闻精品中的几点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夏一鸣(以下用□代替),张黎敏(以下用○代替) □听说<纽约客>是美国的"杂志之王",能否谈一谈<纽约客>? ○所谓"杂志之王"可能是指它获"国家杂志奖"次数最多.不过, <纽约客>的确值得一谈.一者,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纽约客>居然能以编辑而非市场为导向,实有"君子杂志"之风范.二者,它在内容上"深耕细作",追求作品之"永恒价值",所创造的"高雅的格调"为"崛起的"美国赢得了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5,(5):1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性改革终于结成"正果",这对于中国传媒业乃至关心中国传媒改革的海内外人士来说,不啻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利好消息.它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改革继北青传媒股份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后,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它同时还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系统性改革在"出人意料"地稳步推进!一方面,政策和体制创新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弹性"和相当广阔的空间;而另一方面,从相反的视角也蕴涵了更加刚性的改革路径.我们在为它欢呼的同时,还要保持应有的冷静!  相似文献   

17.
故事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备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从纪录片诞生以来,它就注重"讲故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自1922年诞生近百年来仍被放映,这部影片质朴的叙事手法是它至今仍能够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探索频道的神秘悬疑系列和历史人物系列纪录片在故事性上尤为见长.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则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创了国内电视专栏的纪录片"讲故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躲猫猫"是继2008年流行词"俯卧撑"之后,又一个可以致人死命的身体行为.它源于2009年2月12日云南省晋宁县警方的用语.  相似文献   

19.
我谈几点感受,一个是从"张刚大篷车"的现象来看,首先它是媒体交流的平台,从我们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它也是一个有形社区服务的供给平台.它现在做了很多工作,超出了普通的媒体交流的功能,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手机用户,因此,手机也成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本文认为,中国手机发展的社会环境与西方基本不同,它是在完成"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塑造着"后现代"的社会文化.手机的文化影响是复杂的.本文力图从新技术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现代化"的理论视角来解释中国独特的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历史现象.本文首先描述中国手机后来居上的"后发式"崛起过程,说明它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然后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分别说明手机使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