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9月,由大连新商报策划的"城市家书"大讨论活动,引起了国内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10月26日,新华社以《2148封城市家书成大连干群沟通平台》为题,盛赞大连在畅达民意、汇聚民智民情方面的创新举措;10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题刊发了《大连"城市家书"彰显城市文化》的消息,也对"城市家书"给予高度评价:一封封直言不讳、批评建议的家书,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凝聚了未来发展共识,彰显出厚重的城市文化和市民文明。10月3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也在早7时的黄金时段予以摘要报道。大连的"城市家书"究竟是怎样的缘起?《写给大连的一封信》活动,在城市读者中引起了怎样的激荡?该活动为何能获得如此之大的宣传效应?对城市媒体有着怎样的借鉴?本期《品牌策划》栏目予以"全景式"解读。  相似文献   

2.
《传媒》2012,(10):9
正"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古时,一封封家书承载着远行游子最深沉的情感。但在现代社会,这个萦绕着乡愁的表达方式被使用的频率却越来越低,城市快速的发展,正在淹没居民最朴素的期待。2011年9月,大连《新商报》发起"城市家书——写给大连的一封信"大型民意民智征集活动,只要心系大连,就可以用一封温情的家书说出自己对大连这座城市的意见和诉求。2148封家书,是2148个故事,更是2148个城市建设中的民心民意。《新商报》的"家书"创意连接了普通市民与政府部门,媒体的责任、担当与公信力也在对一封封家书的刊登中得到了重塑。因此,"城市家书"引起了本刊的关注,它是不是徒有一  相似文献   

3.
李成言 《传媒》2012,(10):10-11
正在国内城市管理的众多案例中,大连"城市家书"以其独有的操作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感与西方媒体精辟的社会责任理论紧紧相连,从而成为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凝聚大连市民向心力的引领路标。"家书"展情怀一封小小的家书,其蕴含的饱满深情首先契合了中国人传统的伦理情感。现代社会的通讯工具令人眼花缭乱,传统的写一封书信给家人,反而成了奢侈之举。而大连的"城市家书"是城市"大讨论"背景下,由《新商报》发起,市委推动落实,  相似文献   

4.
桑文武 《传媒》2012,(10):15-16
正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金秋时节,大连市新商报社发起的"城市家书"活动,也在不经意间,走过了一周年。"城市家书"活动开展至今,它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反而沉淀出更加具有活力的正能量,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喜爱和积极参与。"城市家书"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媒体推动为平台,以亲情互动为特色,以征集民意民智、共建幸福大连为主题,以记者"走转改"的方式体验最真实的群众情感、了解最质朴的愿望心声、报道最深切的社情民意,全方位展示了时代主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2,(10):17-21
正"家书"应当续写新媒体时代,报纸不再是最快速、最丰富的信息提供者,人与人之间也不再是简单的人际沟通,而是通过微博、微信、社区、博客等媒介达到的平台式沟通、分享式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报纸就应该由原来的静态运行转为动态运行,即通过组织活动、制造话题等使自身成为一个新的传播中心,以一己之力,推动社会泛起波澜,这就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推动社会沟通中需要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新的方法。报纸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思想、观点的载体。报纸要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不仅是报道传播者,更应该是发现者,是社会活动的新型组织者和推动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家书"使《新商报》凸显了这样一种特质,彰显了一个媒体的见识和眼光,也体现了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我建议"城市家书"活动继续做下去,成为常态化,使之成为《新商报》的一张深入人心的名片。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富丽,苏州的灵秀,大连的清朗,上海的雍容……城市如人,城市的魅力正是来自它独特的“性格”。品味一座没有特点的城市也许就像阅读一篇没有灵气的散文一样,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7.
大连今昔     
李荔 《兰台世界》2000,(8):39-40
大连,作为中国北方最具开放色彩和最有活力的城市,正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优美的城市环境,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城市居民的勤奋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一切都使这颗’北方明珠’熠熠生辉。大连,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程,而她的城市环境与以往任何时期相……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图书馆》2007,(6):34-34
2007年11月18—19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大连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九届全国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工作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议主题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9.
周媛 《新闻与写作》2013,(10):32-34
做好城市文化遗存的报道,能有效拾遗补缺城市人文历史。以大连晚报新闻周刊策划推出的"大连老建筑"系列报道为例,提出要讲好老建筑中"人"的故事、收录建设性的意见等观点,实现以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目标,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抗战家书》是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集编写、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抗战时期各阶层人士的书信集,该书属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的初春,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风暴潮突然打破了元宵节的喜庆气氛,暴雨、雨凇、狂风、冰粒、降雪等一系列恶劣天气肆虐地破坏着、撕扯着大连这座城市的美丽面容。就是在风暴潮最肆虐的时候,一支特殊的队伍——大连日报的部分编采人员也毫不犹豫地冲入狂风  相似文献   

12.
苏海连 《声屏世界》2022,(1):104-105,114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人人均为传播者"的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构建与推广城市文化特色的新型媒介传播新形式,Vlog已然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绝佳选择,大连城市文化Vlog正是依托这一短视频新形态为载体,通过各类媒介平台以个人出镜的形式向受众展现大连的城市文化特色.文章通过分析大连城市文化Vlog的传播策略和...  相似文献   

13.
据初步调查,在工程档案管理问题上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在同一座城市中,城市中心区好于城乡结合区域。城乡结合区域在工程档案管理上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与城市建设发展不相适应。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使全市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同步发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现结合大连的情况和做法,谈一点体会,与同行们商榷。大连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由四个行政区组成。  相似文献   

14.
2008年9月1日,主题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第四届东北四城市(4+3)市长峰会在沈阳市举行。由来自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及由东北三省各省综合实力排在前面的鞍山、吉林市和齐齐哈尔市的  相似文献   

15.
大连港东部港区始建于1899年,是大连商港建港之开端,是大连现代城市诞生之发祥地,是大连城市百余年发展历史之见证。随着国家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实施,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港口发展空间向大窑湾转移的实际,为了中国北方“维多利亚湾”的崛起,大连港东部港区面临拆迁改造。  相似文献   

16.
邓英姿 《档案时空》2016,(12):19-22
一、城市记忆与城市档案挖掘的背景及意义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存储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是城市的基本使命。现代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城市文化带来了诸多影响,破坏城市历史古迹的行为屡见不鲜,城市面貌趋同问题日益显著。自2002年青岛率先提出“城市记忆”工程以来,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也纷纷开展了自身的城市记忆工程。  相似文献   

17.
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大连发展历程中前所未有的一次城乡空间布局调整和管理体制创新,是大连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大连的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日,经大连市代市长李万才批示,大连市城市记忆工程被纳入市长项目,并长久保留。大连市城市记忆工程于2006年正式启动,由市政府每年投资60万元,旨在征集反映大连历史发展、经济及文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新视觉》栏目参与联合打造的城市公共文化活动——"艺起美好"城市文化季于2017年第三季度成功举办,由《新视觉》团队创作的短视频在艺文活动推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越来越多人习惯于短视频观看的当下,短视频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良好平台,助推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本文以"艺起美好"城市文化季的短视频创作为例,并以二维码链接技术,通过纸媒视频化内容作为论文辅助材料,分析与探讨传统媒体在用短视频记录城市文化时的可行性做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地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地铁除了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大连地铁文化实地调研,了解大连地铁文化建设的得失,并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为新兴地铁城市在地铁文化建设上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