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色独具的校园文化运城电大近年来在以解国栋为校长的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特色文化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形成了以“特色文化、理念文化、网络文化、质量文化、考试文化、服务文化、校庆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独具的运城电大校园文化。运城广播电视大学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 在中央电大组织评审的第三批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名单中,晋中、运城电大榜上有名。近年来,晋中电大、运城电大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对照指标体系进行了自评、自查,在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发展基础上,在办学规模及内涵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成为我省继介休电大、长治电大后的第三批“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  相似文献   

3.
2021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运城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市"两会"精神,盘点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教育工作,推动运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4.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F0002-F0002,F0003,F0004
运城电大近年来在以解国栋为校长的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特色文化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形成了以“特色文化、理念文化、网络文化、质量文化、考试文化、服务文化、校庆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独具的运城电大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近日,来自运城市各行各业的历届电大毕业生精英,云集母校,参加了运城广播电视大学举行的发展研讨会,共同规划母校的发展蓝图。运城市教育局副局长、运城电大书记王秀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真诚希望大家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解国栋校长介绍了运城电大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系统建设、资源管理和招生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电大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运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史凌云、市教育局局长李晋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从不同角度肯定了运城电大近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运城市委、市政府在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优先促保障,以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电大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电大教学质量年活动方案有关精神,落实《运城广播电视大学2008至2009学年度教学工作安排意见》和《运城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年活动方案》的有关要求,运城电大由校领导吕建伟、樊振华、张宇敏、晋严明、闫新华分别带队,分三组对全市电大系统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督促、指导和检查。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调查安徽省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以及全国部分地方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总结新农村档案工作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提出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拓宽档案工作服务新领域和建立新农村档案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报讯 9月3日,运城电大召开了新学期工作会议。 2007年下半年是运城电大招生工作连续三个学期突破千人大关的一年。学校招生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招生人数继续位居全省前茅。校长解国栋对2007年下半年的招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突出的经验和做法予以肯定,并拟定下半年对兄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考察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3月13日,运城电大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会议贯彻传达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并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运城电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陈龙强调,要深刻认识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题,紧密联系运城电大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全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会议由运城电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解国栋主持。  相似文献   

11.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2):F0003-F0003
根据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件精神,运城电大高度重视,稳步推进系统建设工作,截止2006年8月末,闻喜县,夏县,河津市,临猗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文章在概要盘点了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对培训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作用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培养"五支队伍"、练就"五大功夫"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发展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教育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围绕“抓好农村义务教育、搞好农民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和政策建议,并要求全市各级教育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调整工作部署,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和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作为当前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备受关注,对新农村各项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以东阳电大开展的东阳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项目为例,重点从参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考核等四个方面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进行系统论述,以期进一步明确农村实用性人才培训的思路,更好地推动实用性人才的培训,做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地区崛起和深度大发展的具体体现.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的同时,笔者深入县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我县的档案工作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采取了得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以农村学校为基地,为农村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农村学校体育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问题,目的在于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更新和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发挥农村学校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载体导航作用,从而推动农村体育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过程的变化特点,并总结经验,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的哺育和支撑。为此.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机遇。 新农村教育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婆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渠县从县域教育的角度.提出了要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建立一种升学与就业兼顾、普职融通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让农村教育真正姓农;宜宾县一中则就农村普高面临新任务如何主动调适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以期给新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子“人”注入新鲜血液.从而达到改造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目的。 新农村教育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教育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孵化器.学校是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地.应该根据发展新农业的要求.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他们的综台素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示范者。为此,宜宾县柳嘉职中通过推广项目、联系村社、帮扶农户。开展“送知识、送技术下乡”等活动.扩大学校服务“三农”的影响力;宣汉县毛坝职中则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主打项目。做“活”、做好“牛”文章。通过培训“星火带头人”、建立科技服务网点、组织学生“科技赶场”、帮扶科技示范村(户)等活动。大力传播新知识、新技术.带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这些地方和学校的实践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新农村教育只有在积极服务杜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才能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使农村档案工作成为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即档案工作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以过去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为基础,形成协调发展格局.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具体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运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农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推动运城农业现代化,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客观分析运城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与运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信息化体系,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对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