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真题回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①字数在500 ̄800字之间;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文题一:以“发生在初三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文题二:我从(生活、母亲、书本……)那里学到的(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纵观近几年山西省的中考作文:从2003年的纯话题作文“桥”,到2004年的选题作文(以“播种”为话题和命题作文《你准备好了吗?》),再到2005年的命题作文《话语的魅力》,及至2006年的选题作文[命题作文《发生在初三的故事》和半命题作文“我从(生活、母亲、书本……)那里学到的”]不…  相似文献   

2.
[文题]我从(生活、母亲、书本……)那里学到的要求:①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字数在500~800之间;②文中不要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导写]写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那里”“、学到的”,应紧扣这两个词在文章中大写特写,突出重点。有些同学的作文,光有“那里”没有“学到”,影响了主题的表达。二、补好标题最关键,填补的文字要“新”。一般同学图省事,直接从所提示的词语(生活、母亲、书本)中选择,这样的作文千人一面,立意一般,很难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真题回放]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以“发生在初三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文题二:我从(生活、母亲、书本……)那里学到的(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佳作示例(文题一)]发生在初三的故事山西省考生老师,您是灵魂的工程师,是感动的化身。——题记六月的雨,是那么轻柔,缠绕着我不尽的情思。六月的云,是那么飘逸,满载着我无尽的不舍。六月的星,是那么闪烁,代表着我真挚的祝福。六月的风,吹开了我初三的记忆。那一天,他来了,他要临时接替我们的化学老师,教我们一个月,清晰的眉宇间闪现着质朴,微笑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我永远的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事语文教学20年,人生也近不惑,回首走过的坎坷而洒满汗水的道路:追求与收获,理想与现实……感慨良多。我自幼喜爱语文,母亲是我的启蒙教师。夏夜院井纳凉、冬日围炉夜话,我从母亲那里听来了许多诗词曲文、名人趣事、对联掌故、诗文游戏、幽默笑话、神鬼传说……我的童年是在物质食粮虽不富足,精神生活却极为充实的环境里度过的。我庆幸有一位博学多艺的母亲和有语文相伴的幸福童年。上学后,我已不满足于仅从母亲那里“听”,就自己动手找来“看”。发黄的线装书、大部头看不懂,就找自己爱看的“童话寓言”、“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5.
纵观200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在受到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式命题强烈冲击的时候,北京西城区(“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和海淀区(“美在我身边”)。上海市(“有家真好”)、天津市(“我的另一片天地”)、辽宁省大连市(“其实,我真的挺棒”)、吉林省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02,(9)
纵观2001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在受到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式命题强烈冲击的时候,北京市海淀区(“美在我身边”)、天津市(“我的另一片天地”)、辽宁省大连市(“其实,我真的挺棒”)、吉林省(“我们这些少男少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启迪”)、湖南省长沙市(“我要说声‘谢谢你’”)等地依然固守着全命题作文形式。应当承认,全命题作文在统一评分标准、避免宿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这一点上说,它作为考试作文命题形式和平时作文练习命题形式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同时,我们要看到,为了让全命题作文打破封闭局面,步入选材自由和立意多元的开放状态,保证学生人人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许多省市拟题者变“文题+要求”的命题形式为“提示语+文题+要求”的命题形式。这一变化,显示出拟题者与时俱进的追求和鼓励广大考生尽情发挥的良苦用心。在此番变革中,提示语无疑就担负起让文题走向开放的重任。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多方列举可写内容。传统型全命题作文讲究最佳选材、最佳立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无形中助长了说假话风气的蔓延。正因为如此,去年全命题作文的提示语中常列举出若干可写内容,启发学生从多个方面选材构思,大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下面,且看北京市西城区2001年中考作文在出示了题目“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之后的一段提示语:  相似文献   

7.
每次和家长面谈 ,话题总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生活 ,从众多的家长那里 ,我了解到大多数的小学生 ,在家里每当做事情与家长主张不一致时 ,常常拿老师 ,拿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作为反驳的依据。如 :“书本上是这么写的。”“老师是这么说的。”“老师是这么做的。”一两句话把家长说得哑口无言。这也许是我们老师的为人师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 ,也许是书本里的条条框框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所以孩子们才如此地把书本上的知识视为“圣经” ;把老师的话奉为“金言” ;把教师的行为树为“榜样”。可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无论…  相似文献   

8.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小孩,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  相似文献   

9.
半命题作文的特点,是将一个完整的题目省去一部分,省去的部分需要考生自己作补充。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作者,因其兼具限制性和灵活性,近几年来一直是中考作文的主要题型之一。【结构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命前半题。比如“走近”(2005年湖北省黄冈市卷)、“十六岁,我多了一份”(2005年浙江省温州市卷)等。二、命后半题。比如“之乐”(2005年浙江省舟山市卷)、“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江苏省徐州市卷)等。三、命中间部分。比如“,别再让我”、“阅读”、“真”…  相似文献   

10.
    
婴儿时,妈妈的眼睛是我的窗,从那里,我看到了温暖的亲情,看到了母爱的力量。少儿时,电视机是我的窗,从那里,我看到了绿色的草原上白云一样飘动的牛羊……如今,书本成了我的窗,从那里,我看到了知识,看到了希望……未来,电脑将成为我的窗,从那里,我将看到一切,一切……窗,将帮我走进理想的门,登上心中的那座殿堂。窗!初一(6)班@宋爽  相似文献   

11.
江凌 《湖南教育》2005,(9):41-41
命题活。作文命题的呆板与灵活,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命题作文形式一般分三类,即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单一的全命题作文,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禁锢学生的情感,总有部分学生不能在文中“畅所欲言”,不能真正地、 自由地创造并表达,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一套”的双重性格。半命题作 文 给学生 的 写作束缚明 显 减 少。 有 位 老 师在 给 学 生上 作 文 课 时 , 给 学生出的题目是:“ 的我”,这个半命题作文给了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从写作时空来看, 既可写记忆中的“我”, 又可写现在的“我”; …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在——(艰苦奋斗精神、同桌、网络……)的影响下(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要求:①字数在500~800之间;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试题解析半命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就是对半命题作文生动恰当的评价。写作文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影响下”,应紧扣住这个词补写文章标题,补好文章标题最关键。这是写任何半命题作文都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二、构思要…  相似文献   

13.
题目:忘不了____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 在作文的开头; (2)情感真挚,思想健康向 上; (3)自选文体; (4)文章不少于500字。 题解: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关注考生生活和心灵.让考生有 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从人称上看,可以是“我(我 们)”忘不了,可以是“他、她(他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中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仍然以话题作文为主,半命题作文也占了一席之地,且为数不少,如:广东省“____的我”,甘肃省“____,让我告诉你”,黑龙江省“这是我的____”,宁夏“____的力量”,荆州市“给____的一封信”,福州市“生活需要____”,长沙市“风雨中,____”,哈尔滨市“我理解了____”,云南省“____真好”等等。因此同学们对半命题作文不能轻视,今后仍需作为重点进行训练。半命题作文成功写作的关键是补  相似文献   

15.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  相似文献   

16.
那是一些并不遥远的声音:“第一次看见你,觉得你并不像我想象中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偶尔听到同乡谈到你,略知你很有口才,直至后来目见耳闻你的讲课,才有一种震撼心灵的直感。”(莫秋霞)“十一年的读书生活,不知换过多少语文老师。然而,不能怀疑地肯定你是一位最优秀的语文教师。从你那里,我们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了人类的真、善、美,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杨欣)“你的现实主义思想,使我懂得人生道路的艰难以及怎样尊重自己和他人,怎样生活,怎样拼搏。”(梁桂珍)“你那幽默的谈吐,渊博的学识,使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也只有上你的课,才能使我们沉闷的生活多一些乐趣,多一些欢笑。”(谢云)“你的每一句教诲,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相似文献   

17.
虽然话题作文成为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但半命题作文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考题类型。2002年各地的中考作文中,半命题作文大约占15%,如“我天天在想着”(北京市通州区)、“寻找”(云南省)、“我关注”(广东省)、“当我面对的时候”(河南省)、“我终于战胜了”(天津市),等等。半命题作文不像话题作文那么开放,有一定的限制,不少考生会感到无从下笔,但是若能充分利用其特点,写好半命题作文并非难事。下面就教给同学们最重要的“四招”:一、于标题空白处显身手,拟出新颖别致的标题半命题作文容易受到两方面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徐俊 《教育文汇》2013,(13):47-47
一天,我在执教《鸟语》时,要求学生对“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段话进行续写。学生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我不知如何是好,便喊了一个平时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他如挤牙膏般的只说了一句什么,就没下文了。  相似文献   

19.
半命题作文既有较大的选择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种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的青睐。2000年中考北京市有4个区都采用半命题作文这一题型:“我与交朋友”(宣武区)、“留在我心灵深处的”(朝阳区)、“现代科技带来的”(西城区)、“我想让更”(海淀区)。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的关键是:已有文字和待填词语必须全审,理清“已有”与“未有”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审题中已有文字。抓住两点:1.确定人称,找准主体。较多的半命题作文题中都出观了“我”,要求考生以第一人称叙写,如上述宣武、朝阳、海淀三区就是。又如:“我眼中的”(…  相似文献   

20.
猜心术     
亲爱的小……小……小朋友们,咳咳……原谅我这……这么失控,见到你们真是太……太激动啦!新学期到啦,魔术小当家我经过这么久的苦心修炼,终于从魔法学校的校长那里,学到了最高难度的“猜——心——术”,想学吗?当当当当,传授奇迹的时刻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