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本名也许没有他的笔名更为人所知。他的笔名由来也是许多人知道的:1955年,金庸因友人介绍开始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动笔之前,他从未想过要使用笔名。小说在《新晚报》连载时,主编希望他选一个具有“侠士味”的笔名发表。几乎是不假思索,金庸将他的本名查良镛的镛字拆开,于是如雷贯耳的笔名“金庸”便由此产生。此外,金庸还有“姚馥兰”、“林欢”等笔名。姚馥兰由英文。您的朋友”(Your Friend)读音而来。当时香港报纸副刊相当男性化,金庸就以一个女性化名字写影评,冲谈一下男性的阳刚气。“林欢”的笔名也是金庸写评论用的。  相似文献   

2.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3.
张季鸾,名炽章,一生所用笔名主要有少白、一苇、榆民、老兵、记者、幕刘等。这些笔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反映着张季鸾在各个阶段的精神风貌。 “少白”是张季鸾在报刊开始发表文章所用的第一个笔名。 1908年2月26日,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夏声》杂志时,张季鸾仅21岁,他以“少白”笔名,积极为《夏声》杂志撰写稿件,除了第三、八、九三期外,每期《夏声》都有他的文章。 “少白”,即少年头白。张季鸾自幼聪颖绝伦,十四五岁即能走笔写三四千言文章,故在乡里素有神童之目。1903年秋,张季鸾与其侄张崇基及延榆绥道陈兆璜之子陈燮前往礼泉县烟霞草堂,拜关中大儒刘古愚先生为师。古愚师弟子不少,但格外赏识张季鸾。旋张季鸾赴日本留学,学习日语,进步最速,四五月后即能用日语交谈,为同侪所不能及。张季鸾由于刻苦学习,且身体素质较差,所以20岁刚出头,头发就白了。因此,他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用“少白”为笔名,表示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更应抓紧时间加倍努力,趁早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寓有自勉自励之意。 “少白”是张季鸾早期在报刊发表文章的主要笔名,还用于《民立报》、《民信日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4.
笔名与真名     
《出版史料》2004,(3):22-22
作为编辑家的胡风在主持编辑《七月》时,曾有读者要求披露一些使用笔名发表作品的作者的真实姓名。胡风在复信时说:“作者的用笔名,就表明了他只愿意用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5.
漫话笔名     
笔名是历史的产物。元、明以前,文人梦寐以求的是状元及第,名标青史,不愿隐姓埋名,用笔名者不多.清朝,文字狱大兴,一考官因为试题有“维止”两字涉及将雍正去首之嫌,结果脑袋被般了家;一介书生徐骏因诗里有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鲁迅先生不仅以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风著名于世,而且在其发表时所用的笔名,也如他“匕首”般的杂文风格一样,让人叹为观止,堪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7.
写下这个题目可能会引来一些人的非议:记者署笔名是记者的自由,笔名爱怎样署就怎样署,你何必瞎操心乱指责?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认为此问题很有必要引起重视。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记者写新闻是不会特意用笔名的。但现在情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有时写批评或揭露性报道的记者,为了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便隐去真实姓名而用笔名。记者写新闻用笔名本无可厚非。但若运用不慎重或不规范,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造成不良的影响。因为记者通过采访,搜集新闻素材,经过构思写作成篇,署上自己的名字包括笔名,在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同时,承担着相…  相似文献   

8.
写下这个题目会引来一些人的非议:记者署笔名是记者的自由,更没有什么“讲究”的,笔名爱怎样署就怎样署,你何必瞎操心乱指责?笔者对此不以为然,而且认为此问题很有必要让记者同仁们引起重视。 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记者写新闻是不会特意用笔名的。但现在情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记者写新闻用笔名已习以为常了。这是因为以写社会新闻为主,尤其是写批评或揭露性报道的记者,为了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常隐去  相似文献   

9.
谈谈笔名     
当前,文献责任者的表达方式比较复杂,单就笔名而言,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顾名思义,笔名是作家写作时所使用的名字。现代作家都较多地使用笔名,有的笔名较其原来姓名更为读者所熟悉。各种笔名大都隐喻或寓以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一九一八年四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作者署名“鲁迅”,这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一九二○年底,他曾向他青年时代的同窗好友许寿裳解释过笔名的来历:(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在《学灯》副刊上发表第一批新诗时,始用笔名“郭沫若”。郭沫若是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人,他曾对日本留学时的同学范允藏说过:“我的名字‘沫若’是由我故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  相似文献   

11.
宋教笔名:桃源渔父,四个字。于右笔名:神州旧主,四个字。章太炎笔名:台湾旅客,四个字。毛泽东笔名:二十八画生,五个字。梁启超笔名:少年中国之少年,七个字。人风辑看谁的笔名字数多  相似文献   

12.
韬奋的笔名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韬奋是他的笔名.韬奋的意思:韬,是韬光养晦的韬,奋,是奋斗的奋.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不息.除了「韬奋」之外,他还用过各式各样的笔名:一九一五年谷僧谷曾一九二七年心水思退沈慰霞因公惭虚秋月落霞春风润一九二八年孤峰清风云霄静渊愚公韬奋一九二九年笑世一九三二年奋奋一九三三年邹韬奋捂  相似文献   

13.
谈笔名     
日前购得一本书《在语词的密林里》。有意思的是作者的署名:尘元。看那行文风格和驰骋中西的学识,再参考署名的谐音,推想必是语言学家陈原先生的大著无疑。浏览一下书架,发现还有些书是署了笔名的,比如金克木先生的散文集就用了“辛竹”的名字。这倒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写文著书,不用本名而以另外的名字发表,这风尚不知始于何时,须得胡博士那样的专门家来考证。我们确知的是,古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对我国现、当代作家进行研究的论著可谓多样,但也不外乎“评传”、“专论”之类。今有丁国成、于丛扬、于胜三同志编著、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作家笔名探源》一书,从一个侧面对作家的生平、经历、气质、品德进行研究,可以说是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5.
团结力量大,人多智慧广。这普遍的道理,也适用于新闻工作者。五十年代有个马铁丁,擅长写思想杂谈,经常有文章载于报刊,很受读者称赞。以后才知道,它是郭小川等三人的。共同笔名”。六十年代至今,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也联合作战,写了许多有份量的通讯,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已成为传世名篇。近些年来,杂文界有个“杨柳榭”引人注目,它也是由三个作者组成的写作实体。以上九人的做法既聪明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鲁迅先生不仅以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风著名于世,而且在其发表时所用的笔名,也如他"匕首"般的杂文风格一样,让人叹为观止,堪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首推张恨水.他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他每天同时给七八家报纸创作连载小说,其效率才思可谓天下无敌.他不仅用连载小说救活了多种报纸,且以一支笔养活着数十口人的一个大家族,一生创作作品高达2000余万字,堪称海内第一.张恨水原名张心远,而说到张恨水这个笔名的来历,还与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时下,“高科技” 一词走俏得很,尤其涉农报道使用频率极高,凡有新举便委之以“高科技”高帽,于是便出现满篇皆“高”,把读者看的眼花缭乱,孰真孰假,令人难辨。比如,一方常规耕作田,插上千把百株新引进的爱宕梨、大洋枣、大樱桃、红提葡萄种苗,园门口就挂起“高科技农业精品园”招牌,媒体也便随声附和;  相似文献   

19.
稿费、笔名、版权及其它惠世荣【天津】握笔二十余年,与四五家出版社,三四十家杂志编辑部打过各种各样的交道。其中既有例行公事、平铺直叙善可陈者,但亦有几次异味酸甜。时至今日,自己地位虽有所变化,逐渐具有了作者、编辑的两种身份,但着笔行文,仍是主业。现主要...  相似文献   

20.
6月4日,简短而隆重的“笔名大王陈玉堂书稿暨水盂收藏展”在卢湾区档案局举行,中共卢湾区委副书记苏秉公、市档案局副局级巡视员马长林、卢湾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淮海街道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了发布会。笔名大王与水盂收藏家陈玉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也应邀出席。会上,陈玉堂先生以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介绍了其书稿与所藏水盂情况。苏秉公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在座的陈玉堂、梅葆玖等文化名人对卢湾区档案和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了感谢,同时强调:(1)要加强卢湾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同时使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