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注创业警觉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其间的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对304份来自国内创业者的多时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创业警觉影响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创业警觉与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显著正相关;(2)创业意向在创业警觉与创业行为之间有显著中介作用;(3)结果期待调节创业警觉对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的直接作用以及创业警觉通过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间接作用,结果期待水平越高,其直接与间接作用越强;(4)主动型人格调节创业警觉对创业行为的直接作用以及创业警觉通过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的间接作用,主动型人格水平越高,其直接与间接作用越强。由此得到如下启示:创业者应对创业机会保持高度警觉性;家庭和学校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个体的积极主动人格;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  相似文献   

2.
社会网络、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晓波  张超群  王莹 《科研管理》2014,35(2):104-110
本研究围绕"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意向"这一基本研究问题,在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网络特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向高校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连接越强、异质性越高,创业效能感越强,而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只能增强风险容忍效能感,对机会识别效能感没有影响;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风险容忍效能感均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效能感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创业意向的因果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地区创业者作为样本,检验既有知识、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其各维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有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各维度及创造性性思维在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均起到中介作用,由此创业机会识别的内在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基于成败归因倾向与知识转化模式理论,构建失败归因、经验-知识转化模式、后续创业意向关系模型,对珠三角地区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展开调研。研究发现: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的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对其后续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定性归因对其后续创业意向提升并无显著作用;失败归因均能促进探索式和利用式知识转化,但只有探索式知识转化在失败归因与后续创业意向间起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利用式知识转化的中介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考察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关键生活事件、情感体验是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重要因素;第二,积极情感体验对于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起到催化作用;第三,消极情感体验对于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起到唤醒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往针对高校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比率。然而,许多在大学期间接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并不会立即自主创业,而是在所就职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内部创业。可见,高校创业教育效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本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选取大学毕业后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新生代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类新生代员工所接受的高校创业教育对他们在所就职企业的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280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对新生代员工的成就需要、内部创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成就需要在高校创业教育和内部创业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公司创业导向对成就需要和内部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汤勇  王福民  宋娟 《软科学》2012,26(12):32-35,4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创业意向理论,以442个样本为对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出社会网络影响创业意向形成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网络内联系与个体创业意向形成负相关;商业交流机会、创业家交往程度与个体创业意向形成正相关;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家交往与创业意向形成有完全中介作用,对商业交流与个体创业意向形成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大学在校学生为例,对创业态度与意向、创业路径与策略、创业知识与能力和创业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创业自信度高;就业前景好,创业意愿也高;大学生倾向于先就业后创业:行业发展是创业地点选择的主要因素,行业选择起点较低;认为缺乏管理实践经验是创业的主要劣势:对于创业教育有很高的渴求度,倾向以公选课方式学习,内容上则希望了解更多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坚韧性理论,构建了坚韧性对创业意向影响的模型,探索了大学生坚韧性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通过254份有效样本,采用多层回归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坚韧性对创业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坚韧性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上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创业氛围与创业意向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坚韧性正向调节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往针对高校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比率,然而,许多在大学期间接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并不会立即自主创业,而是在所就职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内部创业,可见高校创业教育效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选取大学毕业后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新生代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类新生代员工所接受的高校创业教育对他们在所就职企业的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280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对新生代员工的成就需要、内部创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成就需要在高校创业教育和内部创业行为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创业导向对成就需要和内部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风险感知的创业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风险感知为主线,讨论了认知偏差、风险倾向、创业自我效能等因素在创业决策中的作用。风险感知一方面容易受到个人认知偏差、风险倾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直接作用于创业决策;此外,个人的风险倾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也对个人最终的创业决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和自主化的态势,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促使许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存在很多的风险,他们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洞悉创业风险对创业者决策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揭示创业风险影响创业决策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把风险感知和风险倾向两种被营销领域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引入研究之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创业者面临的创业风险,创业者的风险感知与风险倾向,以及二者对创业者决策行为影响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风险感知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即当创业者感知到损失时与创业决策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创业者感知到收益时与创业决策行为呈正相关关系.风险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并与风险感知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创业者的决策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成败归因倾向与知识转化模式理论,构建失败归因、经验-知识转化模式、后续创业意向的关系模型。通过162份有创业失败经历的珠三角区域创业者一手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失败的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对后续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定性归因对后续创业意向无显著影响。失败归因均能促进探索式和利用式知识转化,探索式知识转化模式作为中介变量,在失败归因与后续创业意向间起到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利用式知识转化在失败归因与后续创业意向中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相应的管理启示对创业者的进一步创业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了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创业资源识别的关系.基于文献回顾,提出了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和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相关假设.基于368份有效样本对所有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创业资源识别有显著相关关系;创业者特质的风险倾向、内控制源、不确定性容忍度3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显著影响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资源识别的关系,成就需要维度对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305名广州地区大学生为被试样本,探究了在校大学生个体背景、家庭背景和创业教育对创业态度、创业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大学生创业意向处于中等水平,创业态度和意向较少地受到家庭背景和个体背景中客观因素的影响。创业教育应实施分类管理,建立立体式的创业教育模式;搭建创业型勤工助学实践平台;更多地关注大学生个体与高校、社会的创业互动,提升其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17.
马昆姝  覃蓉芳  胡培 《预测》2010,29(1):42-48
通过创业决策情景模拟,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基于风险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风险偏好作为前导变量、风险感知作为中介变量时,个人风险倾向与创业决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偏好对风险倾向没有影响作用;(2)风险倾向正向影响创业决策;(3)创业风险感知负向影响创业决策;(4)创业风险感知部分中介了风险倾向对创业决策的作用。因此,谈论风险倾向无用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8.
创业榜样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创业榜样及其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创业概念的深入,更多知识层、理论层的空缺也日益显现,《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以及《沉没的船和错过的船:创业的风险模型》等书籍曾对创业理论进行过剖析,世事变迁,创业领域的发展迅速,需要新的理论,新的创业框架模型来指导创业,规范创业,规避风险。针对目前创业领域知识层面较为薄弱的情况,从五个方面深入分析,提出了企业创业的概念框架。除此之外,研究了当前创业的主要风险,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对当下的创业体系有所完善,达到趋利避害,降低风险之效。  相似文献   

20.
杨湘玉  程源  刘云 《科研管理》2017,38(6):84-90
本文研究创业倾向的性别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框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定量探讨人际关系、前瞻性人格、创业态度和创业能力对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男性创业倾向的各条影响路径均高于女性,且人际关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明确了这些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和路径,阐明女性创业倾向的形成路径,以及不同性别创业倾向影响路径的差异,对于女性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