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王朝是古代政区建置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北方汉地政区的变化,主要有蒙古时期的“画境之制”和世祖朝投下食邑置路州等。江南行政建置变动,表现为以十一宣慰司取代南宋十一路,又依户口数实施州县升路升州之类的改造。另一项建树是创立了行省制。边疆政区变化又在于直接治理型的宣政院、行省、宣慰司及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取代羁縻州。引起政区建置显著变动的背景,首先是辽、宋、金地方政区建置的不断累加及发展变异,其次是蒙古因素的影响,前者侧重于路府州县及宣慰司等政区形式的外在惯性继承,后者表现得比较分散和不连贯,又往往与前者交互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研究古代政区地理有着长远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加,对古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从战国县制、秦郡和《汉书·地理志》等三个方面概述出土文献对政区地理研究的贡献,初步结论为:(1)战国县的生成方式约有4种:三晋齐燕由县鄙之县到县邑之县再到郡县之县,秦商鞅变法"聚小乡邑聚为县",楚"灭国设县",以及诸侯国在新占领地区先由点线占领再到军事控制区最后形成行政化区域。(2)秦郡的设立有一个从12郡再到36郡的过程,秦始皇36郡并不包括秦国本土的内史地区,而仅限于山东六国故地。(3)《汉书·地理志》的郡县名目及数量当有可靠的官方档案来源,可以信据;附注的郡国沿革部分可信度不高。  相似文献   

3.
清代统治者通过行政措施将以西宁府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地区纳入内地化行政体系,形成了"一府三县四厅"的政区格局。"厅"作为清代独创的政区形式在西宁府地区广泛设立,险要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民族构成、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影响这些厅的设立的共同因素。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地区历史时期曾多次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明嘉靖年间的新滩大滑坡导致峡江水势凶险、航路受阻,使得这里的驿传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三峡地区的巫山、巴东两县时处川、楚两省交界地,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驿传改革事件波及基层政区到高层政区的多级行政机构;又因驿传制度和当地百姓的赋役负担紧密联系,因此出现派役失衡、役负繁重的现象,改设旧驿与添设新驿的驿传改革长期“难产”。驿传任务的繁重与否,往往还与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文章通过对个案的考察,分析论述了地质灾害导致局部地区的环境变动,以及官方与民众对环境变动的种种社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丹江县撤治引致地方治理渐趋混乱。随着地方局势缓和与民众呼吁,雷山设治成为新的选择。雷山地区撤县与设治的历史进程表明,政区调整引发地方治理失范,地方治理失范又促进政区进一步调整;地方民众在政区调整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民国后期雷山政区调整与社会发展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6.
唐朝是中国地方政区沿革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唐玄宗时把“府”加入到地方行政区划中来,唐太宗时设置的“道”和唐睿宗时变成正式建制的节度使辖区(方镇)在唐朝后期逐渐跃居州(府)之上成为地方一级政区,使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逐渐由简单的州——县二级制经州(府)——县二级制最终转变为道(镇)——州(府)——县三级制。府、道和方镇(节度使辖区)成为地方政区对后世地方政区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据史籍中秦汉至南朝时期高凉县、郡沿革及相关俚族记载,以分析梁末前历朝对高凉俚区的羁縻式分划统治。认为汉晋岭南始现俚族应与秦汉以来历朝通过边地郡县对瓯、骆、乌浒等族的羁縻式统治有关,从西晋至南朝分置的羁縻性政区可以看出,梁末前历朝逐步推进对高凉俚区的羁縻式分划统治。通过以上羁縻性政区及相关行政制度,加快了高凉俚区部分俚僚如冼氏俚族与汉族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开封设县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除魏国迁都大梁外,县的建置一直延续至南北朝晚期。南北朝木期,开封升为梁州,由此迈入了自身拥有行政区划的发展阶段。水运交通的兴废、政治地位的尊卑及国家的行政运作成为影响其政区沿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政区"厅"伴随着明清时期同知通判职责的演变而出现。清代政区"厅"的设立数量波动显著,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设立来源逐渐丰富;隶属关系复杂,其变化多与层级调整有关;空间分布广泛,总体上呈现"边缘性"。清代政区"厅"以同知、通判为正印官,部分政区"厅"设有武职官员。政区"厅"具有管理边疆紧要之地,对外巩固边防;管理难管之地,对内强化统治,这两个特殊职责。它帮助清廷实现了疆土的全面政区化;有助于解决旗民杂处问题;提高行政效能,维护地方稳定;充实和巩固边防,促进疆土的开发利用和汉族文化的播迁。  相似文献   

10.
选取新世纪10年(2000-2009)陶研71部著作做为研究对象,分"传记类""文集读本类""工具书""陶研之研究""专著研究类"和"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类"等6个主题对10年来的陶研著作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把握新世纪10年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基本走向,认清其理论研讨的新进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是全国市县平均规模最小的省级区,调整该省市县政区,可以克服山西省市县政区规模偏小的弊病.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现存山西省现有市县政区进行分析、对比,采用规范量化市县政区人口数量和面积规模的具体指标来撤并市县政区,将107个市县政区调整为63个,并将11个地级区调整为9个.  相似文献   

12.
清代顺治朝武生学额,京卫武学有明确定数,各省取进多寡尚无定额。康熙十年始定全国武生学额,比照文生取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因新设学校、升格既有学校、政区等级升降及政区归并,武生定额多有调整,每届岁试共取进武生约22000名,分属全国1800余所学校,此后该进额大致稳定。直至咸、同军兴,大规模捐输广额,武生定额增至约27000人。咸、同广额前后,武生群体总数呈"南激增、北缓增"之势;武生分省比例,则"南升北降"。通览清代武生学额、群体人数及其地域分布变动,既可揭示其政情变化之大势,又能反映其武科人才培育与选拔之动态。  相似文献   

13.
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至于"滑",大概因"滑台"而得名。滑县地处中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仰韶文化时期就已有先民定居于此。在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滑县的政治地位高低不一,或以国都所在地出现,或以都城畿县出现,或仅为一普通小县;其幅员,大则为地方一级政区的治所,统辖数州;小则仅为一县之地,统辖数乡而已。  相似文献   

14.
孔军 《德州学院学报》2015,31(1):102-106
在中国漫长的政区发展史中,"兖州"作为政区经历了从地理单元到一级政区的变化,又实现了从一级政区到二级三级政区的演变。在地域范围上"兖州"又出现了由北向南发展,由西向东收缩的变化。这些变化从政治上讲是由于上古政区崇拜到实用主义的变化;从历史发展角度讲则与南北朝以后兖州治所位置的固定有关,从城市发展角度讲对兖州在近代城市发展中的滞后表现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国曹魏沿袭东汉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但在政区的名称、辖界、治所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动。曹魏政权对政区大的调整主要有两次:一是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郡国县邑,多所改易”①。一是齐王曹芳在位期间(公元240——245)“郡国县道多所置省,俄或还复”②。由于《三国志》无《地理志》,给我们了解曹魏时期的政区变化增加了难度。年前,笔者在《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三国·魏政区图的绘制过程中,根据《二十五史补编》一书中《三国郡县表附考证》、《三国疆域表》、《补三国疆域志补注》等所列有关郡县,参考了《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图集》、《山西历史地名通  相似文献   

16.
地域型政区是"城乡合治"为特征的政区类型。明清时期,天津的地域型政区发展很快,天津道整饬副使、天津巡抚和天津州的设置是地域型政区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从萌芽、发展到确立。随之,天津的军事管理被行政管理所代替。而天津因临近首都、漕运中心这一独特的区位因素和行政地位的逐渐提高,促进了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潼关大约始建于东汉中末叶,是我国著名的险关要塞,曾被誉为"三秦锁钥"、"四镇咽喉"。潼关一带自西汉时设立船司空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代政区隶属多变。自明代始有潼关志书以来,先后已经有7部有关潼关的志书问世。  相似文献   

18.
汉唐地理志内容丰富异常,包罗宏泛,以今天历史地理学的眼光来看,举凡政区沿革、人口户数、山川道里、关镇险隘、风俗名胜等,无不详载。此于史料较为缺乏之唐及先唐研究,无疑极具学术价值,故自清季乾嘉学者以来,即颇受学界关注。清儒对汉唐地志之校补、辑佚,民国迄今禹贡学人对汉唐地志所作的全面而深入研究,皆是成绩斐然,积累不可谓不深厚。然或多或少受到彼时代学术理念、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资料等限制,前人研究中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缺憾,相关研究也存在有待深入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论唐代都督府政区的发展与衰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督府政区是唐代地方高级行政区域。本文首先论述都督府政区与州政区间的关系,强调两者是上级与下级的统属关系,绝非同级政区之并列关系,并历述都督府政区的诸多特征。接着重点探讨唐代都督府政区的发展变化和建制沿革。继而论述唐代后期都督府制与节度司制的沿革关系,认为就管理职权而言,两者是前后继承关系,节度司政区系取代都督府政区而兴起;就机构实体而论,两者则是主从同时并存之关系,从而使都督府建制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地位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20.
《湘南学院学报》2019,(4):38-43
近四十年来,东汉政区地理研究可分为两方面:一是通代整体研究,即着重于东汉一朝的州制变化、政区沿革及有关郡国县邑数目考证等方面;二是具体地望考释方面,即对某一政区的某一郡县治所今址的考证,成果颇丰。不管是整体性的研究还是局部的探微,都有力地推动了东汉政区地理研究的细化与深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经世致用的价值理念不强,研究成果没有被综合利用;研究层面较为局限;研究的区域选择性也较为明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