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上具有可融合的理论基础。文章对江苏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存在问题。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和高校办学特色,从以人的价值论为指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引领;以主体间性教育为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个性化学习为重点,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人的发展论为目标,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四个方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加精细、务实地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我国创新创业发展趋势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角度,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分析认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提升创新创业的持续活力和能力,使创新创业活动由精英走向大众最终是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进步,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研究建议使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应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支持,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要贯穿和实践这一理论,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需求,要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容,发挥出思政教育的价值。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政教学引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思政教学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还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与新时期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创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目标创新、内容创新以及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与新时期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创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目标创新、内容创新以及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体系较为成熟,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成果欠佳。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以提升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实操能力俨然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校企协同赋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创新创业发展情况及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历久弥新的百年征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和教育策略。突出百年征程具有的精神感召和理论引领作用,对高校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精神内核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的本质论、人的价值论和人的发展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增强的三大特点.新的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三大精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育的发展注重人才社会价值实现,在理论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足。作为第二课堂的高校社团恰恰弥补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文章认为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着重分析社团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正响应"双创"的号召,加大力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高等教育更注重理论教育,对实践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机制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为基础,阐释实践育人的哲学依据,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在耦合关系,进一步明确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机制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价值的理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涵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对核心关系;其次要剖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偏差,突出表现在人的价值取向、教育发展过程和思想内涵表达三个方面;再次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解读的启示,即准确定位人们的价值观、创新教育客体主体化模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校正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推动创业实践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创新意识和创业理论教育,传统课堂即可完成,但要实现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实践的新突破,还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应通过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创办专业经纪公司等方式,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师资配置和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习近平人学思想是其最新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进行中国式的文化重构、历史解读和实践诠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学思想的内涵在文化、历史和实践三个价值维度上不断形成,并呈现以文育人、与时俱新和因人行事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实践性知识是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因素,基于扎根理论,构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案例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质性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意识和理念、知识和技能、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评价与反思是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教师、学校等方面设计一系列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策略,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O2O模式,是指教育者通过线上理论教育和线下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使教育对象形成创新意识、具备创业态度、掌握创业技能的实践活动。这种教育模式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调研、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展线上创业理论教育、量化线上创新创业教育数据、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五个基本步骤组成,特点在于其运行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为媒介,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能依托数据实现合理教育规划及对创业实践指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虽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发展,但在实践探索上还处于对政府政策要求及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被动回应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滞后、理论固化、措施趋同等问题逐渐凸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应以"推陈开新"为方向,丰富固化的理论、摈弃陈旧的理念、变革趋同的实践,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能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高校大学生既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应立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积极作为,尝试从"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战课程"三层级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讲师、实践导师、实战良师"三师级教师队伍建设,"专创融合、科创融合、思创融合"三融合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三个方面着手,探索构建"三层、三师、三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8,(1):103-106
以人为本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所在。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论视域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增强其有效性,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项内容与新时期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野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论、内容和手段,是推进教学改革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三十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创业已成为我国大学的引领教育。青年大学毕业生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领舞者,高校也由创业教育输入地,成为创业的输出地。地方政府为集聚创业效应,引领地方更好服务创新创业,纷纷建设了城市创业园区。城市创业园区的持续发展需要高校创业资源的输入,对高校服务城市创业园区绩效的评价及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创业园区,尚处在成长期,学术界关于高校服务城市创新创业园区绩效评价的研究,几乎没有。在此意义上,探索高校服务城市创业园区绩效研究具有理论创新与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