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即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城市化道路演进经历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同步推进的阶段、城市化问题突出的阶段和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阶段三个阶段,并形成市场主导模式、自由放任模式和被动发展模式三种城镇化模式。我国的城镇化道路问题,经过长期研究、争论,基本上取得了共识,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之后,又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其次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再次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民"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目的在于服务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概括说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城市化理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于我国城镇化有重要的分析与指导作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城镇化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回顾城镇化发展历程,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政策导向与市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人口来源、人口的增加与土地利用的扩大、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与城市差距扩大等方面。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根本、以良好的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城镇承载量为手段,以及以城乡融合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城与乡的关系史:新型城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代的城乡一体,到近代的城乡分离,直至当代的城乡割裂,中国城市的起源和进化以及城乡关系发展史,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和前车之鉴。中国城市化的本质是关于一个植根于超过五千年农业文明的乡村社会,在经过20世纪50~70年代的高度集体化后,如何在政府主导的市场改革下迈向城市化的进程。中国未来城镇化需要跳出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传统西方思维,从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城市及传统乡村社会的内涵,探索如何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构建互动共融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应对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社会各界对与之相关的基本要素缺乏厘清,致使新型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留存不少误读与疑问。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地发展新型城镇化。积极发展新型城镇化,就要遵循“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原则,科学地认识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正确地处理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新型农村社区化、城乡一体化、城镇群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建设是一条复杂且艰辛的历程,尤其是在近代社会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本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些改革策略,通过整合行政资源,创新管理机制、着眼于城乡统筹机制等方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基于对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的分析基础之上,探了讨"二元体制"的背景下,两种城镇化力量对中国城镇化的作用表现以及中国城镇化的特殊发展模式。城镇化按推动力量的不同,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类型。基本结论是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视野看,我国传统社会长期因循城乡一体的结构体制.这一体制随着近代西方现代化的深入而瓦解,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化走上了一条“以地为本”的发展道路.“以地为本”的城市化给我国当前社会带来了城镇化率虚高、半城市化、逆城市化等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就其实为“土地的城市化”.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应该进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转变,走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发展可将内需扩大到最大化,从而刺激消费加快城市建设.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当从城乡统筹规划着手,完善体制改革和人口管理制度,优化城镇配套实施,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中小城镇发展.本文通过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分析,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完成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结合怀化市的实际,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协调、资源环境五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怀化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对其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怀化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其城乡发展不平衡,空间差异大,整体质量偏低。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镇化进程过快将带来一系列土地问题,主要表现在耕地锐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利用环境恶化等方面,成为中国城市增长、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的不良影响因素。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使用制度存在不足,土地政策实施力度不够以及城乡土地市场不统一等几个方面。本文为改善和解决上述问题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要着重解开人口“城市内部二元”及“城乡二元”结构.当前,衡阳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明确衡阳人口城镇化的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分析衡阳人口城镇化的途径,探讨衡阳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对衡阳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以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由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城乡劳动力以城镇为中介,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和从城市向农村流动并存的态势.而我国现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单向流动,给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文章认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缓解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双重过剩局面,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不同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不是同步的,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发展。针对这样的状况与问题学者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提倡用小城镇化来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另外一些学者不赞成这样的观点并且有各自的看法。本文论述了一些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最后针对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解决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重要途径。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总结城乡统筹面临的形势与机遇;以福建省三个不同类型的城镇总体规划为例,分析城乡统筹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体现,从而总结出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城乡统筹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城镇建设要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发挥城市和乡村的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共赢互补。新型城镇化要在生态文明传承和发展宜居文化传统方面有新的突破,实现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共同缔造。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中国城市化将在三大类地区发生。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形成城市群和城乡一体的格局,二是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三是中西部地区已形成产业支撑能力的城市和有资源开发潜力的城市。十堰作为中西部结合带并且有汽车优势产业和水电、旅游等优势资源支撑的城市,必将成为中西部结合带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地区,但即使如此,也应该遵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环湖城镇带。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脱节现象已经成为一对比较明显的矛盾,这在城市新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产城统筹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在新一轮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双轮驱动",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新一轮城镇化规划正在制定中,并有望在年内出台。面对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现状,新型城镇化进程如何化解农民进城困境,消除"城市病"干扰,仍有诸多难题待解。城镇化规划今年或出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的倡导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重速度转向重质量,新型城镇化不是"片面城镇化",也不是"被动城镇化",而是重视农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四大命题:第一,要转变思路,遏制农村教育的衰败;第二,坚持以城带乡,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第三,要创新机制,推进城市教育的校际间均衡;第四,要关注城市中的边缘人群,推进城市教育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地研究其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城镇化质量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社会事业、城乡统筹、生态环境等方面"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镇发展、居民生活、城乡统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对安徽省各地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维度上,城镇化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各市城镇化质量存在区域差异;发展理念上,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