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自产生以来,体现出执政新风新貌:关爱人民,关注民生,身体力行地做到亲民爱民、以民为本;作风务实,踏实勤俭,轻车简从,贴近百姓,力戒空谈,实干兴邦,赢得人民的赞许和信任;廉洁自律,身体力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反腐倡廉,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决心坚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相似文献   

2.
80年的辉煌,80年的艰辛,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圯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走上了幸福的道路;正当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年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鼎,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造了中国改革先农村后城市的伟大壮举,领导中国人民干四化、奔小康,走上富裕的道路;就在中国人民满怀信心,迎接新世纪之时,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命题,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支撑新世纪中国的“强国路线”。  相似文献   

3.
付昆 《天中学刊》2002,17(3):5-8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夙愿和奋斗目标。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中国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之前,由于党处于幼年时期,中央领导集体虽已建立,但是,一个有坚强核心、比较稳定和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没有能够形成。遵义会议及其后,毛泽东在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形成。之后,毛泽东的核心地位不断巩固,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比较稳定。同时在处理重大政治军事问题上愈显成熟。遵义会议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登台亮相两个多月来,大力倡导以“短、实、新”为标志的清新文风,引领舆论宣传亲民、  相似文献   

6.
法制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对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明、民主的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09,(19):1-1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华诞。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感慨地说,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60年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主要是以革命为主线,是侧重于政治的发展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主线,是侧重于经济的发展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做了全面、系统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提出了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战略构想、发展道路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动力、保证。这些理论成果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基础上进行的,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推向21世纪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学习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带领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的历史。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个重大历史课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作出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贡献。总结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地位作用、主要任务、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等做出了精辟论述。从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以及其理论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指导两个层面,可以发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理论属于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课题。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走进云阳县人和镇龙泉农民熊德明家中,亲自过问困扰了他家近一年时间的困难,使他当晚就拿到了2000元拖欠工资。总理亲自过问并处理这一事件,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优良作风,同时也道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要根治农民工欠薪顽疾,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王茂海所领导的北京住总正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自己的实行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好的做法和经验,该公司经过十几年的艰苦企业,使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产值,利润连年翻番,战果卓著,成绩喜人,其最有成效的方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从决策层到管理层,对进城务工人经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在政治上培养、生活上关心,十年如一日地发放工资,并多次国薪,无一拖欠,同时在企业改制中吸收进城务工人员参股企业,员工爱企业,在爱的行动中产生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四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发展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 工作的重要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林 《考试周刊》2009,(32):44-44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的十七大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宝贵经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代中央领导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避免个人崇拜的出现做了不懈的努力。邓小平集大成,从政治体制上着手解决,然而崇拜的根除还有赖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高度民主  相似文献   

17.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成熟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会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领导能力日趋成熟。这主要表现在:理论上和政治上的成熟以遵义会议为契机,两者的结合,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此走上正确的方向;党内斗争方法和策略的正确运用,维护了中央领导集体的团结和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日趋成熟的重要体现;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显示出的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卓越的把握大局的能力,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之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日趋成熟的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观,对于新时期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道路、发展途径和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对我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及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新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创造所有制结构、分配形式、发展市场经济、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