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共词分析方法的“能量流动”国内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枫楠  沈镭 《资源科学》2014,36(12):2517-2528
本文以CNKI和Science Direct为数据源,运用共词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多维尺度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方法,对国内外"能量流动"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国内"能量流动"的研究核心是运用物质流和能值的方法探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围绕核心,延伸出生物链/网体系、微生物分解、生态群落结构以及新能源这4个研究方向,其中研究最成熟的方向是生物链/网体系中的能量流动,通过定量分析提高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认知。国外"能量流动"的研究核心由"消耗"、"节约"和"评价指标"组成,围绕核心形成了模型分析、气候变化、生命周期评价、能量测度指标和中国这五个研究方向,其中研究最成熟的方向是生命周期评价,探讨了众多可再生能源和碳排放问题;模型分析的方向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能量流动视角的测度,研究也比较成熟。综合看,国内从生态维度探讨能量流动的研究居多,国外从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探讨能量流动的研究比较丰富,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强气候变化、能量测度指标这两个方向,国内学者尤其要更多地引入能量流动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的经济系统和工业系统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能量消耗规律。  相似文献   

2.
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表现为知识的跨组织流动。关系是知识流动的渠道,关系治理是促进知识流动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以TD联盟、闪联联盟和长风联盟的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流动的过程观和情境观分析创新网络关系治理驱动知识流动的过程,探索关系治理驱动知识流动的驱动机理。研究发现:关系治理结构主要是通过关系资本化促进网络成员之间的知识流动;关系治理机制主要是通过关系人情化促进网络成员间的知识流动;关系治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关系社会化促进网络成员间的知识流动。研究结论可以为合作创新中的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多类型图书馆作为一定区域内的图书馆集群,其外部组成结构和内部知识流动均具有知识生态种群的特征.以知识生态观为指导,从系统观、平衡观、人本现、互动观和循环现等视角分析了多类型图书馆集群的发展战略,从构建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加强集群管理、建立协调委员会等方面探讨了多类型图书馆集群战略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吕佳  林樾  马鸿佳 《情报科学》2021,39(10):152-157
【目的/意义】目前越来越多学者聚焦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为了明晰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和知识治理之 间的协同效应,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协同模型。【方法/过程】回顾和梳理了创业生态 系统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创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治理结构,进一步解释了基于不同 创业生态系统类型的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的协同机理。【结果/结论】在创业生态系统初创阶段的主要知识治理结 构为分层治理,系统中各参与主体的交互依赖于核心主体主导的单向知识流动,体现出知识协同演化的特点;在成 熟阶段的主要知识治理结构为关系治理,系统中的核心主体不再具有核心地位,各参与主体基于双向知识流动共 同发挥作用,体现出知识协同与竞争的演化特点。【创新/局限】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多主体知识治理结构 协同模型,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利用实证方法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孙新波  李凤  罗能 《科研管理》2014,35(2):79-86
从系统的视角,将知识联盟激励协同影响因素分为知识主体行为、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四个维度,并建立了其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以不同类型的知识联盟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合作性行为对知识联盟激励协同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竞争性行为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对合作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对竞争性行为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知识主体行为完全中介了激励协同结构、激励协同动因和知识联盟情境与激励协同的关系。研究结果对知识联盟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激励有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工作的知识员工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性质与个体特征,是界定知识员工这一概念的两个基本构面;从知识工作出发,当前知识员工研究的主要课题集中在知识员工的工作特性、激励与流失等研究方面;未来有关知识员工研究,会更注重对知识工作环境与系统的研究、多学科的研究模式、具体情境中的干预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许芳  徐国虎 《情报科学》2003,21(5):548-551
知识流向、流速是知识管理中的瓶颈问题。文章在对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和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其不同的流动方式和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而探讨了知识流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对知识管理的策略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知识构建(KA)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总结,针对开放复杂KA系统的本质特征和工作机制,指明了传统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概括出了今后KA研究应遵循的由"知识观、系统观、生态观和机制观"四位一体所构成的科学观,进而确立起KA研究应采取的知识转化机制的方法;并基于对KA系统结构、功能、行为的有机整合分析和对KA理论的融合统一分析,以及在KA系统中对用户综合智能生成、和谐知识生态系统结构建立的功能作用分析,深入地考察和验证了这种知识转化机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隐性知识显性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采集的部分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样本为数据来源,运用结构方程分析了信息资源、制度结构、情境系统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及它们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资源、制度结构、情境系统因素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资源、情境系统因素之间显著相关,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制度结构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间接影响,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而实现;信息资源、情境系统因素、隐性知识显性化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世超  苏竣  蔺楠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54-1864
 为澄清学术界目前关于不同控制方式如何作用于产学合作绩效的模糊认识,文章尝试通过将控制细化为行为和产出控制,并引入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作中介变量,来打开控制方式、知识转移与产学合作绩效间的关系黑箱;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的大样本数据检验,厘清了行为和产出控制对产学间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差异;进而提出在以知识流动和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产学合作中,应调整传统的控制思路,代之建立起以行为控制为主同时辅以适度产出控制的合理控制结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有效组织模式:知识联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久平 《情报科学》2003,21(3):266-268
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关键在于促进创新要素之间的知识流动。知识联盟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有效组织模式,本文讨论了知识联盟产生的原因。概念,特征以及知识联盟是如何促进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  相似文献   

12.
知识的获取、创造、储存和扩散等活动对于加快企业知识能量创造、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提高组织创新绩效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技术知识特性、知识能量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模型,对于深入认识特定技术知识特性的条件下知识能量的蕴蓄、创造过程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成员的知识流动意愿是团队知识流动水平和合作创新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知识网络分析框架,围绕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展开研究,构建了包括制度机制、网络氛围、节点特征以及网络结构4个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选取我国东北三省多所高校内有代表性的24个具有虚拟性质的科技创新团队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成员知识流动意愿的对策建议,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内外资企业拥有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员工流动越来越频繁,通过员工流动途径获取FDI知识已经成为内资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系统研究了FDI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内外资企业间员工流动和组织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外企员工流入的内资企业来说,FDI嵌入集群情境、员工流动对知识转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共同对知识转移产生正向的交互影响;员工流入的规模越大,知识转移绩效越好;内外资企业间的组织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组织文化差异削弱了员工流动对知识转移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5.
知识的获取、创造、储存和扩散等活动对于加快企业知识能量创造、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提高组织创新绩效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技术知识特性、知识能量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模型,对于深入认识特定技术知识特性的条件下知识能量的蕴蓄、创造过程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流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流动是知识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在结合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分析了知识流动的渠道与途径,包括知识个体、知识链、知识网络等途径,归纳了知识流动的基本原理与特点,探讨了知识流动的效率,提出了知识个体内部、外部知识流动效率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传统研究视角无法很好地诠释都市圈创新系统的创新与发展,而基于知识生态视角的都市圈创新系统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的梳理,提炼出知识生态和都市圈创新系统的关系、知识生态视角的都市圈创新系统两个研究领域的主题,采用主题分析法对现有文献进行解析和述评。文献分析的结论表明:知识生态作用于都市圈创新组织的创新活动,两者之间存在要素耦合性和机制同步性关系,基于知识生态的新视角将能拓展都市圈创新系统创新结构和创新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对未来研究在理论拓展、实证分析和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美国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70年代基于生态能量学提出能值理论,现已成为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资产、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及复合系统运行状态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文献,依据研究主题对能值理论研究进行评述,指出研究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谭夫民 《科教文汇》2009,(22):181-181
“生态”是指一定时空内,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形成的个体生态和生态系统具有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患流。跟生态理论的接触学习使我们这些位于教育生态学“源头”的人们,大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杜郎口中学生态课堂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引起了我的深深的思索。课堂教学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生态要素教师、学生、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身心愉悦的条件下才容易实现知识、能量和信息的流动。生态课堂能焕发人的生命潜能,目标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知识链组织之间知识流动的原因、本质、方式、特征等因素,研究了知识链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过程,构建了包含五步骤的知识链组织之间知识流动模型,提出了促进知识链组织之间知识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