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少来一点统一规定吧奚延华真不能想象,如果医生把就诊病人召集起来,不管病情是否一样,统一开方,统一治疗,该有多么滑稽!然而,在学校管理中,这种统一开方、统一治疗的做法却司空见惯,顺理成章。一些学校对教师教学作了不少“统一规定”:同年级。规定教学进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检查、反映各门课程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实际水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基础课教学,提高数学课教学质量,我院对89级高等数学课采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密封试卷,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统一合分、登分的方法,于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何以可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是必要的,这种统一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说结构或建构学科群系统的统一,也不是像实证主义那样,企图将人文学科知识实证化并归属于科学而达到统一,而是学科间性所体现出的统一。具体而言,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可能性在于方法论标准和论题解决实践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写作应讲究曲与直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抑与扬的统一,张与弛的统一。这样写出的作品才会多姿多彩,才能经久耐看。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生产力观,可以归纳为六个“统一”,即社会主义质的静态规定性和社会主义质的动态要求的统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社会主义根本途径的统一,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的统一,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统一,人的首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统一,改革和稳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陶静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4):28-30,42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防止各种片面性。要坚持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教育与管理的统一。只有这样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相似文献   

7.
课堂作业是巩同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对作业题的选择,传统的做法是“五统一”:全班统一布置.统一作业要求,统一上缴时间,教师统一批阅.统一评讲。事实证明,如此多的“统一”做法不能照顾学生的差异,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分类设计,个别辅导,集体评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要发展新时期的学生工作,在个体发展方面,要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进步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宽泛眼界与求实精神的统一;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完善制度与机制保障的统一、教育培养与监督管理的统一;在学生培养方面,要坚持“人”与“才”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统一、现实与前瞻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电大的统一考试,实质上是统一命题考试与统一时间考试的结合。为保证教学质量,并克服统一时间考试所引起的弊病,在坚持统一命题考试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将统一时间化整为零,建设基于网络的方便,学生随时考试的常设考场的构想。在进一步分析构想的现实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常设考场、题库、评分系统的建设与运作方式作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上看,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国内统一市场也获得空前的发展,但是很不完善。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实现全国经济和社会统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广东、香港、澳门 (海南另有文专论 )等地区 ,古为岭南的一部分 ,连为一体 ,仅有陆地与海岛之别。其民族和文明步履基本一致。秦朝统一岭南后 ,以百越为主体的多民族归服中央统一政权 ,内地秦人陆续徙入 ,增进了这一地区与中原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末至西汉初 ,南越王国为这一地区的安全和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归服中央政权统治后亦然。汉武帝灭南越王国 ,设立郡县 ,当地居民大都成为汉朝的编户齐民 ,汉文化在该地区广泛传播 ,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且成为汉朝海上“丝绸之路”的中枢地和聚汇中心 (今广州 )。东汉王朝时期亦然。秦汉时期 ,尤其是汉武帝以后 ,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民族与文化 ,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 ,基本上已赶上中原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说明了只有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 ,与海外或邻国的交往 ,边远地区的百姓生活才能比较安定 ,社会才能较快发展 ,落后面貌才能得到较快改变。  相似文献   

12.
炎帝(神农)是中国上古传说中最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率先用木头制作犁,发明了农耕技术。他还是中医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很多名医和药物学家,如扁鹊、华陀、张仲景、李时珍都是他的继承人。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今天的经济改革也卓有成效,均与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民族是一种具有政治与文化双重属性的共同体。一方面,民族的政治属性突出表现在它与国家的关系上,无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还是现代民族,它们总是与某个事实上存在的、过去曾经存在的、或人们要求其存在的国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民族与文化的互动,更令民族本身成为特定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炎帝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人物,是原始农业的创始人,还发明了最早的医药等,为远古渔猎时代进化至农耕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备受先民推崇,被尊为三皇之一。后人称颂炎帝神农有八大功绩,将炎帝神农同黄帝轩辕一起称为炎黄,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汉代已经有了祭祀炎帝神农的活动,而且有专门的祭祀场所,如“神农社”之类。汉代画像中常见有对炎帝神农事迹的描绘,虽然这些事迹具有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却形象而又生动地表达了对炎帝神农的崇敬。现代各地对炎帝神农的纪念活动,便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优良传统,将寻根问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张扬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古代国家理论进行了一系列论述,其国家观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从遥远的远古向现实社会拉近,其积极合理的内容最终为后代统治者所吸收,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学说的基础。霍布斯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代表作《利维坦》是西方近代第一部系统阐述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两人虽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物,但各作为中西方政治思想代表性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自己的国家观并对其后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两人有很大的可比性。文章通过对二者国家理论的比较研究,从而对中西方国家理论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对2001年至今十年间的国家社科基金的古代文学研究课题进行统计,对古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其涌现出来的新方法、新方向和侧重点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与阐述,借以阐明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情况,以期进一步促进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炎帝族兴起后,一部分先民傍渭水向东移动,进入冀、鲁、豫交界地带,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部落的集团之一。黄帝族兴起后,沿黄河向东移动,也发展成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当时还有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他地区的蛮族及东夷族。这几个集团的交流融合是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融合。炎黄、“苗蛮”、东夷三大集团除了和平共处外,还有激烈的兼并战争。这些集团之问的战争,加速了他们的整合。夏、商、周三代的部族来源不同,夏是黄帝后裔,商是东夷人,周则是西戎的一支羌人,均活动于中原地区,同时这里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到了战国时期,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华夏族。  相似文献   

18.
《史记》中的"黄帝史观",在血缘、文化、"治统"和"关中文明一元论"四层含义上,把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共同祖先,对维护中国统一和民族凝聚力曾具积极意义,但在科学上也有偏误。它关于"黄帝铸铜鼎于荆山"的记载,虽被镶嵌在黄帝史观背景上未可全信,但荆山作为黄帝"铸铜地",却被考古所证实。《史记》在汉武帝"为鼎而狂"时,根据民间传说写下的这一笔,也是记录黄帝在西安荆山铸铜事件的信史。从《史记》其它记载看,作为黄帝"铸铜地"的西安,其实就是黄帝"都邑",西安的古都城史应被提前至黄帝时期,当在50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9.
蚩尤族是活动在中原地区古老的土著部族,其先祖创造了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当裴李岗人发生分化而迁徙之后,蚩尤部族留在中原地区而发展成为九黎族,蚩尤为九黎的首领。当炎黄部族从西部迁徙进入中原之后,蚩尤与炎帝族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强大的黄帝部族,两大集团在今天河北涿鹿县一带展开激战,蚩尤战败而被黄帝所杀。炎帝族、蚩尤族与黄帝族的战争结果使中原地区得以初步统一,中原土著部族与炎帝族、黄帝族产生大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初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是在中华文明面临数千年未有之挑战、传统应对方式失效的情况下应运而起的,确立了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方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孔子与儒学的创立,以及秦始皇与大一统帝制国家形态的创建,构成了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三大瞩目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