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苏省自2005年就开始了新课改教学,高中语文课程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笔者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经典诗文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并探讨如何实施经典诗文阅读。一、学习经典诗文的价值首先,学习经典诗文能提升语文能力。经典诗词是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学生只有认真学习经典诗词,才会积累语言的好材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鉴赏中华语言艺术的精华,奠定深厚的语言底蕴。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使用对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提出了全  相似文献   

2.
古文经典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经典诵读中如何提高学生诵读效果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诵经典、塑人格"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任务,古文经典诵读是学校语文教学中严肃而又生动的重要一环,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感以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学校课程与学科知识之外,适当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思考习惯,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空间,拓宽了课程资源格局,学生在参观、体验、思考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提升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学习任务群"中,可把握语文课程与博物馆教育整合实施作为实践切入点,在"当代文化参与"中认识、建设与传播博物馆文化现象,在"跨媒介阅读交流"中开发利用信息化环境下博物馆资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考察博物馆文化场景内立体化的语言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4.
徐斌 《甘肃教育》2020,(4):49-49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魂,内容广博,意蕴深刻。现代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是"快餐文化",更需要国学经典的浸润感染,以提高道德文化素养,完善人格教育。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定型时期,诵读国学经典,领会文化精髓有利于学生"向美向善"发展,让学生借古人的学习之道增强学习效果,借经典智慧调适心理减轻压力。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学校要组织老师根据本校实际编写适合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营造诵读气氛,在践行中传承国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在课堂,如何营造一种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研文化,是校长引领课堂必须思考与实践的话题。2008年起,我带领老师们聚焦课堂,从“学生、教师、课程、文化”四个维度,开始了以课堂观察与诊断为方式的教学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6.
开发卓越的语文微课程是新时期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例举"文化识字"微课程、"我说我秀"口语表达微课程、"西游神仙榜"名著微课程,阐述了语文微课程开发的三个视角:学科文化、核心能力、名著经典。作为语文教师,应具有"我就是课程"的胸怀和气魄,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探寻,精心地去规划,脚踏实地去实践,就能与学生一起研发出卓越的"微课程"。  相似文献   

7.
<正>开发主题诵读课程的缘起在国家教育部与文化部的大力倡导、推动下,经典诵读受到更多学校的重视。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组织学校的语文老师开展了七年的经典诵读实验,编写了12册《经典诵读读本》,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快乐诵读"的操作策略,使学生在小学六年内达到轻松背诵十万字的目标。尽管如此,我们没有满足,始  相似文献   

8.
国学经典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在小学加入国学经典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底蕴。因此通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开发特色课程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意义与价值、突出问题,以及实施策略与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学校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强调对经典文化的阅读、理解以及掌握、运用,既是出自对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肩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基于对当前传统文化缺失的深度思考。近几年来,文学院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不断增强、提升、创新学生成材的人文素养、文化能力、培养方法,形成了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为培养目标,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潜在课堂"为培养途径,以统合"课程资源、活动资源、实践资源、网络资源"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在课堂,如何营造一种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研文化.是校长引领课堂必须思考与实践的话题.2008年起.我带领老师们聚焦课堂,从"学生、教师、课程、文化"四个维度,开始了以课堂观察与诊断为方式的教学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