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建立,是以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为基础的。如何看待西方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探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的关系中明确提出"开放的民族主义"的立场。论文首先重新诠释了"民族"的概念,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具有相关性,民族性中蕴涵着普遍性,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接下来阐述了开放的民族主义的基本要义,即坚持民族差异性和有容乃大的原则。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接受西方文学批评时,一方面需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其对象作为异质文化语境和经验的产物的复杂性,同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学批评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革命性影响。当代文学批评的策略乃中和之美,以宽容的精神、多元的价值观、对话的姿态倾听其他民族的声音。中国未来的文学批评应是一种善于吸收不同文化优势,能够研究和解释本土文学问题,体现本民族深层意识和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文学评价体系之中,批评方法、批评标准及批评类型在其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核心位置,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学术界热情不衰,甚至有开创分支学科的意图与倾向,这也为促进文学发展与文学批评的创化构筑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元问题",小说批评在其中具有极为典型的示范意义。而以80年代的王安忆小说批评为例,梳理新时期文学批评在建立过程中所引发的批评模式、批评话语、批评姿态的转变,这不仅表征了当代文学批评在面临具体作家作品时的共性问题,也意味着新时期的小说评价过程中在评价范式与审美标准上凸显的小说评价史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三十多年来,雷达先生以特立独行的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批评理论探讨铸造着自己的文学批评世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理论谱系、批评话语和美学原则,坚守着文学批评的尊严和独立价值,自觉地充当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导航者”和“守夜人”.在当今人情批评、圈子批评、酷评、媚评、空头批评、好话主义日嚣尘上,学院式批评走火入魔且大行其道的批评风气下,探讨和研究雷达文学批评思想对进一步认识雷达的文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重建中国文学批评的精神形象和建设中国化当代文学批评理论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文坛的失落与低沉其原因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当代文学的创作主流价值的消泯与文学批评的勘正功能消退直接导致了当代文学批评渐趋成为商业文化大潮下的附庸,因此查找文学批评"消声"的原因,寻求重树文学批评的价值成为当代文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客观地说,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学批评热潮,毕竟给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注入了一定的内容和意义。新方法的介绍和运用促进了文学批评方法的变革;吸收社会科学和文艺美学的新成果促进了文学批评理论基础的变革;理论和方法的新认识带来了文学批评观念的变革;在观念变革的启发下批评个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正是这种文化氛围与文学思潮的浸润,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呈现了多种派别与型态。到了90年代,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派别与型态,又发生一系列的嬗变。 (一)新传统派,或称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派。人们对这一批评派别并不陌生,它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主导派别。这里冠以“新”,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元问题”,小说批评在其中具有极为典型的示范意义。而以80年代的王安忆小说批评为例,梳理新时期文学批评在建立过程中所引发的批评模式、批评话语、批评姿态的转变,这不仅表征了当代文学批评在面临具体作家作品时的共性问题,也意味着新时期的小说评价过程中在评价范式与审美标准上凸显的小说评价史问题。  相似文献   

8.
赖智龙 《文教资料》2012,(26):113-115
黄庭坚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家,他的诗歌成就突出,其词也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山谷词分为俚艳词和雅词两种创作倾向,但都以"俗中见雅,由俗入雅"的语言风格见称。"以俗为雅"是一种重要的诗词创作手段,旨归皆在于"雅",这种词学观正是与黄庭坚高尚不俗的人品境界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社会历史批评"特别是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一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中之重.然而,时值批评理论日益翻新的当下,它似乎时过境迁.但是,当我们再度对这种批评本身用一种批评的眼光重新加以考量即在对批评的批评维度上,不由发现它所包蕴的对"社会"、"历史"以及其与文学之间彼此错综纠葛关系的内在思考与关注,及至今天仍然颇多有效的理论启示,从而帮助我们打开了不同于其传统意义的文学批评视域与实践空间.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外的中国社会历史批评"踪迹"(德里达语)为批评对象,即对社会历史批评的批评,力图揭示"社会"、"历史"、"文学"以及"批评"之间的话语关系,由此返观当下批评理论语境,以期从中探寻文学批评目下的所向与要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和评述了“五·四”前后和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论两次转型发展的历程 ;建国后文学批评方法论演变为大一统的僵化的政治批评的教训 ;西方文艺思潮及对我国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影响。指出在我国当前的文学批评中 ,要坚持继承传统 ,借鉴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批评标准的失落已经给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用兼具科学性和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引领文学批评是关系到中国文学健康繁荣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的学者本应该获得从逻辑上讲是可以获得,从道义上讲是理应获得的更多话语权,部分当代文学批评话语权正掌握在国外的汉学家及华裔文学评论家手中。以文学奖、文学批评和学术著作出版为例,分析当代文学批评话语权分布现状及其形成的诸多原因,提出大陆学者重获文学批评话语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跨越了当代文学的17年、"文革"和新时期,历经不同文学样态的风云变幻。当代文学研究视阈下的浩然分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部分,大体经历了政治批评、回归历史、主体审美和多元走向四个阶段,折射出整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学批评正在向文化批评大规模位移,这种位移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而位移本身也具有合理性和现实价值。但不容忽视的是,文化批评的过度泛滥将会导致审美尺度的缺席,导致文学批评非文学化。只有以文学批评为目的,以文化批评为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出文化批评参与文学批评的学术魅力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对"文学批评"的说法经常与"文学批评学"相互混淆或不加区分。随着"文学批评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时代的发展变迁,文学批评的概念已经明晰。当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了专业批评、媒体批评、网络批评三局鼎立的局面,也出现了跨学科的文学批评等特点。当然,文学批评也出现了诸如"缺席"、"失语"、缺乏传统文化根基等问题。文学批评理想状态应该是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上的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文学批评在未来的发展是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6.
正刘艳能够坐得"冷板凳","潜下去"专注于学理性批评和学理性文学研究,借鉴史料研究方式方法并努力让自己的研究中沉淀和积累足够多的作家作品的史料、批评史的史料,这体现了她作为一名治学者的严谨态度。同时,她也能"浮起来",基于史料与材料的挖掘,提出自己对当代文学现场的观点与看法,这体现了她作为一个研究者和思考者的独到的视野与眼光。——朱一帆《文学批评方法的艺术——刘艳的文学批评素描》  相似文献   

17.
谢有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活跃于当今文学批评界的青年才俊之一。谢有顺对身体和存在的极力关注已经成为其文学批评的主要亮点之一。谢有顺独立的批评姿态可以说是对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突围。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指20世纪兴起于欧美的、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借鉴其他各种思潮、从事当代文化批判的批评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个重要的批评模式早在40年前被文艺学者引入中国,并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简要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侦探片的<防弹衣>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审美探索:一是俗中寓雅,在一个"俗"透了的故事中,植入对社会很有点警世作用的更为深刻的社会意蕴;二是亦俗亦雅,不仅警察亦俗亦雅,而且杀人凶手也亦俗亦雅,支撑着作品审美聚焦的深层的社会意蕴;三是以俗入雅,在情节的叙事策略上是把一个血淋淋的场面植入"雅"文学的叙事方式,从而营构出一个有别于时下众多侦探片不同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历史上,王夫之的批评颇具特色。他许以潘岳为俗:从创作内容、创作目的、主体诗气、艺术表现形式等俱是如此。他还认为陆机的诗歌创作以与弟陆云俱入洛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创作符合王夫之标举的雅的规范,且体现了晋宋风味这种诗美,而后期创作与潘岳一样,体现着俗。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潘、陆比较批评乃是早期陆机与潘岳的比较,批评的结果乃是雅、俗之别。如此鸿沟批评在潘、陆比较批评史上为第一次。如此批评也体现着王夫之诗学思想的某些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