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twan, Robert, Barry Orton, and Alliam Vesterman. American Mass Media: Industries and Issu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8—$8.95, paper)

Dennis, Everette E., Arnold H. Ismach, and Donald M. Gillmor, eds. Enduring 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St. Paul, Minn.: West P.' _fishing Co., 1978—price not given, paper)

White, David Manning, and John Pendleton, eds. Popular Culture: Mirror of American Life (Del Mar, Calif.: Publisher's Inc., 1977—$11.95/6.25)

Charlene J. Brown, Trevor R. Brown, and William L. Rivers' The Media and the Peopl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 Winston, 1978 —price not given, paper)

Malcolm Muggeridge's Christ and the Media (Grand Rapids, Mich.: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7— $5.95)  相似文献   

2.
面对急速的技术发展、市场冲击,追寻转型、创新和再造的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生活的进程中,不能迷失生存本位.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服务于人民的幸福与和谐友好相处,服务于生活理性和人文精神的涵护和提升,两者的结合需要我们张扬新闻传播的人文智慧,从而推动社会的理性认知模板和德性社会交往网络的健全.  相似文献   

3.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肇始自将传统媒介融合于一体的想象,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涌现,这也使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新的特质,本文尝试从媒介融合的现状、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的裂变与重组、媒介融合所引发的媒介生产方式的革命等层面切入探讨媒介融合现象,进而分析由此而来的媒介化社会浪潮和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跨越时空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社会结构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边界,这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重构。在社会关系重构中,作为公民社会发展的要素,如公民身份、公共理性以及媒体公共空间等对促进社会有机团结、推动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所有这些集中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对话与沟通中。本文从中国公民社会及其特征、公民身份与公民意识、媒体公共空间中对话与沟通何以可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媒体公共空间中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建构公民日常对话与沟通的思想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众媒介信息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一句有趣的职业特征描述, 大意是学者越来越像商人,而商人越来越像学者。我想从理性和思辨的角度论述传媒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孙宜君  吴荻 《新闻界》2008,(4):105-106
本文认为,推进社会共识,倡导主流价值观,化解和疏导社会矛盾,实施社会预警功能,优化传媒生态等方面,是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8.
平衡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论中国传媒的身份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媒处于国家与社会之间难以平衡的身份危机之中.身份界定成为中国传媒难以破解的问题.本文按照马克思"社会本位"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本着社会良性发展的观点,对中国传媒身份进行了分析,认为传媒组织不仅是一个传播主体,更是以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为前提、以人本位为受众观,连接国家与社会以及社会与个体的中介,是参与和改变社会的重要主体和重要力量之一,在此定位之下各类媒体各司其责.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氛围。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是人民意愿的反映。舆论监督是依法从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舆论监督的作用会日益彰显。随着政治透明度的提升,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舆论监督工作。适度的舆论监督是建立和谐社会必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社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加快了人类生活的节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而由生产力和传播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进而对旧有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造成冲击与影响.这就要求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基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积极发挥传媒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外部社会环境、舆论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发挥传媒建设和谐社会作用所遇到的障碍。最后提出建立多元化信息表达渠道、建立以人为本的报道机制、提倡传媒“平民化”、建立合理的媒体管理机制、坚持正确舆论方向、提升媒体从业者的素质、提高传媒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等途径,积极发挥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努力营造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面对老年社会,媒体准备好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社会和媒体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频次很高的有关“化”的关键词,但在诸多的“化”中,对于“老龄化”这一严峻社会问题,似乎还未给予足够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今后一个时期努力奋斗的目标。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义不容辞地履行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Ronald Gottesman and Harry Geduld (eds.) Guidebook to Film: An Eleven-in-One Referenc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72 – ,$6.95/3.95)

C. Edward Wall (ed.) Multi Media Reviews Index: 1970 (Ann Arbor, Mich.: Pierian Press, 1971 – $19.50)

Dorothy I. Weil's (ed.)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Guide to College Film Courses 1971-72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72 – $3.50, paper)

Raymond Fielding's The Technique of Special Effects Cinematography (New York: Hastings House, 1972 – $18.50)  相似文献   

17.
媒介素养与媒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媒介素养越来越被关注,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人们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及其未来发展的走向正在面临着一种潜在的困惑和危机。本文将根据英国电影学院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和谐社会建构的背景下,着重分析传媒改革路径:从市场到超越市场,传媒外在环境的改革;建构多元媒介格局以改变市场化媒介的主导地位;重构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主义,提高传播能力;内外结合,深化编营制度改革,从而推进传媒转型中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电视传播中超真实空间对消费社会景观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岩  张丽萍  范明 《编辑之友》2015,(10):51-55
媒介与人类生活已几近融为一体,人类对鲍德里亚所谓的“超真实世界”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如今脱离开信息传播的世界已很难想象.如果说现代传媒技术在诞生之初,还是仅仅试图去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客观世界,带给受众更逼真的“在场感”的话,那么随着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换代,传媒已在有目的地建构、创造一个看似真实、甚至比真实世界更加可信的符号世界——媒介帝国.大众传媒的各类传播形态在适应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进程中,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不得不与消费主义联姻,进入一种共谋共生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20.
传媒监督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道德及整个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由于它在市场经济中本身也是利益主体,如果只有监督而没有自律,那么对社会造成的破坏也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传媒在发挥监督职能的同时,应加强传媒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