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杰 《出版广角》2018,(6):72-74
网络时代,媒介形态日趋多元化,自媒体所带来的互动体验令人眼前一亮.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正式霸屏,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悄然而至,并催化传播范式发生转变,微电影广告应运而生.微电影广告所呈现的碎片化特征,与自媒体时代的受众本位思想不谋而合,其便于定位、易于传播的特点,更使微电影广告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范式,引起广告商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宋瑜  李蓓 《今传媒》2014,(7):171-173
近年来新媒体冲击着原有的媒介生态,随之带来了营销手段与思维模式的改变。微电影营销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为媒介新格局下的品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近年来微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探讨了微电影营销在现代品牌传播的不同阶段独特的优势及发挥的作用,以期帮助企业和营销人员更好地运用这一创新策略达到品牌推广的战略目标。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新一代消费人群的成长,微电影营销在品牌传播中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微电影诞生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成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已日渐成为大众接收信息、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载体和艺术形式之一,并开始逐渐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微电影不仅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新的媒介工具,它在弘扬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积极的作用。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微电影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发挥微电影的媒介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对“清廉学校”建设及高校廉洁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微电影已成为全媒体时代快速发展、影响广泛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利用微电影建构与传播城市形象成为不少城市的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微电影的媒介特点,提出了微电影应从依附城市场景、植入城市台词、融入城市主题三方面去建构与传播城市形象,达到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13):46-49
"微电影"既是一个热门的名词概念,也是一种热络的文化现象。微电影的出现,与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数字时代"微生活"的生动写照与深刻折射。在数字技术语境中,微电影凭借自身独特的表达策略赢得了生存空间,成为信息时代情感与意义的全新载体。探寻微电影的发展之路,有必要将其置于数字时代的媒介语境之中,深入分析其话语方式、符号策略与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翟杉 《新闻知识》2012,(7):21-22
我国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现象已非常明显,严重影响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由于微电影可以通过"移情作用"对用户价值观起到示范效应,其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病毒式传播的传播特点都有利于发挥受众主体性,实现价值观的迅速传播和意义共享,因此,微电影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具有特殊作用。我国微电影还存在着价值观表达多元分散、传播监管困难、传播渠道有限等不足。发挥微电影对主流价值观的积极作用,用户要提高媒介素养,政府要合理监管,微电影的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7.
纪博 《声屏世界》2013,(10):146
什么是微电影整合营销传播?以微电影作为企业长线营销的发起点,通过传统媒介让更多的受众获取信息,以新媒体作为主要播出平台引发受众共鸣,运用社交媒体传播的力量引发受众的评论和分享,利用相关线下活动让更多的受众参与互动亲身体验。银鹃年生产影视相关产品在五十部以上,2011年开始涉足商业微电影行业,微电影至今拍摄超过50余部,已然成为华东地区最大最专业的影视梦工厂。在不断提升制作水平和创意内容的同时,整合集团内资源,依靠地面频道媒介资源、聚力互动新媒体资源,打造以微电影为核心的整合营销。  相似文献   

8.
王菲 《今传媒》2013,(10):87-88
通过对《悦己SELF》两部微电影宣传片的解读来分析微电影中以及《悦己SELF》杂志做为代表性的女性媒介所传播的女性观念与性别文化,以此来探寻女性媒介的发展,建构女性的话语权争取更大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9.
聂伟 《东南传播》2014,(5):69-70
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在城市化建设趋同的今天,城市文化决定着城市的可辨识度,城市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成为保持城市异质和提高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当前盛行的微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微电影的传播特性,进而探索基于微电影的城市文化传播策略,同时解读其传播优势,规避其不利因素,以期将微电影这一新型媒介形态打造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一柄利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完善,传播途径已经进入新的时代,而微电影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本文主要通过对微电影的概述,讨论其艺术特征和传播机制,探讨艺术特征和传播机制对微电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菲 《报刊之友》2013,(10):87-88
通过对《悦己SELF》两部微电影宣传片的解读来分析微电影中以及《悦已SELF》杂志做为代表性的女性媒介所传播的女性观念与性别文化,以此来探寻女性媒介的发展,建构女性的话语权争取更大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2.
品牌微电影基于互联网平台,在品牌传播中的优势极为明显,而其在品牌构建中的特征与优势则是与微电影的艺术特质紧密联系的.本文基于品牌与微电影的捆绑形式对品牌微电影进行大致分类,并从品牌传播的五大基本维度出发,对品牌微电影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中的优势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因其可视可感而受人关注。作为节目文本中的标志性符号,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具有实现传播功能的工具性特征。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从传播关系层面和文化语境层面去认知主持人的媒介形象。从形式特征到审美内涵,尽可能丰富地认识和把握主持人的媒介形象,有利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自身更好地调整传播策略,明确职业使命,以更为积极的姿态融入电视节目传播并影响当代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4.
媒介变革的驱动力源于科技发展进步和人类传播需要,而审美文化创新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分析媒介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趋势,探讨数字媒介语境下审美文化所呈现出的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等新特征,论述数字媒介中现实与虚拟的对话、真实与假象的对话、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等审美文化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15.
大学形象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媒介现象。在这类数量繁多、良莠不齐的作品群中不乏兼具视听享受和文化内涵的精品。本文从视听艺术的角度,对中外一些优秀的大学形象微电影的影像符号及其艺术表达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以期从较有可操作性的层面探讨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规律与艺术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何芳  李俊佐 《青年记者》2017,(14):87-88
网络大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网络大电影自2013年演化至今,已成为互联网影视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网络大电影是指由网络视频渠道方全额投资或为其定制的基本符合电影制作工艺和流程的单本故事片,其主要传播特征为这一类型的成片只在网络媒介和移动媒介渠道上进行传播.①和传统院线电影相比较,网络大电影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传播途径是只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网络大电影的“大”是相对于微电影而言的.因此,网络大电影又被称为微电影的“升级版”,②具备投入成本低、拍摄门槛低、回报周期短、收费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微电影:媒介融合的新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媒介融合和整合营销传播大环境的影响,《一触即发》这部好莱坞电影式"微电影广告"的新颖亮相引来了业界和学界对商业类微电影的广泛关注,且评价颇高。然而,笔者认为,我们应理性看待微电影广告,谨慎投资,微电影广告本质上是植入广告的深度发展,尽管它迎合了现代消费模式迷你化和快餐化的趋向,但相对于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较高的正规电影,商业类微电影的市场价值和对消费者的黏附力都需经过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丁亮 《东南传播》2014,(5):86-87
微电影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其微时长、微周期等特征迅速成为网络传播的热门话题,以微电影为创作手段的宣传模式风生水起。当高校形象宣传遇上微电影,必将为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微电影的发展同时也为高校宣传自身形象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了解微电影与宣传片的区别,以及当下微电影的优势所在,可以有效利用其新媒体的吸引力提升宣传高校形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托当前的“微”时代传播背景,以时下盛行的微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微电影的界定与特征入手,分析微电影营销的基本特性,进而总结微电影营销的模式,探索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性品牌塑造与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0.
常疌 《声屏世界》2022,(3):75-76,85
近年来,微电影与广告结合的形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广告类型.微电影广告在艺术文本上有着不同于传统广告的特征,广告与故事的融合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微电影广告逐渐走向多元化,广告的传播效果也更加明显.文章从微电影广告的题材选择、叙事手法以及广告与故事的融合形式几个方面来分析微电影广告的创作手法与传播效果,探讨如何才能运用好微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