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山东省2004年—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Stata计量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山东省劳动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二产业就业占比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占比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就业占比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提出了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合理引导劳动力资源流动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运输资源配置和运输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关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经济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也导致了工业布局的变化,这些直接影响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资源配置和运输的结构.运输资源配置的变化和运输结构的变化影响着我国运输化的发展,如何加快实现运输化的步伐,减少运输短缺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21,35(3):22-28
基于中国282个城市2004~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DID方法探究了房价上涨、高铁开通对劳动力空间错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与劳动力空间错配呈现出U型关系,而高铁负向调节房价对劳动力空间错配的影响,即开通高铁的城市,房价对劳动力错配的影响较小。中间机制结果表明:高铁通过提高城市间的就业可达性,创造了职住分离的条件,从而能缓解高房价带来的劳动力空间错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对房价与劳动力错配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人口规模大的城市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5年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包含专利价值信息的创新指数表征创新能力,实证检验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整体上看,扩大贸易开放水平有利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在样本期内,贸易开放水平每上升1个标准差,城市创新能力将增加0.0541个标准差左右。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贸易开放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可以通过升级产业结构的“数量”“质量”和“合理化”3个维度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经济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贸易开放能够有效通过产业结构3个维度的升级来提升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而在经济落后地区上述机制均不成立。最后,考虑模型内生性和经济变量滞后效应,采用滞后解释变量、增加控制变量和删减特殊样本等实证策略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研究结论高度稳健。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贸易开放和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的认识以及深入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缩短旅行时间,减少交通成本,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文章探讨高速铁路对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高铁与旅游产业的关系,由于交通成本降低,引起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旅游市场需求产生变化。通过研究贵广高速铁路开通后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应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杭州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合理构建和有效运行是确保城市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对其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科学全面的评价,可及时发现城市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阶段性问题,为改进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通过对杭州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调查与2004-2008年城市总体配置效果的实证研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合理性,并深入分析了杭州科技资源配置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流动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为了检验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从理论方面阐述了劳动力流动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消费需求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通过构建多维产业升级指标并运用中国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消费需求效应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第三产业内部升级的中介效应显著。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整体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屈芳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93-94
简要介绍了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正面影响(需求功能、资源配置以及加快升级进程等)以及负面影响;同时,针对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两方面影响,提出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新券是解决中小微企业科技能力不足的制度创新,从科技资源配置角度看,创新券制度不仅有利于实现对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优化,提升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更有利于转变传统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避免科技资源浪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实现科技资源的公平分配。应积极推动创新券制度在我国更广泛和深入地实行。  相似文献   

10.
以2006-2018年中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研究人口流动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人口流动的增加显著推动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人口流动可以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两条路径影响城市创新能力.从异质性结果看,人口流动对城市创...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地区多重资源配置效率?在纳入土地资源新视角下,本文以"十一五"规划中约束性控制污染政策为例,利用29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并使用双重差分法就该问题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主要通过缓解资源的投入过度,提高了城市土地与劳动的配置效率;环境规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区位异质性,相较于东北及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减排指标完成度较高的东、中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对于缺乏流动性的土地而言,环境规制在促使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缓解了城市土地投入过度问题.对于劳动而言,环境规制促进了劳动力自由流动,优化了劳动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从后金融危机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智慧城市建设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重点论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应从促进经济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着手,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路径;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0年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分解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等进行测算.在考虑市场势力、市场化进程等条件下,实证检验了垂直专业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入世后的促进作用更大,但垂直专业化对创新效率的贡献可能存在着行业差异性.此外,市场化进程、外向度和企业规模也是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而市场势力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英克尔斯的"现代性量表",本研究利用2009年课题组时江苏省631位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现代化素质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沟通能力、主观意识、内在涵养、开放观念、公共权责、经营能力、生存能力等7个因子代表性地刻画了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2)整体看来,仍在外群体的现代化素质较高,其次为已经回流群体,从未外出群体的现代化素质最低;(3)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主要受到了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和个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长远看来,鼓励具备较高现代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建设现代农业,对于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遵循"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C-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以1990—2014年东莞市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为3.87%、人才资本贡献率为68.30%,进而对其人才集聚与人才资本贡献率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综合竞争力和人才集聚度指标,选取5个城市与东莞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杠杆效应,即以相对较低的人才集聚水平产生了较高的人才资本贡献率。对此从产业结构和人才效能视角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资源配置以及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缺乏多个维度的分析,同时大多忽略对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考察,为此,尝试将企业资源禀赋视为整体并结合创新视角,系统地研究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2017—2019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维视角将企业资源分为财务资源、关系资源、管理资源和创新资源,从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刻画企业资源配置,并将创新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检验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传导路径及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资源配置宽度和深度都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并且均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实现转型升级,而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资源配置的深度和宽度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更显著,同时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企业的资源配置深度影响效果更强、资源配置宽度影响效果较弱。由此可知,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改善创新质量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政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指引和干预;此外,经济基础优越等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应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该政策的实施对试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净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该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政策通过强化试点城市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劳动力集聚程度、促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以及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城市异质性的检验发现,政策对东部沿海城市的平均影响净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政策对重点城市的影响效果显著强于普通城市。为此,中央政府有必要持续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取试点城市,以更好打造区域创新中心,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的速度通常能够反映经济发展能力。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往往又起源于某一(些)产业的衰退,某一(些)产业的兴起,产业结构转型通常以产业集群产生为先兆。人力资本结构状况决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状况。文章探讨了人力资本、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认为人力资本结构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继而影响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旨在剖析既有城镇建设用地配置策略在人口收缩背景下的适宜性,通过分析城镇建设用地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东北三省建设用地配置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三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期,在分析人口收缩与建设用地配置现状的基础之上,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探究建设用地规模投入与结构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人口收缩背景下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优化策略。【结果】(1)人口收缩背景下城镇建设用地投入对社会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以地谋发展”式的用地投入模式面临失效;(2)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投入对社会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工业用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但已边际报酬递减,着重供给此3类用地的传统用地结构配置策略适宜性下降。【结论】收缩城市面临城镇建设用地“超配”和“错配”的风险,应以控制用地规模、协调人地关系为前提,积极调整用地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建设用地高效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