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政府重视、提出规划、大力弘扬、协调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宣武区委、区政府已经结合区情提出了研究弘扬"宣南文化"的命题,明确提出:"宣南文化"对促进宣武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宣武区政协在挖掘整理征集"宣南文化"史料方面做出了积极努  相似文献   

2.
宣武区广内街道位于北京城市中心城区,辖区面积2.43平方公里,划分19个社区,常住人口80552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0.9%、中等学历占31.4%、初中文化程度占27.4%:另有上万人的流动人口生活工作在广内地区。广内地区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共有教育单位21个,其中十四中、回民中学、宣武一职、北京小学等市区重点学校7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与时俱进的带有时代气息的新名词,新理念应运而生。什么互动、整合、资源共享、资产重组等具有浓厚经济味道的词语喷薄而出。经济与文化本是孪生兄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伴随学习型和谐社会出现的愿景,“宣南文化”也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4.
北京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历史古城,也是奥林匹克历史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的内在联系与实践融合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冬奥文化与北京城市文化的融合成果。结果表明: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具有多种内在关联,具体包括冬奥文化的本土化传播依托于北京城市文化积淀,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的内涵双向互补,冬奥文化带动北京城市文化的有形化传播,冬奥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鉴融合。同时在城市传统冰雪运动文化激活、冬奥文化与城市非遗文化交汇、冬奥文化与城市工业文化融合和“双奥文化”跨时空聚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独具匠心的北京市冬奥文化遗产,谱写了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府对农民工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6.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影响城市精神价值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社会性社会活动,已成为城市政府构建和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平台.从规模、形态、效果、生态、传承五个视角透视在推进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体育文化双向驱动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且大型体育赛事在打造城市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城市个性靓丽标识、促进城市多元文化融合共生、促成城市文化旅游耦合契机、城市历史脉络的发散延续、城市文化生态的继承演进和形成城市文化功能区的孵化地等方面体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作为京津冀节点城市,保定提升文化软实力策略的研究讨论,得到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重视;从区域具体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以传统文化资源个案的保护传承为例,建议做好保定城市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化、系统化集群发展,走人才培养和资源开发创新一体化发展道路,旨在为区域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保定作为历史文化优势明显的中等城市,如何打造融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区域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是一项大课题。提出通过提炼"保定精神"、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政府强力出台鼓励扶植政策措施、注重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精神,创新文化载体、打造"红色文化季"亮丽品牌,加快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打造人才聚集高地,适时启动古城文化名人培育工程等举措,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倾力打造现代精品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9.
城市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旅游的竞争是文化建设的竞争。举凡城市文化旅游兴蛊的城市,都是城市主题文化突出且影响深远的城市。为此,要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市主题文化定住不同于城市形象、文化形象定位,所以既要有深刻的定位价值认知,也要新的定位视角和方法。要深入研究城市的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是进行城市主题文化的提炼。此住城市主题文化定位之后,还要加强城市主题文化的建设、宣介,为城市文化旅游奠定发展方向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城市复兴案例中,城市文化的各种表现和要素是城市复兴活动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文化视野”作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剖析天水城区衰落的主要原因,发现所出现的城市问题都与城市文化有所牵连。建议通过重新制定土地使用规划、保护传统建筑空间、落实文化旗舰项目等策略的运用.推动天水城区的复兴。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只有依靠文化,才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区域文化的代表。城市建设必须具有承载文化延续的功能,文化延续的前提条件是理清城市文化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文化向功能区集聚、向主题文化集聚、向主要景区集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文化功能.但是在现实中,我国的城市发展过于强调经济指标,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导致许多城市面临着文化缺失的问题.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总结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对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相容性进行分析,认为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文化,增加了城市文化的内涵与活力,是繁荣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提出要在塑造文化价值观、创建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协调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促进文化互动交流和文化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推进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与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在城市运营及其人居环境的模式进行文化视角的梳理与分析。认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依托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将体育、商贸服务和文化终极目标导入人类居住生活区,完善城市文化的价值内涵,打造城市人居环境“关注人本生活、关爱身体健康、关心生态环境”的文化品质,为体育参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提升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文化具有开放性、先进性、世俗性等特点,体育文化因其鲜明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及其传承性等,在城市精神提炼、城市特色重塑等方面对城市文化具有提升作用。体育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依循文化传播中的同位、牵连、吸收和整合互动的规律,其提升作用的发挥可通过体育与城市间的文化互动、体育赛事打造、体育产业开发、体育文化社区共建等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形象建设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翻译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工具,翻译在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本文在对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两个方面,即城市双语公示语建设和政府外语网站建设中翻译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探究,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亚  罗树林 《职大学报》2014,(2):112-115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海南留学生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选取海南高校留学生的文化生活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认可、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国际旅游文化建设可以从政府和社会的宏观层面和高校的微观层面两方面入手.通过提高服务、管理和建设水平等手段打造先进旅游文化.可增加和赢得文化认可,减少和克服文化冲突,增进和改善文化适应,从而也可以为国际旅游岛留学生教育赢得更多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17.
文化名片是城市的文化形象符号,是城市灵魂最好的象征物,它标志并象征着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时代特征,并以高认知度、强感召力,通过自身的传播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城市形象,成为城市运营的文化载体。从六盘水城市文化名片的创建、创新、升级、维护等方面入手提出塑造凉都鲜明的文化主体形象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体育赛事文化促进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既是发展现代化城市的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涵.采用文献研究、例证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体育赛事文化对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体育赛事文化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3种文化形态作用于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建议:举办城市在体育赛事运作中,把体育赛事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发挥自身文化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在体育赛事举办前后,精心策划各种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城市现代性的表征,体育融于城市生活实质上是体育与城市共生关系的具体展现。基于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与个案分析法对波士顿体育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动因进行分析。认为:波士顿体育城市发展历经城市扩张期体育传入与高校传播(1820s~1890s)、产业转型期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1890s~1970s)以及后工业时代体育观念内化与认同(1970s至今)3个阶段。城市社会变迁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资本引入与政企合营、公共空间开发中的市民参与及政府行为以及城市共同体塑造中体育反哺与双向互动构成波士顿体城融合的时代动因。以此为观照,从营造市民体育与商业体育嵌入式发展的都市运动场景、确立政府、市场及社会有机协同的城市体育治理逻辑、推动市民需求与城市特征相契合的公共体育空间建设以及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共同体感知与俱乐部文化认同4个方面提出本土体育城市建设之倡议。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其地位日益凸显。文化内涵着一个城市的精魂,文化外现着一个城市的气质。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未来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谁能保持其文化的先进性,谁就会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