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个精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领域最新扶贫方略,在"六个精准"要求下,精准扶贫实施尚存在贫困户识别模式单一,考核指标单一;缺乏社会参与,资金短缺;扶贫措施碎片化等问题,要从扶贫方法、手段精准;地方找好发展的切入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好村干部等方面把精准扶贫实施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依旧存在扶贫对象无法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体制尚未真正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急需改进、精准扶贫和市场需求相脱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针对具体问题,分别从完善扶贫对象分类辨别体系、健全教育精准扶贫顶层机制、制定贫困地区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市场与职业教育的联系等维度,提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采取的非精准扶贫方式,尽管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不同地区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实际状况不同,致使这种传统方式并不具有高度的精准性。而精准扶贫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为我国的"三农"发展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基于此,文章拟从农村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农村精准扶贫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式扶贫而言,是"大水漫灌"扶贫方式转向"精准滴管"模式,其核心是"精准"二字。四川藏羌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发展不足,精准扶贫工作存在扶贫难度大、短期难见效、资金压力大、扶贫工作排斥等现实困境。最后以茂县为例,提出了掌握大数据精准识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教育扶贫提升致富本领的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5.
思想扶贫是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精准扶贫中处于重要地位。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地区部分农民争当"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被动依赖等现象,农村思想扶贫工作需把握精准扶贫与思想扶贫的内涵和内在逻辑,分析农村地区思想扶贫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期为实现新时代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色社会,要求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并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脱贫攻坚的"五大工程"之一。本文结合达州市在"四个精准"等方面工作实际,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提升达州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效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通过对农村具体情况和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然后通过对扶贫工作具体执行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政策真正实施过程中,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积极作用发挥的因素以及在实际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开展工作的有利条件,制定能够促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当前,驻村扶贫工作队已成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主力军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通过2年的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基层实践,认真思考研究精准脱贫视域下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原则、职能职责的发挥、角色定位以及实际工作现状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回顾"工作队"的历史沿革,精准其角色定位,进一步厘清其职能、职责和工作原则,切实加强管理,对于推动其职能和角色转变,更好地落实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在介入精准扶贫工作中,能够凭借自身特色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发挥独特的优势,而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结合更能够有效的助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针对政府、高校联动能力弱,教育精准扶贫法律制度有待完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任务艰巨,在校贫困生精准识别能力低和资助力度弱、资助方式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要强化政府、学校长效联动力,健全教育精准扶贫领域中的法律体系,构建"政府+社会+群众"的民族地区综合扶贫机制以及建立贫困学生动态识别体系的优化对策,力求更加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介入到精准扶贫之中。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7,(7):91-95
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结合梅州丰富的区域资源与客家文化,高校基层党建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以科技支农为主要形式,创造性地从精神思想、科学知识、专业实践、创新驱动等方面协助办好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处于中央苏区的地方性高校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品牌化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是本届党中央在扶贫问题上最核心的指导思想,高校扶贫同样要做到精准,这也是促进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保障.但在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由于资助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资助体系未能有效落实、贫困生认定环节存在较大障碍和资助过程缺乏科学设计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程度.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将大数据思维引入高校资助工作,实现资助对象的人性化精准识别、资助方式的多样化精准定制和资助管理的动态化精准调整,从而能真正解决贫困生问题,做到高校的"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式扶贫而言,是"大水漫灌"扶贫方式转向"精准滴管"模式,其核心是"精准"二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针对问题,首先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户因病、因学、因劳动能力素质不高等致贫原因,然后对扶贫工作的精准识别难、扶贫难度大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做了阐述,最后以茂县唱斗村为例,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以及财力支持作用之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利,精准式扶贫工作所覆盖的范围和人群也愈加广泛,但整体工程开展以及落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识别机制缺乏足够准确性、资源配置效率低、扶贫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保证其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认定是落实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但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着"知情难、比较难、判定难"等问题。引入控制论中的反馈机制到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建立多级正反馈工作体系,将贫困生认定中各环节的结果返回到信息输入端,可以及时发现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将原本含糊不清的定性评定转变为比较精准的量化评定,简化了贫困认定工作,提高了贫困认定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在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行业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广西的高职服务精准扶贫的调查发现,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因此需要科学审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精准扶贫"思想在我国的提出与落实,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探求更优化的资助育人工作模式,民办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学院亦是如此。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独立学院的资助育人之路目前仍存在诸如资助方式不完善、资助资金不足、认定程序不合理等问题,还需要相关人员努力开拓创新,找到合适的、高效的资助育人模式。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案例文献针对上述问题总结了一些精准扶贫背景下的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如精准认定贫困生、全力实现精准资助、精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等,以期为广大独立学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即重点、科学地运用专项扶贫政策、制度和程序,对扶贫对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的贫困治理模式,强调了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把社会保障作为最后的一张"安全网",以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的方式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建档立卡、驻村帮扶、产业帮扶等16个方面进行精准扶贫。在扶贫工作攻坚战中,高校充分发挥高端人才优势,一方面是贯彻"服务地方,守土有责"的理念,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为新一轮振兴辽宁经济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地区收入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在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农村精准扶贫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责任与要求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的重大决策,并在现阶段发挥了促进新农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加快贫困农村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大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的力度、提高深度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加速贫困地区农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依然存在贫困农村空巢家庭难扶持、农村基层利益冲突难平衡、农村可持续反贫困待加强等问题,因此仍有必要从精准教育、精准发展、精准参与、精准协调、精准保障五个子系统方面构建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以深化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推动农村走上可持续精准脱贫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17,(3):25-28
精准扶贫的提出,旨在改善以往扶贫过程中的"脱靶"问题,从而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的目标。根据安徽省砀山县的实地调研表明,精准扶贫在实践中存在识别成本高、难度大,农户与扶贫干部参与度不足,帮扶措施缺乏差异性以及扶贫成效差等问题。而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农户的流动性、封建性和自利性,扶贫干部的意愿不足和扶贫措施的结构性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建议性政策并且强调精准扶贫中要特别重视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经过五年多的精准扶贫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扶贫过程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等靠要拿思想较严重、内生动力缺乏等。精神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精髓、新举措、新方向,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精神扶贫举措,如坚持教育扶贫、坚持"志、智"双扶并举、发展民间互助组织等,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