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今时代,国际舞台上最响亮的中国声音当属习近平主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同与赞誉,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深远指导意义,而且对全球治理及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1.习近平频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日益成熟2013年3月,当选国家主席后的习近平首次出  相似文献   

2.
《太原大学学报》2020,(4):17-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于时代的潮头,以人类发展的广阔视野高瞻远瞩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于马克思交往思想、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遵循世界全球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立足于回答世界发展之问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需要的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代需求,顺应历史呼唤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顾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与建构逻辑,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彰显中国智慧内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既体现出中国基于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的思考和探索,也体现出正在向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当今中国的大国担当与风范。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详细地阐述了其内涵。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为哲学基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合"思想、天下情怀为文化渊源,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促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劲动力,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现“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初心。这一初心决定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要承担起培养坚持中国道路,能满足党、国家、人民需要的人才,引导学生立德,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承担起传承与交流人类文明,创造美好世界的责任。无疑,新时代我国教育责任来自于广大人民、中国梦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方面的现实逻辑需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中共十八大以来各领域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习近平个人的实践经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以及解决人类问题的理论诉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对辩证唯物论进行了创新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思想对党的群众史观进行了创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整体世界史观进行了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观从新时代坐标、新时代特征、新时代任务、新时代精神、新时代主题、新时代理论等维度,运用历史观点和世界眼光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构建起涵盖历史方位变化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价值目标升华论、文化繁荣兴盛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思想方略创新论的严整的逻辑体系。习近平新时代观全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新时代应对新挑战与推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公平正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公平正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客观要求,对马克思的经济平等、制度正义、实质正义、自由人联合体等正义观点的继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牢牢把握这一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继续深化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全面依法治国一体化建设,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梦与世界发展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的完整的公平正义思想处处闪耀着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它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是中国外交理论建设的一次重要飞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和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可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崭新的思维方式、有效的路径和方法以及明确的责任主体及主体责任。在实践和探索中,要深入理解命运共同体内涵,唤醒校企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校企命运共同体思维,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新形式,坚持校企命运共同体高标准,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其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知网硕博论文统计发现,2013年以来国内研究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予以较多的关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精准扶贫""全面从严治党""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内容选题重复、学科融合不够、成果影响有限等问题。今后,研究生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层次问题研究,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问题研究,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法论建构,不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推向纵深。  相似文献   

13.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具有一脉相承性。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是对"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总原则的创新发展,同舟共济的行动共同体是对"既联合又斗争"原则的创造转化,和而不同的文明共同体是对"既统一又独立"原则的历史借鉴。在新时代,深入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科学内涵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基本原则之间的内在共通性,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向纵深推进,发挥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个民族的希望、国家的进步乃至个人的发展都要从时代发展的坐标中去认识,才能更准确。目前,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个新的时代必定孕育出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大学生全面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能够有效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精彩纷呈,令世人瞩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理解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轨迹、逻辑必然和时代内涵,有助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工作,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奔向更加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从总体上讲,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华民族在"富起来"的基础上下一步发展目标是什么。具体来讲,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一系列发展问题、政治问题、生态问题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强国方略和构建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方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7.
治理能力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治理能力自信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执政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与时代意义,有助于我们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去分析和解决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提供的政治保障、政策保障及国际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19,(2):83-86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示社会共同体及其与个体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与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为人们正确认识与把握共同体与人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理论视角,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进提供科学指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社会共同体在逻辑前提、实现条件、价值旨归等方面具有一脉相承性,同时又是对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的发展超越。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民族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谋复兴、人民谋幸福的思想指引。本研究认为,习近平民族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核心是坚持民族平等、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基本要求是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民族观的延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新气象新作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根本要求,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基点,不断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党建要求,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在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