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余庆云 《云南教育》2001,(24):37-38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凡大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无不受诗歌的滋润和哺育,屈原、曹操、文天祥、毛泽东等,诗歌给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伟大成就增添了灿烂光彩。《诗经》被尊为儒家经典,白居易强调圣王以诗“酌人之言,补己之过”,《唐诗三百首》、《千家诗》成为广为流传的启蒙读物,足见我国尊诗的久远。中华民族人才辈出,诗教功不可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所说的文章,自然包括诗歌。诗歌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诗歌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利器。汉代设立乐府,采集诗歌,…  相似文献   

2.
不能不说,我写诗歌时曾受到了海子的影响。在每一个人的青春期,如果他爱诗,就会自然爱上海子的诗歌。海干的诗歌弥漫在我整个青春时期,像粮食和空气,在胃里和呼吸中,特别是海子的死更加强了他的诗歌在我心中的分量。在某一个时期,我爱海子的诗歌要疯了,我对人就说海子,  相似文献   

3.
皎然《诗式》重视诗中思理,苦思为诗,以作用为尚,可视为中国诗歌转型的理论标志。其在诗学理论史上的影响深远,但最直接的自然是影响了中唐诗人的诗歌创作:皎然与吴中诗派诸人交往甚密,且有诗往来酬答,其理论主张自然会在他们的创作中留下印记。其后韩孟诗派、元白诗派也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皎然“自然风流”诗美观念揭示了诗歌的“自然之关”是一种“妙造自然”的美,并紧紧围绕着诗歌如何实现“妙造自然”的审美要求提出了“措意”、“作用”和“取境”等一系列重要的诗歌创作问题,从而使诗歌的“自然之关”与不可言表的“无为自然”区别开来,成了一个可以叙述言说的实在,也就把老庄“自然”的审美态度转化为一种诗歌自然美的理论。皎然“自然风流”诗美观念与唐代诗歌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叶敏 《双语学习》2007,(11M):213-213
陶渊明诗歌充满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自然与自由相关,他对自然的渴望,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蕴含了诗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诗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自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始,便开始了它们在文学长河中漫长而悠久的结伴航程。诗与酒的结缘,自然会影响诗歌的创作,使诗歌或返朴归真渐近自然;或狂妄自大,喷薄而出;或朦胧飘忽,空灵飘逸等。可以说,酒为我们的诗坛增加了最绚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送行是生活中无可避免的场景,因此离情别意也成了历代人骚客咏吧的永恒主题,尤其是诗歌创伤的送别诗,无论在哪一年代离别诗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据粗略统计,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教材中的送别诗便占课本所选的五分之一。因此如何欣赏送别诗自然应引起语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刘艳梅 《现代语文》2007,(10):60-60
海子诗歌受荷尔德林的诗学"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和在"贫困年代里诗人何为"的影响,追求"纯诗"的写作。把创作点集中在大地、麦子、天空等自然事物上,在神性缺失的年代,呼唤神性的到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他的诗中所反映的与诗密切相关的感性宗教正是生态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自然的复魅问题",在他的诗歌中体现了人的回乡——对自然神性的回归,也是深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于坚的诗歌展示了自然事物与生命本身的魅力,本文从于坚的诗歌中的“尊重物性,回归生命本身”、“平等姿态中的说话人”、“自然神性的确认——对自然的敬畏”、“真实的原生态语言”四个方面对其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看,当代生态诗歌都是迄今为止最具科学意识的诗歌,是科学与诗融合的典范,创造了科学与诗对话的新空间.这与当代生态诗歌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语境及其生态关怀和创作宗旨直接关联.科学作用于生态诗歌的一个最显著的结果便是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的审美走向审丑,将传统自然诗所忽视、遮蔽、排斥甚至是"打压"的丑之自然作为其抒写和赞美的对象,实现了对传统自然诗的美学超越.  相似文献   

11.
德国诗人席勒将歌分为两种模式:素朴诗和感伤诗。用这个诗学理论去考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三百”,我们发现,其模式同样可以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素朴的”是自然的,“感伤的”是寻求自然的,它阐述出的将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产生出的不同的精神产物。素朴诗和感伤诗的单独提出有着它自身的美学意义,“素朴”使得“诗三百”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一个难以企及的创作高峰;而“感伤”则开启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传统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戴表元堪称元初的诗歌大家。戴表元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残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山水田园诗作数量多,它们表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乡村景物的热爱,富有生活气息,在我国自然诗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诗歌艺术上富有激情,采用了寓言和象征手法,七言古诗句式灵活多变,诗味浓烈。  相似文献   

13.
生态诗具有与其他诗歌不同的特质。生态诗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诗歌,华海是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诗人。华海的生态诗批判工业文明积习、揭示人类自身的错误、反思深层的原因,具有“生态诗骨”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把生态与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生态诗境、生态诗味、生态诗气等“生态诗风”。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个非常喜欢读诗歌的人,无论古今诗歌,更无论中外诗歌,我都极其爱读、乐读,我尤其爱读一些饱含哲理的、短小的诗歌,或者说微型诗吧。那么,怎样的诗才算是微型诗呢?我自认为,三行(含三行)以下的诗,就是微型诗。这种诗一般都短小精悍,很便于我们读者记忆。如果碰到优秀的经典之作,更会广为流传,为人们所牢记,被人们尊为名言哲理式的警句。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微型诗,一起来鉴赏鉴赏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青年学生,对于中国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比较熟悉和喜爱,而对于外国诗歌特别是“西方诗歌”很少了解,认为“西方诗”神秘莫测,晦涩难懂,因而敬而远之者多,真正喜欢并有所感悟的人则很少。然而,就大多数青年学生可能接触的层面而言,“西方诗”真的那么遥不可及,难以读懂吗?其实不然。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艺术创作个性与特质,自然,“西方诗”也不例外。我们赏读它时,如果能打破定势,循其规律,找到打开它神妙之门的钥匙,也同样能感受到“西方诗”独特的神韵和魅力。那么,解读“西…  相似文献   

16.
时代不同,诗歌情感自然呈现差异.本为悲情萦绕的送别诗,在盛唐和晚唐却有着不一样的滋味,这不仅仅是“悲”的程度深浅所能概括的。笔者以《文苑英华》所收诗歌为例,并重点分析送人赴任之作,以突现其差异。  相似文献   

17.
布莱克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人类。他讴歌春夏秋冬,赞美日月星辰和花木鸟虫以及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布莱克的诗歌展现了人在美丽自然中得到的无尽欢乐,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倡导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爱护自然中的一切生灵。他认为,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灵性和生命。布莱克的诗歌具有极深刻的生态意蕴。布莱克的自然诗十分符合生态审美原则和理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活方式、自然诗、爱情诗、宗教诗和死亡诗,以及创作风格等方面,研究了勃朗特与狄更生诗歌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我国诗歌经六朝入盛唐以后,逐渐形成了“诗庄”的特点,即诗歌要“典雅”、要“庄重”,俗言俚语不可入诗,几乎已经约定俗成。然而这种和谐工整的高度格律化的结构方式和一套异于日常语言的高度典雅诗化的话语系统,又会使诗歌创作趋于模式化。当时的古人在创作过程中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为避免平庸,在语言上追求通俗化、口语化、平淡自然的革新。唐代的一些诗人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注意向民歌学习,有意吸收民间的方言俗语入诗,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艾米莉·狄金森25岁始退隐在家,弃绝社交,在非凡的孤独中埋头创作。狄金森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诗歌涉度到爱情、自然、宗教、死亡与永生、现代科技、诗歌理论等,已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她的很多诗歌充满了悲情意识,这种悲情意识源于她自身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