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程即目的”——我知道不会有太多的人认同这样的观点。因为这是一个讲究速成的时代。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环境里,“结果即目的”才能引发大家的共鸣。先来看一则禅宗故事:据说伟大的禅师林翟,从来没有在他的射艺上成功过。从来没有射中靶心,他的箭总是射偏。林翟有一位弟子.射箭的技艺非常高明。每一箭都能射中靶心。,可是.一位百发百中的射箭高手为什么要拜一位射艺这么差劲的人为师?且听这位弟子的解释。他说:“是的.我在技巧上是成功的,但是就我的意识而言.我是一个失败者。他在技巧上是失败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有则“弓和箭”的寓言故事,说一个造弓的人,自夸“我的弓是最好的,没有射不中的;”另一个造箭的人则吹他的箭好,“我的箭,射出去百发百中。”说也凑巧,一个会射箭的人,从他们身边走过,听到他们讲的话,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两个说的话,都不对。没有弓,发不出箭;没有箭,怎能射中目标?他一边说,一边拿弓和箭,射给他们看。这时,他们才知道:射箭,光有弓不行,光有箭也不行。  相似文献   

3.
一、高三复习中的"黄心病"现象 "黄心病"(TargetPanic,黄心抗拒)这一名词来自于射箭运动,指由于运动员常年瞄准箭靶中央的黄心,致使对靶心产生视觉疲劳,在潜意识里拒绝它、害怕它,进而动作变形,手臂摇晃,导致射出的箭偏离靶心,具体表现为无法撒放、无法瞄准等。  相似文献   

4.
宋华强 《今日教育》2009,(12):34-36
两人练习射箭,一人独自练习,无人告诉他箭偏离靶心有多远;另一练习者则有旁人告诉他箭向哪个方向发生了偏离、偏离靶心的距离有多远等情况。一段时间后,第一位练习者进步不大,而第二位练习者则进步神速。是什么使得两位练习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呢?很明显,是反馈。  相似文献   

5.
颜元的自责     
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倡导研究实际问题,强调亲身“习行”,不赞成理学家空谈义理和“静坐读书”的修养方法。有一次,颜元带领学生到野外举行射箭比赛。他连发六箭,箭箭射中靶心,学生们一片喝彩声。参加比赛的学生们都一一射完后,学生中成绩最好的也才只射中两箭。大家都称赞颜老师是“神箭手”。可是颜元却闷闷不乐。他感慨地对学生们说:“今天射箭比赛,你们射得都不如我,我深感内疚啊!”有个学生说:“老师的箭法,我们当学生的怎能比得过呢!”颜元心情沉重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教你们射箭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可是你们仍没有我射得好…  相似文献   

6.
狗熊的真理     
《教育》2011,(36)
森林里,小鹿、小兔、松鼠和羚羊举行射箭比赛。裁判员仙鹤在一棵大松树上用粉笔画了一个靶子。比赛开始了,小鸟一群群飞来参观,使比赛显得更加热闹。小鹿、小兔和松鼠的箭法都不错,但,羚羊射得更好,箭箭正中靶心。冠军是小羚羊的!仙鹤说。正发奖时,胖胖的狗熊来了。等一等,看我的!狗熊说着就拉满弓放了一箭。箭像瞎鸟飞落在一棵桦树上,  相似文献   

7.
一、考前为孩子“调调心”中、高考就好像是拉弓射箭,前面的复习是一个拉弓的过程。现在的孩子就像一张拉满的弓,弦已经绷得很紧了。箭在弦上,想要命中靶心,如何射出这一箭至关紧要。初三、高三的孩子也知道“射箭”的重要性,因此越是临近中、高考,孩子们的压力就越大,比较容易出现浮躁、焦虑情绪,有的认为书还没看够,有的担心考不好怎么办,也有的感觉复习得差不多了,巴不得提前考试……但眼下需要孩子们考虑的并不是这些事,而是如何射好这一箭。可孩子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旁观的家长为他们“调调心”,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同时也可以端正他们的考试态度。  相似文献   

8.
一次机会     
正师傅教徒弟射箭。徒弟拿起一张弓和两支箭准备试射。这时师傅走了过来,拿走一支箭扔到了一旁。"您为什么把我的第二支箭拿走了呢?"徒弟大感惊讶。"我拿走的不是第二支箭,是第一支,反正这支箭你也射不中箭靶。"师傅如此解释。"为什么?"徒弟依然莫名其妙。"因为你射箭的时候,心里很清楚你还有一次机会。"师傅回答。  相似文献   

9.
提高课堂设疑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对于课堂教学,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往往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1瞄靶心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设问亦当如此。笔者以为可从“瞄靶心”入手。课堂教学的“靶心”主要有二:一曰重点,二曰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1.1扣住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例如:在上过氧化钠性质这节课时,我进行如下提问:同学…  相似文献   

10.
齐宣王的弓     
齐宣王有个特点,愿意听人说恭维话。他爱好射箭,最喜欢听臣子们说不论多强硬的弓他都能拉开。其实,齐宣王拉的弓,拉开时所用的力气还不到三石(dàn)。齐宣王射箭时,常常为身边的大臣们表演拉弓。他身边的近臣都知道齐宣王喜欢听奉承话。为了讨好君王,大臣们每次都要先拿起他的弓,试着拉一拉。他们  相似文献   

11.
惊弓之鸟     
射箭能手更羸,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一天,更羸护魏王在京台,他们看见一只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羸自信地对魏王说:"大王,不知您可信,我只拉一下弓,却不用箭射,这只飞雁就会从天上掉下来。""你有这样的本事,我要亲眼看看?"魏王半信半疑。更羸答道:"请让我试一下。"说话间,大雁已经飞近了,更羸举起弓,弓上没用箭,他只拉了一下弦,"咚"的一声响。响声  相似文献   

12.
梁山好汉——中国代表队的中流砥柱,准备参加2008年奥运会。外国媒体见这批人高大剽悍,衣衫不整,奇形怪状,各自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大力渲染。射箭场上,代表中国队出战的是小李广——花荣。花荣素以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而闻名。而射箭同样也是韩国队的拿手好戏,他们对此次比赛志在必得。人们都认定此次比赛必然是龙争虎斗,非常精彩,所以比赛现场座无虚席。比赛开始了,花荣拿起一支箭,拉开弓,对准靶心,一箭射出——“10环!”电子屏上显示出了成绩。韩国队也不示弱,箭出如虎,直奔靶心——“9环!”韩国队员摇摇头,离开射击位置。花荣微微一笑,再次…  相似文献   

13.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它蕴含着比较深刻的辩证思想,是向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以“奇”入境,激发学生思维好奇是儿童的特点,它会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究问题.我在教学课文第一段时用设疑的方法,启发学生兴趣说:“射雁总是要用箭的,更羸为什么敢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他的根据是什么?”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便让他们自己去读书、思索.过后,许多学生争着发言,有的说:“因为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射箭能  相似文献   

14.
清初教育家颜元,一次带领学生到野外练习射箭。他连发六箭,箭箭射中靶心,而学生中最好的六箭仅中两箭。因此,大家都称赞颜元是“神箭手”。可颜元却闷闷不乐,低头不语,学生问其故,他摇摇头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做一个好的教师,就应该教出胜于自己的学生。我教你们练箭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你  相似文献   

15.
公子学射     
一个富家公子为了学好射箭,花高价钱买了名贵的弓。可练了大半年,他的射术毫无长进。公子一怒之下,将弓折断,气恼  相似文献   

16.
先秦《苻子》一书中有一个"后羿射箭"的故事。夏朝的后羿是一位神射手,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一日,夏王让后羿表演箭术,夏王对他说:"你射中了,就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剥夺你拥有的封地。"后羿听了,一言不发,神色立刻凝重起来,胸脯一起一伏,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就这样,他拉开了弓。一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坏结果,后羿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射出第一支箭,没有中。射出第二支箭,又没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6,(3)
列御寇挽弓射箭.手腕上可以放一杯水,然后发弓,箭箭中靶.水却丝毫不动,他甚是得意。这时,伯昏瞀人就将他领上悬崖,临近深渊.然后说:“你还能射那么准吗?”列御寇已吓得大汗淋漓,匍匐在地.哪还敢射箭?这时。伯昏瞀人才告诉他说:“最高超之  相似文献   

18.
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后羿是一个神箭手,平时射箭箭无虚发。然而有一天,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靶心一寸的兽皮箭靶对后羿说:“请射吧!如果射中了,赏你万金;如果射不中,就削掉你千户的封邑。”后羿听后十分紧张,结果呼吸急促不能自控,屡射不中。  相似文献   

19.
《孟子·尽心上》:“引而不发,跃如也.”说的是射手教人射箭的一种方法:射手拈弓搭箭,瞄准箭靶,把弓拉得满满的,但不发射,只是做出一个跃跃欲射的样子,让学箭的人慢慢观摩,细心体会要领。孟子的原意是提倡君  相似文献   

20.
惊弓之鸟     
正课文: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