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道文化曾居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地位.鉴于文化的传承性和在当代中国发扬孝道作用的必然性,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初步讨论了可能影响人们是否尽孝的四个因素:亲子沟通、安全感、尊重的需要、人格建构.  相似文献   

2.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报答尚且不能够报答一二。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朋友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缺少和父母的沟通,不尊重父母的意见,甚至还有打骂父母的事情发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连父母都不能珍视,  相似文献   

3.
陈倩赟 《辅导员》2011,(5):48-49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一直传诵着《二十四孝》的故事。十一前夕,我兴高采烈地从姐姐家捧回了珍藏版的《二十四孝》。我早就听姐姐说,这本图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令她受益匪浅。于是,一回到家,我便如  相似文献   

4.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上困难、生理上残缺、智能上低下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具有突出的特点即物质保障的现实性,法律援助主体的能变性,法律援助范围、对象和主体的宽泛性,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展现极为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一方面它体现仁爱积善,强调义务,淡泊利益,注重尊老爱幼;另外一方面,它实现和保障人权,凸显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位纯朴美丽的乡村女孩苔丝的悲惨故事。对苔丝和克莱尔的贞操观进行了分析,简要地论述了贞操观在中国的一些情况,同时就如何正确地对待贞操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介绍了一个带“土性”的中国,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这为分析中国的社会秩序提供了一个理论观点。费孝通提出的社会学本土化、文化自觉的观点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学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素梅 《中国教师》2013,(19):79-80
去年,儿子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孩子和我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焦虑。无意中与一位好友聊起此事,他给我推荐了一本书——《中国传统文化教你应对考试焦虑:考出最好的自己》(以下简称《考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上困难、生理上残缺、智能上低下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具有突出的特点即物质保障的现实性 ,法律援助主体的能变性 ,法律援助范围、对象和主体的宽泛性 ,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 ,展现极为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一方面它体现仁爱积善 ,强调义务 ,淡泊利益 ,注重尊老爱幼 ;另外一方面 ,它实现和保障人权 ,凸显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一、批读新闻作品1.批读《武汉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孝亲敬老知易行难》(《中国青年报》2007-01-24)与《岳阳县17岁男孩带着痴呆母亲艰辛求学》(《潇湘晨报》2007-04-02)。(过程略)。2.批读《郑州大学布置寒假作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社会和谐和中国梦实现的基石。道德植根于传统文化,因此道德教育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发展进行分析,从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来建构。通过对青州市"以孝治市"工程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策略,并对当前的一些实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价值中立、西方化思潮逐渐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小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道德价值观也出现模糊化、世俗化、功利化等特点,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根源、路径选择以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二次大战的硝烟中,在纳粹疯狂迫害的恐怖中,一位少女用日记记录了这可怕的一切。这个未到花季的少女,迫不得已地躲进了密室。在花一般的  相似文献   

13.
14.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之作。它凝聚着儒家的千年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具体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一本宣传道德教育、规范言行的德育读物。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有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吸收《弟子规》中丰富、鲜活的素材,完善  相似文献   

15.
孝道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  相似文献   

16.
墨学是先秦时期与儒学齐名的“显学”,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系统:儒学代表上层社会精英文化,墨学代表下层平民文化。尽管如此,在先秦时代,墨学仍然以其鲜明的特质独树一帜,同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源中的突出代表。由于它代表着劳动人民的利益,似乎不入主流,随着汉代“罢黜百家”之后的数千年。  相似文献   

17.
读余秋雨先生的书是一趟心灵的旅程,途中允满了艰辛和思考,正如先生的书名一般,是一趟“苦旅”。这其中充斥的,是对历史的思索、对文化的拷问,是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及其心路历程的探微。跟随着先生的笔触,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江南雨巷、小桥流水……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时空,全像画卷一般得以展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文化”以单独板块2003年首次出现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至今已有3年.不可否认,作为课程的最终执行者,大多中学数学教师对它仍心存疑惑;中学数学课程与数学文化之间能产生确切的联系吗?这些联系能否进入数学课堂?它与数学教学任务的达成会不会出现矛盾?……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妥善解决,“数学文化”便难以走进中学数学课堂,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也将只是一种形式.因而,对于“数学文化”的教育,中学数学教师迫切希望得到事实的明证,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断言,由浙江师范大学张维忠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博士等著的《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实证研究,与该课题前期研究成果——张维忠教授著的《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相比,前者更直接地涉及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为数学文化走进中学数学误堂展开了切实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上语文课时,经常利用《论语》《孟子》《庄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挖掘教材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其次立足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情感、有担当的人;三是创设机会让学生有表现情感的机会。笔者试图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文化"经典"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熟悉其实非常陌生的一部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的心目里,《三字经》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有谁会承认自己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