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教育何为?首先,需要我们弄清楚"公民道德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分析为两个基本内涵,即"公民道德的教育"和"公民的道德教育"。前者是指对作为社会公民身份的道德的培育,其内容更侧重于与公民身份相关联的道德教育,即体现于公共领域道德的教育,它具有鲜明的现代社会的时代特点;后者则是指对公民所应有的全部道德素养的培育,具有一般道德教育的性质。加强"公民道德的教育"的重要性从历史的维度看,进行公民道德的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公德对立国来  相似文献   

2.
曹辉 《中国教育学刊》2005,4(7):29-31,40
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和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的确立标志着道德教育的历史性转型,必将对我国公民社会的建立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产生积极影响.公民道德教育应以培育平等健全的独立人格为立足点,以追寻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的自由境界的教育取向,以倡导人与人之间遵守普遍道德契约的和谐状态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德育在公民道德内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民道德内化的重要基础、核心内容和必要条件三个层面阐述德育对公民良好品格的形成、道德境界的提升以及对社会广泛性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交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诸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混乱、非道德主义泛滥和道德知行分离等道德困惑问题。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就要着力加强公民的道德心理培养,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积极塑造公民道德个体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等,并把公民道德建设与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法制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道德失范,扬弃传统道德,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到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已基本形成。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在驱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伦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与其相应的公民道德自觉则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应成为当代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在文化强国的语境中思忖公民道德自觉培育的问题,必须关注公民的道德主体性,从启蒙公民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强化公民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意志,开拓公民道德主体践履道德责任的平台等路径,激励公民道德主体发挥自我修养的主观能动性,从中孕育乃至强化公民道德主体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7.
公民伦理作为现代法治的伦理基础,在独立主体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精神、契约精神、社会正义精神以及市俗伦理精神诸方面为法制现代化提供价值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的支持与引导。市场经济不成熟、民主宪政不足以及传统宗法伦理的消极影响严重制约我国公民伦理的发育,使得法制现代化深层乏力。实现法制现代化,须致力于培育公民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法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实现公民道德和法治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信仰,就必须了解中国和西方道德信仰传统的差异性,以便在相互借鉴中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中国和西方传统道德信仰的侧重点、道德信仰追求的境界、解决人我道德矛盾的方式和要求以及信仰道德的目的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各有长短。扬长避短是伦理研究和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教育重新审视人格培育的道德实践方式及道德主体的内在品质与价值建构,强调道德内涵养成而非人类智识开发和伦理行为规范.将人性发展、思想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作为建立健全社会德育价值的追求,注重人内在价值的独特性与所具有的发展潜能性,通过启发和提升民众作为现代社会之公民的道德意识和行动自觉,培育具有公民性信念和优良德性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0.
公民道德能力是现代型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一种理性地参与公共政治活动,合理地规划自己生活的能力。公民道德教育应该以培养公民道德能力为重要内容,关心道德生活、道德实践,塑造好公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笔者探讨了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结果表明:两版思想品德教科书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实现了由阶级道德向公民道德的转变,公民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德育切入点;转型期我国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是主体道德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上看,中外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都离不开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道德可以培育民众对和谐社会的理性认同,培养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尊重和宽容,并通过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达成社会是否和谐的共识。公民道德的价值在促进人自身、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创新点就在于它集古今中外之精华 ,结合当代中国之国情 ,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全体公民应当遵循的 10个基本道德规范。道德重在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应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大学生不仅应该刻苦学习并掌握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还应当认真学习道德理论 ,积极投身道德实践 ,努力升华道德境界 ,做好实践公民道德的表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熟人社会必须走向现代公民社会,熟人道德必须提升到以民主、平等为基点的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公民人格的养成;社会私德与公德的和谐接轨;法治国家构建的基础;社会公共精神的养成;促进国际理解和世界和谐等方面。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当前需要注意在国家政策法律层面构建公平正义,建立国家道德荣誉体系,建立国家层面的道德维护保险措施,重视推进健康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公民道德教育的创新载体及其组织模型设计,即建立公民道德自律教育委员会,通过强化公民群体道德自律教育而强化公民个体道德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公民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公民在道德自律教育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真正体现公民道德教育关爱人生的本性,达到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制度化是极其必要的现实途径,公民道德制度化是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它是一种底线伦理,而底线伦理主要适用于公共领域,用于那些严重影响到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制度公正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和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制度公正通过有效调节公民的善恶行为、公私行为和道德与幸福关系,从而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道德冷漠是当前道德危机一种直接表现,公民道德情感的缺失造就了道德冷漠。情感,尤其是利他情感是发动道德行为不可或缺的要素。现代社会公民身份所包含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关系蕴含着尊重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道德情感,所以,培养公民道德情感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首先,要健全有利于公民道德成长的社会制度环境,用良好的制度促进公民积极的情感体验;其次,建立健全社会赏罚机制,以扬善抑恶;第三,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公民尊重他人利益,认同公共利益,自觉承担道德义务;第四,建立以个体道德生活体验为主的移情式道德情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创新点就在于它集古今中外之精华,结合当代中国之国情,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全体公民应当遵循的10个基本道德规范。道德重在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不仅应该刻苦学习并掌握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认真学习道德理论,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努力升华道德境界,做好实践公民道德的表率。  相似文献   

19.
道德权利是公民主体最基本的社会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公民道德权利却严重缺失。公民社会为公民道德权利的实现提供伦理支持并赋予制度性保障:公民权利意识是公民道德权利建设的前提条件:公民公共精神是公民道德权利建设的精神保证:公民权利保护机制是公民道德权利建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公民社会道德要求为取向的教育形态,是我国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鉴于公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理性化的价值生态,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在方法择取上,以“道德灌输”为承载的理性化教育形式,在塑造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人格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公民社会个体的主体性与心性价值世界的多样性,又使理性化教育有一定的局限,而情感化教育可以弥补理性化教育形式的缺陷并对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在理性化教育与情感化教育的关系之间形成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