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运用专业知识广等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环节进行了改革;阐述了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渗透资格考试的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交流和实践在评价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将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和内容等教学要素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实践训练和提升环境评价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特点,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设计内涵,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探讨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并提出了优化该课程教学设计的途径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结合实际环评工作进行教学活动;我国环评制度发展迅速,而教材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教师以最新的环评动态和热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和补充;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关注环评动态,引导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以信息量大且直观性强的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灵活性强的板书教学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政策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为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改革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与培养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6.
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高等教育亟须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以强调成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亦应随之改革。“1+N”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和多种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在教学资源中,融入教学平台、云课堂、大数据等信息化资源;在教学内容中,增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分析;在教学评价中,对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标准,开展多维评价;在教学设计中,从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到工程实践能力,再到职业发展潜能,“三段式”培养学生多种职业能力,实现了环境影响评价人才培养职业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复杂,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也不断扩展,这对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人才,本人根据北京农学院开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教学做了大量改革,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和社会实践几个方面进行入手,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案例与现场教学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现状,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相关内容案例与现场教学实践。案例和现场教学法教学效果总体较好,但应关注如何教学内容安排、案例选择、教学效果等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修订与更新,在教学中引入典型案例,改变学生角色与课程考核方式等教学实践,以期达到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联,学生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融合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案例与现场教学方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现状,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相关内容案例与现场教学实践.案例和现场教学法教学效果总体较好,但应关注如何教学内容安排、案例选择、教学效果等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6.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7.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