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宋以降,程朱“存理灭欲”成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评价标准。“存理灭欲”实质上是对人民生存权的扼杀.尤其对妇女的摧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戴震目睹社会现状,展开了对程朱伦理观的批判,提出“理存于欲”、“体民之情,遂民之欲”等新的伦理观,为平民阶层争取生存权,其伦理思想影响了如凌廷堪、俞正燮等后世学者。  相似文献   

2.
戴震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思想家。基于对下层百姓的强烈同情与关怀,他以无畏的勇气对程朱独断论哲学展开了批判。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一批判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戴震的易学恩想在考据与义理方面都有建树,体现了汉宋兼重的风格。他运用 18世纪流行的考据方法对周易的体例、“分’字的含义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精深的考证;同时,易学思想叉构成了戴震哲学的基石,戴震依据易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其欲、情、知三分的人性结构,并且在对宋明道学家易学哲学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县晕与。人论一系列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戴震关于性情话题的思考中,宋明儒的所谓"性情"关系问题,被转换为"情理"或"理欲"关系问题.在探讨"情"的问题时,戴震反对舍情求理,实际上认为理应从情出.认为必须以来自于情、欲的理性再对情、欲加以节制,使之"无过"又"无不及".理欲之辨则主要涉及道德理性与生命本能的关系.戴震的理欲之辨,既包括了辨理欲之别,又拓展为辨"私""欲"之别.他认为人在实践领域中表现出的"不善",乃是由于"偏私之害".宋儒没有处理好"私"与"欲"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佛道的影响.戴震特别强调建立于人、我主体之间的"情理",颇近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陈丹 《考试周刊》2008,(8):149-150
理雅各的<论语>译本是英语世界儒家经典的标准译本.在<论语>中,"道"是一个涵义最复杂、最难把握的核心词汇.本文从语言学和哲学的角度,对理译<论语>中"道"的译法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理译<论语>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经学即理学”命题 ,开一代考据学之风。乾嘉年间 ,考据学发展至鼎盛 ,并日益脱离社会现实 ,流弊日显。针对这一学术风气 ,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章学诚提出了“六经皆史”说 ,强调学说不应脱离人事 ,反对为考据而考据 ,企图以此挽回一代惠戴之风  相似文献   

7.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史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朱熹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对于我们反腐倡廉、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膨胀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阳明批评象山"只还粗些"的理解关系到两人思想的根本分歧以及双方学派归属.从"宇宙整体"出发,可以看出象山"心"、"理"关系是一种从同一、间离到重归合一的动态过程.阳明看到象山心、理相区分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这种区分是动态过程的一个阶段,他对象山的批评并不准确."心即理"命题不能充分彰显象山在"心"、"理"关系上动态流转、圆融复一的特质.不应机械化解读"心即理",而要从文意脉络来理解之.  相似文献   

9.
二程在其"性即理"的命题中,将"理"与"性"直接贯通,开创了儒家心性之学的新方向,并由此决定着修养之学的基本路向以及特色。儒家心性之学与修养论的关系,在宋明之际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多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0.
清初实学家颜元针对程朱理学"理在气先"的说法,以气为宇宙万物之实体,建构了"理在事中"的本体论,由此出发,主张"习而行之"的方法论,认为"格物"而后"致知"。基于此,颜元在教育思想上宣扬实学教育理念,推行了以"习行事物"为主旨的书院教育。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为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开创了崭新局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之一.高校可以从"以肩负国家使命的理念引领大学生树立奋斗目标""以推动国家发展的理念引领大学生励志成长成才""以维护国家利益的...  相似文献   

12.
金元之际文坛领袖元好问所提出的"诚"本说,在当时有相对较高的理论价值.而随着理学影响在北方的逐步扩大,代表性文论家如许衡、郝经、姚燧等所持的"理"本说,成为蒙元初期更具影响力的观点.然而,两相比较,"诚"本说却比"理"本说更符合文学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教育即生活"也好,还是"生活即教育"也罢,若从深层次理解这句话的本意,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教育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生活。或者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感悟到生存之理,不能获得生存智慧,得不到生命的唤醒,教育者的作用就不得不令人思忖。  相似文献   

14.
成中英教授提出的“本体诠释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他运用自己创立的“本体诠释学”成功地诠释中国哲学的宇宙本体“道”。他的诠释开启了对中国美学本体“境界”的理解。境界即道有显现。中国美学认定的“美在境界”,究其根本也就是“美在道”。道的生命性、有无统一性、关系性、心智性及整一性都通向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人认为文学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是人生不朽的方式之一。中唐时,人们对文学价值的理解有一些变化,其一是游戏文学出现一个小小高潮,其二是作家们开始注意个人作品集的编定。舒元舆的《悲剡溪古藤文》则通过特定自然场景的反思,质疑文学写作的意义。这应该是朱熹“作文害道”思想的前奏。  相似文献   

16.
对“生活即教育”与“教学做合一”关系的两种看法,源于两种不同的假设,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全部来自教育实践,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这两种看法各有其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一种新的看法是,“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德育理论,这种看法要求对“做”的内涵做出全新的解释,即做事与做人相统一。本文从分析陶行知在真伪知识以及真理问题上的看法入手,阐释“追求真理做真人”中,“真”与“真人”的内涵。认为陶行知有自己的德育理论,他的道德境界蕴含在知识与行为相统一的教育理想中,蕴含在通过做事学会做人的德育理想中。  相似文献   

17.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道之体"和"道之用"两部分组成。作为"道之体"是要阐明形而上的"道"不仅是万物的本原,更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是现实世界的价值源泉。而"道之用",则是老子立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如何在形而下的世界体道、践道,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和最高理想。《老子》视界中的老子,既是一个体道者,又是一个传道者,同时也是一个困惑者。这种困惑是由其学说的内在矛盾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思想最为复杂的文学家。其思想中儒、佛、道兼容的倾向尤为突出。而这些思想又比较集中、鲜明地体现在他以“赤壁”为题材的一组诗文中。  相似文献   

19.
"从心所欲不逾矩"——浅谈颜钧思想的理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儒颜钧是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泰州学派的一些“异端”思想。颜钧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和创造者,由心发出来的人欲则是自然而然之物,人们应当率性而行,“从心所欲”。另一方面,他在强调人欲之时,又主张通过七日闭关等工夫洗掉内心过多的嗜欲,达到“不逾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纪昀的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并非完全反对虚构.他的虚构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虚构"一词在小说中以多种形式出现;特别是寓言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其小说的虚构性;但纪昀却有意用理来对虚构进行限制,使虚构披上了"理所宜有"的面纱.从"情之所必有"到"理之所宜有",情理的消长有其历史发展的轨迹.纪昀久历仕宦的个人经历与当时重考据的汉学之风,加重了其小说的"理"性色彩,从而使纪昀对虚构的运用遮遮掩掩,欲说还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