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文化的栽体,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美学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儒家思想(又称为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启思想之志、引美学之思、修语言之功的目标。取儒学之教育思想拓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儒学教育思想也是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我们在取儒学教育思想之精华的同时,新时代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素材,使语文教学价值、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了新的特质,也丰富拓展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融合成为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指向针。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语文是文化的根源,也是情感的家园,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机会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真正融入语文教学,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2010,(11):F0003-F0003
卷首语:展示语文教育思想。 观点 名家讲坛:打造一线语文教师和名家交流的平台,约请语文教育教学的名家,就语文教育、语文教学改革发表看法,或对名家进行专访。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高中语文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创新与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情感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人格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卢玉善 《班主任》2002,(8):42-4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觉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儒家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熏染着一代又一代语文教师,在其心中生根发芽,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教学原则方面,至今有许多语文教师将孔子的教育思想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教学相长等,对现代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语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高中语文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创新与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情感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人格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 ,同时它又具有思想教育性。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思想教育性教学是教师借助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形象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促进他们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始终联系在一起 ,“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既能提高能力 ,又能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既符合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9.
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文教师更是责任重大。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受到思想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怀影响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更影响学生未来的情感思想,生活与职业。语文教师的语文情怀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捷径。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论,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思想,真正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封闭模式,让生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与思想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强调了把思想品质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而工作。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这三者是相辅相承,互为一体的。思想教育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若不与思想教育结合也就达不到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目的,语文学科是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理想学科。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认真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从不同课文的具体内容出发,因文讲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润心细无声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努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方法,并不断实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材,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字里行间无不蕴藏着思想教育的因素,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性。在教学中,教师只要选好切入点,随时都可以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是培养、塑造人才的地方,理应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语文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摸索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也是新课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学好语文。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不会削弱语文知识的教学,反而还能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不同的思想救育。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因素的方法不拘一格,但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而不能简单地加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的科目优势,理想地渗透思想教育,就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潜心研究与思考的一个课题。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提高教书育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语文教学特点出发,阐述了语文学科与德育、美育的内在联系。首先是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质教育。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评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品质进行熏陶,促进其正确品格的形成。作文教学可通过命题的选择、写作角度的切入等形式,联系自身实际,开启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其次是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一方面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加以传授,另一方面是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和感受来体现。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重点在于以情和美感动人,而情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基石。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将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思想与心灵上的互动有效融合,促使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在动力,达到提高中专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