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中军1991年穿上了橄榄绿,自投身部队这个火热的天地后,军营中的一些新人新事不时在他的心中荡起阵阵涟满。由于他入伍前在县广播站搞过报道工作,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他便用自己的笔去汇歌军营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小伙的才气很快得到部队领导的赏识,将他分到武警山东总队二支队专职搞新闻报道工作。这下张中军如鱼得水,写得更勤了一H要有好的新闻线索,他保证不过夜,有时通宵达巴地写作,眼睛都熬红了,但他乐此不疲,从不叫苦。张中军对新闻有一种执著的劲头儿,他说,要写好新闻,一是要善于发现好线索;二是要有一股拼劲。1993年…  相似文献   

2.
通讯员园地     
轮椅上的奉献——记残疾农民通讯员朱运锋胡乐柱在中牟县郑庵乡占杨村常常可以看到一位手摇轮椅的青年,走村串户,与人们热情攀谈,还时而拿出笔和本子记着什么。他叫朱运峰,原是个身强力仕的小伙,1982年的一场车祸给他带来了这沉重的灾难——下肢截瘫。1985年的一天,他看到了介绍残疾人黄培民搞文学创作的文章,受到很大鼓舞。于是,决心开始学写新闻。1986年3月,他摇车8公里到县广播站拜师求教。他的行动深深感动了广播站的编辑,为他当面修改文章,还送给他有关书籍.广播站50多岁的娄编辑每隔一段时间还骑车来到他家,当面导。县《农金》报的编辑李福玉为他送来了介绍保尔,张海迪事迹的书籍。村党支部还不时为他送稿纸、提供信息。自前  相似文献   

3.
金湖县广播电台编辑傅仕恒,虽说早已脱下了军装,但他仍保留着军人的气质:勤奋学习,默默奉献,辛勤地耕耘在新闻战线上。军营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地方是使用人才的战场。傅仕恒在部队当过三年报道员,退伍后,他被调到县广播站当记者。曾三次被评为广播站先进工作者,多次被县委宣传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1986年还获淮阴军分区新闻报道三等奖。这些并不能使傅仕恒满足,他追求的是用手中笔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感激     
自1987年12月5日俺的处女作《大林乡做好报刊发行工作》在县人民广播站播出后,俺就对新闻产生了兴趣。业余时间经常给广播站投稿,王勇和杨广编辑也经常来信鼓励俺,只要《新闻爱好者》一到,准时寄给俺。并约俺到广播站给俺上辅导课,传授写作方法。一年多时间,使俺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在县广播站发表稿件180篇,地区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46篇,连续两年荣获县优秀通讯员称号。广播站也发给了特约通讯员证书。今年开春,由于俺家庭贫穷,妻子和婴儿多病,生活难以维持,王勇编辑打电话与大林乡党委联系,发给俺救济粮80公斤,救济款50元。杨广编辑给俺寄来稿纸、信封和采访本,并勉励俺:艰苦  相似文献   

5.
1983年,我开始写稿,一连发出30多篇,别说河南日报、省电台,就连河南农民报也没沾上边. 我心想,也许自己不是那块料,干脆不写了。自从县广播站编辑徐明法同志给我牵线订(?)《新闻爱好者》以来,我每月都能看到杂志上有不少通讯员下苦功写稿的动人事迹。比如在《通讯员园地》里刘志勇的秘诀和新闻敏感,总结了写稿要“腿勤”、“眼勤”、“嘴勤”、“脑勤”和“手勤”的体会.在他发表20篇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青年农民通讯员。回顾两年来走过的业余写作道路,忘不了扶我登上新闻舞台的良师王惠礼同志。 1984年8月,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巴里坤大河二校行动快,效果好。我收集材料写了一篇报道,很快就被县广播站录用了。在这以后,县广播站记者王惠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经常鼓励我写稿,教我怎样写,并对我的稿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去年8月份,他又推荐我参加  相似文献   

7.
通讯动态     
兵团142团场广播站采编人员戴启泰应《中国农垦》杂志编辑部邀请,8月28日赴广西桂林参加报道选题片会。在连队当了10多年农工的戴启泰,1980年初调到团广播站任采编以来,曾先后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军垦报社、石河子广播局等新闻单位进行新闻采编专业知识培训学习。8年来,他在完成团广播站编辑和采访任务的同时,刻苦学习新闻专业知识,积极向报社、电台等10多家新闻单位投稿470多篇,  相似文献   

8.
编外发行员     
南阳县黄台岗乡政府王清海同志,无论在会议上或是下队工作,都要给基层领导或爱写稿的人们介绍《新闻爱好者》刊物的内容和对报道的帮助。因此,同志们亲切的称他是《新闻爱好者》的编外发行员。他何以对《新闻爱好者》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他说,我订阅《新闻爱好者》之前,给县广播站写篇报道,很吃力,编辑经常指出主题不突出、层次欠分明等,自从1987年潜心学习《新闻爱  相似文献   

9.
稿件是新闻单位的“原料”。稿件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宣传质量,稿件多,选择的余地就大。而增加稿源就要充分保护通讯员的投搞热情,让他们多写稿、多投稿(特别是县广播站专职记者比较少,大部分稿件要靠他们采写)。为了保护通讯员投稿热情,就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通讯员的稿件,尤其是通讯员的第一篇稿件。通讯员刚写稿、投稿的热情是脆弱的,业余通讯员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带有试探性,采写新闻稿件多数是由于新闻事件触发了“灵感”和责任感,他们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初写新闻稿件,可能从内容到形式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新闻写作要求,这就需要编辑人员: ——不要轻易地“否决”。对编辑人员来说,每篇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农村知识青年,也是《新闻知识》的一个忠实读者,喜欢写新闻报道,高中毕业回农村后,便主动将当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写成稿件,寄送给新闻单位。几年来,我写的稿件,县广播站采用了一些,有的还登上了地、省级的报纸。当地的一些群众看到电台、报纸都采用我写的稿件,便称我为“秀才”。  相似文献   

11.
压根也没想到,俺们两个只有小学五年级程度的人,能连续二年被市、县、乡评为优秀通讯员。这都是《新闻爱好者》给俺们帮了大忙。 1986年6月,我们两个萌发了写新闻的念头。一连写了60多篇,只在县广播站用了两篇,其它都是泥牛入海无音信。1987和1988,我们两人订了全年的《新闻爱好者》。我们觉得“新闻写作入门”、“说长道短”、“通讯员园地”、“好新闻选登”、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     
辽宁省东港市黄土坎镇广播站孙寅:我是农村镇广播站编辑,过去,我不会写新闻小言论。从1985年开始,我年年订阅《新闻与写作》,我仔细阅读贵刊关于“新闻小言论写作得失谈”等有关文章,也开始写起小言论了。1990年,我根据有些村成立“红白事理事会”组织后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以此为由头写了题为《“红白事理事会”要理  相似文献   

13.
在新安县铁门镇,有一位备受干部、群众欢迎的“土记者”,他叫李志华。近3年来,他走村串户采访,为县报和县电视台写稿,已发表新闻稿件260篇。今年34岁的李志华是新安县化肥厂下岗职工,2000年他加入新闻队伍后,被镇党委聘为通讯报道员。他下岗不失志,在种好责任田之余,潜心写新闻。为了写新闻,他刻苦自学新闻写作书籍,积极参加镇、县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到县报社、电视台虚心向编辑老师请教。为了写新闻,他经常到镇直单位、学校、农村采访,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从不间断,在镇辖区域内,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李…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83年开始写稿。采写什么样的稿件容易被报纸、电台采用呢?我采写的标准是: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替人民说话和对发展生产有利。结果,县广播站用稿四百多篇,上级新闻单位采用一百多篇,连续三年被评为地、县模范通讯员。有一次,我下乡搞调查时,发现邢岗乡冯寨村缝纫专业户张长明,举办家庭缝纫学习班,每期每人交学费十二元,已办三期,共收学费三百多元,该乡工商所的人说他是“剥削”,罚他六十元钱。这是不符合政策的,我就  相似文献   

15.
据刊物所载:某地一农民在走村串乡卖豆腐中,把所见所闻的农村新事经过调查、核实写成新闻。三年来,他写的稿件中,省报、省电台采用五十多篇,县广播站采用三百多篇。群众称他为“豆腐记者”。他连续三年被省、地区和县评为模范通讯员。一个普通农民被称为“记者”,是很令人高兴的。这件事也告诉我们,普通人民群众完全可以写好新闻,应该提倡有一定文化的人都来写新闻。今天,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时代,及时传递和交流各种信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孤陋寡闻,会使人闭塞守旧,迟钝僵化;见多识广,会使人耳聪目明,高瞻远瞩。新闻,作为一种具有普通意义的重要信息,其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日益明显。可以说,人人离不开新闻,人人关心新闻,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但是,还应该人人都来学写新闻。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参加过许多文学创作新闻函授学习班,坚持写稿15年,1992年挣了20元。我曾办过文学社,组织了一批文学青年写小说、写诗歌,《延河》编辑雷乐长、《陕西农民报》编辑穆世俊老师也曾到家做过客。每年订阅报刊杂志、购买图书耗资一二百元,虽然也有小豆腐块文章见诸报刊,但除去稿纸、信封、邮费,年年亏损。1992年,鄙人写稿百余篇,被县广播站用了20篇,报纸刊登一二篇,好在乡政府补帖了80元,区公所  相似文献   

17.
罗田县白庙河区马面冲村粮食加工专业户傅炎坤一九八六年被评为模范通讯员,县广播站聘请为特约记者,这成了当地的一条新闻.小傅二十岁,一九八四年初中毕业后和哥哥在本村办起了一个粮食加工厂,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专业户.小傅平时很喜欢看报纸,听广播,从中了解国内外形势,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种知识.不断的学习使他对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了自己动手写新闻的念头.一九八五年初,他开始向一些报刊、电台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阿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福臣,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他担任领导职务三十多年来,不但长期坚持自己动手起草报告、文件、讲话稿,而且坚持带头写新闻,已为省报、省电台、县报、县广播站写稿100多篇。周福臣同志在阿城县曾先后担任过农业科长等职。是一位“农业通”。在农村搞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他注意总结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的事迹,并就农村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写文章。三中全会以后,他看到党的政策深入人心,农村出现了可喜的变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是四川省达县地区《通川日报》的通讯员。去年我为报刊、电台采写新闻稿件八十余篇,被县广播站播用六十余篇,被《通川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经济日报》和四川广播电台共刊用三十多篇。在实践工作中,自己深感新闻基础知识不扎实,总想系统地学习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去年十一月份,西北新闻刊院招生,给了我业余系统学习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20.
搞了几年的文学创作,觉得单一乏味,又开始学写新闻稿。其实在搞文学创作时,我就对《新闻爱好者》感兴趣,那时还叫《河南日报通讯》。每期来后,我总是一字不漏地读完她,因此,对新闻早想试试写写。1990年元月,我开始写新闻稿,采访了几个人物,可无处下手写,只好从抽屉内拿出《新闻爱好者》,来个比葫芦划瓢。写好寄给我们县广播站,结果不几天广播了,这一下我可喜出望外,也来了劲。3天内,我一下写了十几篇,寄给省以上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